分享

【原创】《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读书笔记【十四】

 时髦的傻子 2020-07-26


时髦的傻子【图片源自网络】【版本:戚蓼生序甲戌本】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此回乃是写王熙凤操办宁国府大丧的正经文字,【林如海捐馆扬州城】和【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两件事在整回书中仅占十之一二,而写王熙凤的文字却占到十之八九。故而脂批道:【甲戌:写凤姐之珍贵,写凤姐之英气,写凤姐之声势,写凤姐之心机,写凤姐之骄大。】;【写秦死之盛,贾珍之奢,实是却写得一个凤姐。】;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秦可卿的丧事在贾府中的婚丧大事中可能只此一件,气派宏大,头绪纷繁,人口庞杂,宾客如云,这凤姐儿如何料理?或者说作者如何描述?情节如何安排?情节间如何衔接?何处铺陈何处突出?曹公若非胸有丘壑,笔具神功,实在难以理清头绪。

       上回书中所述,贾珍【一面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推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甲戌侧批:删却,是未删之笔。】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有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按我国北方多数地区的丧葬民俗,一般普通百姓家里的丧事大多是停灵一七,也就是头尾通算七天期限。但这秦氏之丧非同一般,上回书中已写明【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贾珍花钱给贾蓉买了个五品龙禁尉的职衔,所以这秦氏【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灵牌疏上皆写‘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亦即秦氏也算是诰命夫人了,所以要停放【七七四十九日】。在这几十天中,可谓是天天有事。若按部就班,平铺直叙写来,势必繁琐枯燥,味同嚼蜡。但曹公却写得剪裁得体、详略得当、经纬有序、轻重分明、煞是好看!

       日常琐事通过对王熙凤的描写巧妙穿插,读者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感受到宁国府大丧的奢华、繁忙、琐碎、缜密。掩卷细思,似乎可见这一两个月中,宁国府里车水马龙,人来客去,礼仪繁杂,上下忙碌的繁忙景象,但却并无丝毫杂乱和累赘。王熙凤对丧事的管理无疑先要从人着手,她将宁国府中所有奴仆个个作了详细分工,【单管人客来往倒茶】的,有【单管本家亲戚茶饭】的,有【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茶供饭,随起举哀】的,有【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的,有【单管酒饭器皿】的,有【单管监收祭礼的,有【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的,有【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的,有【某人守某处】,专管【某处所有桌椅古董】、【痰盒掸帚】的。。。又着彩明登记,各处【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至于各处细节则略去不提。

       而对重要情节,则作详细描述。如【五七正五日上,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阎君,拘都鬼,延请地藏王,开金桥,引幢幡;那道士们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禅僧们行香,放焰口,拜水忏;又有十三众尼僧,搭绣衣,趿红鞋,在灵前默诵接引诸咒,十分热闹。】如点卯时【迎送亲客上的一人】迟到,凤姐儿开发那人,就写得委婉曲折,彰显了凤姐儿权高威重、一言九鼎、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性格特征。如写宁府出殡,【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庚辰眉批:数字道尽声势。壬午春。畸笏老人。】再如写送殡的官客及四位王爷的路祭就写得极为详细:官客【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庚辰眉批:牛,丑也。清,属水,子也。柳拆卯字。彪拆虎字,寅字寓焉。陈即辰。翼火为蛇;巳字寓焉。马,午也。魁拆鬼,鬼,金羊,未字寓焉。侯、猴同音,申也。晓鸣,鸡也,酉字寓焉。石即豕,亥字寓焉。其祖曰守业,即守夜也,犬字寓焉。此所谓十二支寓焉。】这六家与荣宁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对此段脂批中的个别寓意不甚了了)【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等贵宾【不可枚数】。四王的路祭中重点写了【北静王水溶】,不仅写了水溶的相貌和性情,还写了和贾府诸人对面的言谈举止,更是详尽地写了他和宝玉的会晤,即题目中的【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总之,作者总能把繁杂的诸多事务写得有详有略,有张有弛,跌宕起伏,令人叹为观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胸中没有偌大丘壑,笔端没有鬼斧神工,焉能写得如此精彩?没有丰富深厚的生活底蕴,焉能写得如此详尽?难怪脂批道:【庚辰:此回将大家丧事详细剔尽,如见其气概,如闻其声音,丝毫不错,作者不负大家后裔。】

       不可否认,王熙凤尽管品行不雅,经常引起贾府中男女尤其是下人们的背后议论,但她确实有治家理事的经纬之才。即使贾府中一班男人,如贾珍、贾琏、宝玉、贾蓉之流甚至算上贾赦、贾政,都难以与之比肩。但王熙凤的才能在居家过日子的日常生活中却没有十分展露的机会,这也正是凤姐儿乐意接受贾珍请求她料理宁国府大丧的主要原因。上回书中说:【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这就是凤姐真实的心灵写照。即使平民百姓家中,遇到婚丧大事尤其是丧事也深感繁琐异常,更何况是赫赫宁国府!更何况秦可卿的丧事贾珍是憋着劲儿地要闹大!所以,秦可卿大丧办得好坏与否,是凤姐儿才干的一个重要展示。

       此回中通过详细描写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丧事的过程,对王熙凤的性格特征进行了详尽的描写。1、先通过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之口,将王熙凤工作作风的干练泼辣晓谕众人——【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2、再写到王熙凤的心细如发——因自己识字不多,就委用有文化的彩明,或【钉造簿册】,或按册点名,或【提笔登记】,大有公司老总携带私人文秘的派头;3、写到王熙凤的【贼滑】,先礼而后兵——不管是对来升媳妇声明,还是向众人告知,都是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如今可要依着我行,【甲戌侧批:婉转得妙!】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4、写到王熙凤善于鼓舞士气,用空头支票麻痹下属——【‘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甲戌侧批:是协理口气,好听之至!】【庚辰侧批:所谓先礼后兵是也。】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庚辰侧批:滑贼,好收煞。】5、写到王熙凤胸有丘壑,理事有方——所有大小事务统统承包到人,责任到人。从根本上消除了人浮于事,各无专责,大家蹭奸抹滑,偷懒推诿,【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现象。【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6、写到王熙凤威重令行,照章办事,铁面无私,练达老辣——处理偶尔迟到的有头脸的媳妇时说:【‘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甲戌侧批:接上文,一点痕迹俱无,且是仍与方才诸人说话神色口角。庚辰侧批:接的紧,且无痕迹,是山断云连法也。】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令:‘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7、写到王熙凤的争强好胜,爱慕虚荣,殚精竭虑,身体力行,不辞劳苦,事必亲躬——【蒙双行夹批:不畏勤劳者,一则任专而易办,一则技痒而莫遏。士为知己者死。不过勤劳,有何可畏?】寅正起床梳洗,卯正二刻点卯,同时处理宁荣二府多如牛毛的烦琐家务,反而【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忙的凤姐茶饭也没工夫吃得,坐卧不得清净。【庚辰眉批:总得好。】刚到了宁府,荣府的人又跟到宁府;既回到荣府,宁府的人又找到荣府。凤姐见如此,心中倒十分欢喜,并不偷安推托,恐落人褒贬,因此日夜不暇,筹理得十分的整肃。于是合族上下无不称叹者。】、【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着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待要回去,争奈事情繁杂,一时去了,恐有延迟失误,惹人笑话。少不得耐到晚上回来,复令昭儿进来,细问一路平安信息。】、【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目若无人。【甲戌侧批:写秦氏之丧,却只为凤姐一人。】8、当然,也写到了王熙凤并非造作的人情味——【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呜,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庚辰侧批:谁家行事,宁不堕泪?】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忙接声嚎哭。】

       我觉得这最后一点:即不用单一色调画人物,既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的文学创作规律。王熙凤从本质上看确实像一条美丽的毒蛇,但说到底她毕竟不是毒蛇而是鲜活的人。但凡是人,就不可能好得白玉无瑕,也不可能坏得一无是处。凤姐儿的精明才干你不得不佩服,她和秦可卿真挚的感情你也不能不相信。上回书中,作者专门用秦氏魂灵给凤姐儿托梦的形式行文,除了展示秦可卿善良、睿智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畸笏叟的极大同情,责令雪芹删去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说明了秦氏与凤姐儿的感情确实非同一般。此处凤姐儿在秦氏灵前的落泪和失声,并非是做做样子让人看。也不是民俗中的惯例:凡丧事上妇女来客即使不伤心也要干嚎几声,也要强挤几滴眼泪——挤不出眼泪就用手帕子捂紧眼睛——表示哀痛。凤姐此处的悲痛确实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也就是说,心肠狠毒的王熙凤毕竟还有人性善良的一面,还有一定的人情味。秦氏殒命她会悲痛,贾琏远出她也会揪心,对比较贫苦的刘姥姥也会赠送20两银子——这正是复杂而又真实的人性。

       作者独具匠心,行文之间,巧妙穿插波澜和插曲,使文章更加跌宕起伏,更加接近生活真实。如写处理迟到的媳妇时,其间偏要穿插三四起回事、支领的;凤姐儿于抱厦内用饭时,偏要穿插宝玉、秦钟的闲趣打闹以及跟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回来禀事,向凤姐儿禀报了黛玉之父归西,贾琏目下行程,要为贾琏带去何物等等诸多事体。曾记得《口技》中有言称赞口技的绝妙曰:【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这里我想说的是,曹雪芹人只一个,笔仅一支,却能同时铺陈诸多事体,且井然有序、纹丝不乱,毫无刀削斧凿之痕迹。诸多事情融为一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使人读来如观赏行云流水,千姿百态,争相竞秀,奇妙无穷!又如观赏奇崖秀峰,跌宕起伏,云蒸雾霭,煞是好看!诚如名厨烹饪,各种荤素菜蔬、五味调料经妙手精心炮制,端上桌子的就是色香味俱全、令人望之垂涎的美味佳肴!

诗曰:

      争强好胜王熙凤,

      不愧巾帼女丈夫。

      老辣练达威望重,

      须眉应自叹弗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