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涛视听沙龙 │ 经典不朽 《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阅读笔记(续一)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0-07-26

《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的出版发行,内容大都是沈湘教授亲口传授、鲜为人知的歌唱艺术奥秘。它涉猎了声乐艺术方方面面的各种学问,而重点论述的是科学的美声唱法发声技巧。这本书,从唱法到理论,从教唱到学唱,展示了沈湘大师的歌唱法、教学法和声乐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且,为我国人声的各种艺术形式(声乐、戏曲、曲艺、广播、话剧、朗诵)的发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追求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水平”,建立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声乐学派一直是沈湘大师生前的夙愿。所有热爱声乐艺术的人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沈湘教授宝贵的艺术遗产——沈湘歌唱教学体系,朝着宏伟的目标努力吧!(摘自邹本初教授《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前言)

空政文工团青年男高音 于海洋--金钟奖(决赛+颁奖)


导论  沈湘对“歌唱发声呼吸中的主被动关系”研究的论述

唱法中的呼吸技巧有四个要领:吸气、控制、流动、换气。

吸气:用下降横膈膜,放松与膨胀小肚子的办法把嘴张开。小肚子一松一鼓就"气沉丹田"了。小肚子一松一鼓时,横膈膜是下降状态,胸腔底部呈扩张趋势,所以气吸的深。这种吸气方法又快又深,这是主动扩张胸腔底部使气息被动压进去的结果。

控制:有一种巧妙的方法,在心理上想着"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张嘴一唱,气进了"嗓子眼儿"的底下,腰部立刻出现轻微的有弹性的膨胀感,下腹与臀部略微提着点儿。唱时要找到腰腹之间上下的对抗力。实际上,"吸着唱"是一种想象的和打哈欠很接近,它能很省力的把气控制住。

流动:在歌唱时,想着"吸中有呼,呼中有吸",这样能很好地控制气息,又能使气息通畅。声音流动起来,这种被动的效果就是在主动想一下时就产生了。

换气:换气前要找好"气口",什么地方换气心中要有数。换气时如果往里吸会越唱越浅,最后变成"倒气儿"。唱时不要去想换气,到了气口处暂时缓劲儿休息。腰轻轻一缓劲儿,气就换进来了,气在腰上换,要掌握一个"快"字。

在唱法上,呼吸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和发音、共鸣、咬字吐词都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章  歌唱发声的心理活动

第一节  歌唱发声的心理障碍中的“缺乏胆量

有的学生初学声乐时,心情往往紧张。害怕。怕什么呢?怕自己唱出来的声音难听。这种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影响了声乐课的效果。

良好的歌唱状态是轻松、愉快的。只有心情平静、情绪松弛,才能用正确的方法与感觉来调整,使全身处在积极、协调的状态中唱歌发声。如果在练唱时,心情有丝毫的、莫名其妙的紧张、害怕,就会导致嗓子周围不该用力的肌肉变得紧张起来。

为了解脱嗓子周围的约束力,老师提醒学生“放松”。可是,学生要做到“放松”可真不容易。实际上,肌肉的松弛首先是心理上的松弛。心理上不能消除害怕的紧张因素,生理上的肌肉松弛是做不到的。

造成紧张、害怕的心理障碍,是由于学生对声乐学习感觉太神秘的缘故。由于神秘感形成的这种无名的恐惧,实在是心理活动的一种错觉。老师如果这样启发学生:“唱歌不要害怕,要敢唱、喜欢唱,要像玩儿一样的唱!”学生就会意识到:玩儿是用不着紧张、害怕的,思想上也就没有什么负担了。于是他们会把“怕”字当头变成“敢”字当头,有了勇气和胆识,就能使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用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去克服困难。

以上这几种造成反应迟钝的心理障碍(部分叙述省略)能不能扭转呢?肯定地说,是可以扭转的。声乐学生对自己的问题,应该从心理上采取针锋相对的办法去解决:在歌唱发声中要有强烈的歌唱欲望;培养自我想象的能力,使抽象的“意念”变成具体的感觉;锻炼自己的意志,用坚毅、镇定的心理状态“以不变应万变”,去应付音乐表现的各种变化,理智地用歌唱发声的科学方法,战胜各种困难。这样,用不了多久,反应迟钝的心理障碍就可以彻底扫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