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涛视听沙龙 │ 浅谈混合声的唱法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0-07-26

凡是学习歌唱艺术的人,要想唱出美妙、悦耳、动人的歌声,就必须具备好的嗓音条件和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既要有丰满、浑厚、结实的低音,又要有圆润、甜美、清亮,宽厚的中音,更要有明亮、集中、贯通、极富穿透力的高音,再加上声情并茂和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才能很好而完整的完成一首歌曲,才能达到声乐演唱的最高境界。

大多数声乐爱好者和声乐学习者特别重视高音技巧的发声和训练以及低声区和中声区的训练和掌握,但在中声区从真声到假声的过渡声区真假混合声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人会遇到真假声打架的现象,甚至不知道怎么运用真假混合声,因此,不能很好的完善自己的唱法,或者因此而丧失了学好声乐艺术的自信心。

一、混声唱法

了解混声唱法必须首先搞清楚两个问题,即什么是真声?什么是假声?真声,我们也叫它自然声,是全声带的振动,它的共振范围主要以胸腔或口腔共鸣为主,也就是在低声区和中声区,应该说是在发声技巧中较容易训练和掌握的声区。中低声区发出来的声音明亮、宽厚、饱满、有力,这是它的优越性,它的弊病是声音厚死、苍老、沉重,没有高音域,唱不了高音,很难唱好歌曲。假声,是指建立在真声基础上高音、高位置的头声,是声带边缘的振动,它的共振范围主要以头腔共鸣为主,在歌唱当中是较难训练的声区。其优越性是音域高、位置高,发出的声音松弛、轻松、通畅,但它的弊端是声音散、空、虚,缺乏亮点,不集中,这给歌唱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混合声就是将真声和假声有机结合的混合运用。它的特点是将真声和假声这两种唱法统一在混合声区上进行歌唱,解决单一突出真声或假声的问题,获得一种高低畅通、统一、美妙和谐、圆润甜美的歌唱艺术效果。所以,必须把这两种声区很正确、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真假声的比例恰当适中、稳定地发声,真声里有头腔共鸣,假声里有胸腔共鸣。让声音虚中带实,实中带虚,真中带假,假中带真,把两种声音混合起来,使发出来的声音既结实、丰厚、贯通、立体,又有透亮、实在、聚焦成“点”的漂亮高音。而要学好混合声,建立中声区是非常重要的。中声区指的是换声点以下的音区,在声乐术语上,把中声区与高音区之间的那个“音坎儿”称做换声点,于是在概念上就整个音域划成了两个音区,换声点就成了分界的标志。在中声区里就要有混声的感觉,中、低音区真声成分多、假声成份少,声音比较厚实,随着音域的逐渐增高,假声成份越来越多,真声成份越来越少,声音变得越来越柔和,越来越轻盈,在中声区里必须用这种真假混声来建立换声区。中声区的基础训练越扎实,对于混合声的训练就越有利,那么,“音坎儿”的问题也就消失了。

二、混声唱法的优越性

美的声音就是亮中带暗,暗中有亮,具备丰富多变的色彩,只有混声唱法才能产生混合共鸣的歌唱艺术效果,才能给予人们美的声音。

(一)混声唱法能获得高位置的声音

混声唱法能获得好的高位置的声音,使声音不变,共鸣丰富,音域宽广,声音甜美明亮,气息支持有力。

(二)混声唱法能使声音产生焦点

声音的焦点就是用最少的力量取得最好的共鸣,因为真声里掺有头腔共鸣的色彩,在中低声区里产生了柔和、暗而又清晰的共鸣音,假声里带上了胸腔共鸣的色彩,使高声区能够发出明亮穿透力极强的共鸣音,达到亮的共鸣音和暗的共鸣音的自如运用。在保持亮的共鸣音的情况下,带动暗的共鸣音,暗的共鸣音推动亮的共鸣音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声音的密度和光彩,在腔体和气息的滚动中得到了明亮的焦点,使声音具有穿透力,产生辉煌般的音色。

三、寻找混声感觉,建立“换声区”

歌唱者在教师正确引导下经过长期训练建立了稳定、良好的中声区基础之后,接下来的训练便是“扩展音域和统一声区,勇敢地向高音发展。前面已经说过“真声”虽然结实,声音富有光彩,但音域有限,高音难唱,“假声”虽然唱的很高,但声音虚弱,缺乏声音的力度。况且,真假声分家,音色不能统一,音量无法均衡。而“换声区”唱法是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混和起来,从而增强了自然声区的柔和度和高音区的响亮度,使不同声区音色基本上达到统一的效果。歌唱者只有在真假声、混声各自发声的感觉中真正掌握学习“换声区”的唱法。

(一)找到真声的发声感觉 真声就是说话时用的“大本嗓儿”,男女各声部,在歌唱音域的低音区发声,只要想到用“说话的大本嗓儿”唱,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真声的发声感觉。

(二)找到假声的发声感觉 纯假声是一种声门漏气“吹”出来的虚假的发声,这种声音对于歌唱发声来说,是不能用的,因此没有意义。但是,歌唱者通过假声的发声练习,可以明显体会到由真声到假声的“换声”过程和感觉,应该在发声练习中找到唱假声的感觉,没有假声就没有“混声”。寻找假声的发音练习要领是:1喉咙放松,深呼吸支持。2声门略为松开,用“叹气”发声的感觉轻轻吹开声门,产生一种虚假带气的假声。3低音唱真声记住声带闭合的感觉,高音唱假声记住声门被气吹开的感觉,从低音到高音,声音往暗、往柔、往虚里唱,让声音进入后咽壁,进入头腔,这便找到了换声也就是混声的感觉了。4可以用各种母音练习,男声唱U,女声唱ü,最容易找到假声的感觉。

国家大剧院北京新年音乐会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三)寻找混声的发声感觉

1、在同一音高上进行真假声的转换训练。

4/4 ⑤ 5 ⑤ 5| ⑤ — ⑤ —|

    a   i  a  i    a     i

划圈的唱真声,不划圈的唱假声,真假声转换的声音不能断开,要唱的声音连贯,音量均衡。高音随着音上升时用打哈欠,“吸着唱”的感觉逐渐打开喉咙,唱假声时把“漏气”改成“吸气”想象着气息往后往下“下沉”的感觉,以中弱的音量和“半真半假”的声音练唱,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将“混声”的感觉建立并逐渐巩固之后再扩展音域。

2、找到真假混合声以后就可以进行混合声的渐强,渐弱的练习。

1 混声渐强练习要领:例如,小字一组的“6”这个音唱四拍时由渐弱到渐强,首先,要做到“以假带真”“以气带声”的混声练习。它的发声特点是:起音的音头要用唱“假声”的感觉往虚里唱,并轻轻叹气以胸口发声位置向下“垂直叹气”。由弱渐强时,咽腔里以“叹气”的感觉松弛地扩张,音色向后咽壁集中,于是唱到强音时,咽壁充满了共鸣的音响便越来越丰满,声音变得有力而又明亮。

2 混声渐弱练习要领:例如,小字一组的“5”这个音唱四拍时由强到弱。首先,在气息上要得到控制,呼气量由强到渐弱,混声的松弛扩向后咽壁集中的位置不要变,用“半真半假”的感觉将腔体虚张,让声往小,往柔里唱,声音仍然向咽壁里集中,歌唱的状态保持不变,这样声音虽然小了但是却聚焦成了一个小共鸣点。而且声音,音色依然优美。比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就存在着真假混合声的结合问题,在歌中的

1 3 i 7 6. 3|5. 5.|

一  刻 也 不  能  分 割

在这两小节旋律中,“1 3 i”这三个音的跳动比较大,尤其是中音“1”到高音“i”是个八度的大跳,那么唱中音“1”时,真声的成份就多些,假声的成份就少些,在混合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声音往轻往柔里唱,往头腔里送声音,让声音进入“U”的状态,也就是进入后咽壁,气息给的少些,那么真假混合声就产生了“1”这个音,真假声的比例各占一半,即保持真声的明亮度,又具有假声的高位置,用同样的方法演唱。“3”这个音在中声区里,已经在真声中混合了假声,不仅在气息上要控制,而且在声音上也要控制。控制音量把声音往头腔里送,让声音贴着咽壁往“小舌头”后的方向吸着唱、拢着唱,这样虚实结合,中声区低咬字、高位置的圆润、舒展、通亮的美好声音便产生了。高音“i”这个音已经通过了“换声区”过渡到了高音,呼气量加的稍大些,音量和力度就有了,但不能给太大的力量,否则真假混合声的比例会失调。因此,将真假声柔在一起来形成混合声,假声的成份多,头腔共鸣用的多,真声的成份少,胸腔共鸣就用的少,唱出的声音就是虚实结合的好的声音,即有真声的明亮度,又有假声的高位置、高音域,声音音色统一,没有“音坎儿”。从低音到高音的演唱注意喉头不要提,发声位置保持不变,声音连贯、流畅、舒展。比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的

7  6. 3|5. 5.|

不 能 分 割

这几个音的演唱是由强到弱,在气息上掌握控制减少呼气量,歌唱的混声状态依然保持不变,只是声音力度相对弱些,但亮点发声位置共鸣依然保持,真声成份少,假声成份多。因此,混合声的结合就会成功,歌曲的演唱也会很成功的,几乎在所有的歌曲里都存在混合声。建立“过渡声区”的混声也是很重要的。它是扩展音域与统一声区不可缺少的,它是中声区与高音“换声区”的唱法基本一致的,在唱法上感觉上得到平衡的过渡,使两个声区的音色谐调地统一起来。歌唱者只有掌握了“换声区”的唱法,那么“过渡声区”有了真、假混声的感觉,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一直唱到最高音,同时根据高音的变化,随时调整真假声的比例。而且,声音也会变得柔和而纯净,声音也能在更加松弛的状态中灵活自如地发展各种高难的声乐技巧。

混声唱法的掌握是一个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综合训练过程,是由习惯变不习惯再到习惯的演变过程,对于每个学习声乐的人来讲,刚训练可能都会不适应,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混合声就在歌唱者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就能很好的掌握。只要“用心”、“用脑”、“用身体”和持之以恒的去练习,科学灵活的运用混声唱法,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发挥每一首歌曲,那么,演唱者的歌声才会得到观众们的认可,才能获得美妙和谐的混声唱法,才能唱出“通”、“实”、“圆”、“亮”、“纯”、“松”、“活”、“柔”的动人的歌声,才能使美妙、悦耳的旋律回荡在千家万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