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涛视听沙龙 │ 天籁之道源自勤奋,更要善于感悟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0-07-26

人体是世界上最美的乐器。自从有了人类,不仅地球呈现出了更加色彩斑斓的生命状态,而且自然界也多出了一种天籁之声。人的声音不仅与各种动物的声音有着同样的美妙,而且还可以通过连续的低吟、高亢或彼此交替,进而形成持续的节律波动。这样的节律通过听觉的转换之后,便对人的心灵产生撞击,呈现出或喜或悲等多种情感的回应。人的这种特殊的声波节律便谓之曰:歌唱。

歌唱是人所独有的功能。所谓“鸟儿会唱歌”,这不过是文学家的浪漫描述。所谓“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也不过是哲学意蕴的一种诗意表达。人之外一切的声音都形不成真正的歌声。每一个人——除声音障碍者外——都是可以歌唱的,但却并非每一个人的歌唱都那么动听。这是因为动听的歌声已经上升到了“艺术”层面。既然是一门艺术,那么真正的歌唱,或说艺术的歌唱,就需要技巧和训练。

歌唱发声技能训练的科学性,就是遵循声乐教学先打基础,然后再提高的原则,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在声乐学习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渐加强肌肉运动的能力。日常学习过程中,除了声乐老师的大课、一对一的小课之外,还必须严格加强自学环节,勤于思考和坚持发声训练,把书本的、师教的和自自修的所有声乐知识都整合在一个规范的框架内,积极贯彻“知行合一”的艺术实践方法,逐步提升自我演唱能力。

针对声乐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及时发现和矫正,这是声乐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

歌唱中,通常会出现以下诸多问题:

一、漏气

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发声方法,具体表现为不能完整地演唱一首歌,总是感觉气不够用,换气是费劲,体力消耗大,控制声音困难,音往往偏低。其原因重要是由于横膈膜和控制呼吸的肌肉,如腹肌、腰肌等软弱无力。其次是咬字吐字时唇的控制失当,舌尖较为懒惰和松懈。

二、憋气

自我感觉气很长、很用气,但胸部发闷发紧,喉部发胀发红,声音往往发直,不能控制强弱的变化。并感到气不够用。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喉咙卡住气流,导致其发声器官失去作用。憋气一般还与呼吸部位太高有关,大都是胸式呼吸,表现为抬胸抬肩,端肩缩脖。

三、冒调

缺乏气息流动感,表现为声音显得急促而不稳定,缺乏柔和、流畅的美感,音准偏高,产生原因是由于缺乏严格的音准观念,呼吸急促,气息冲出过猛或喉咙过分用力,以至失去控制。

四、偏低

表现为发声时,音准偏低,达不到音准高度,给人以声音站不住,力不从心的感觉,其原因是呼吸支点高,气息不足,声音不到位,胆怯与躲避。

五、鼻音

表现为气不通畅,闷在鼻子里,音色出不来,缺少透亮的共鸣色彩。产生原因往往是因为软腭的提升,堵塞了通向鼻腔的气流和音波。由于初学者往往容易把鼻音与鼻腔共鸣混淆起来,而且其共鸣声音效果尽管客观上听起来是明显错误的,但主观上却往往感觉很“亮”,因此这是一种错觉。

六、喉音

表现为声音紧而不自然,僵硬,上下共鸣不统一,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缺乏音色变化。产生原因是过于追求大音量和胸声,使喉头受压或喉头位置不正确,阻碍了气息通畅,影响了声波正常传送。

七、抖音

表现为声音无规则的抖动,其原因是由于喉头抖动不稳定,气息不流动,导致各发声器官的肌肉处于失控状态。

八、声音发散

声音不集中,缺乏力度与亮度,没有表现力,并往往伴随漏气现象,其原因为口腔张得太大,后部处于不自然状态,声音位置低,口腔发僵,肌肉声音过多。

九、喉头上提

这是歌唱中最忌讳的多见病,表现为声音挤、紧、喉音很重、高音尤感困难。其原因可分为两种:一是平时喉头位置并不高,低声区时尚稳定,但随着音高喉头上提,喉头不能上下活动。二是原来喉头是稳定的,由于学习失误,将喉头练上去了,本人无法控制,经过努力,只要唱法正确了,完全能够克服。

十、声音后倒

表现为发声时声音出不来,传不远,声音空虚,吐字不清、高音费力,无法取得应有的共鸣效果。产生原因是发声过程时过分提升软腭,口腔后部开度太大。

十一、吐字不清

演唱字音含混不清,缺乏力度,产生原因是由于对声母发声的动作、部位控制不佳,咬字时,唇、齿、舌松懈,咬字不积极协调动作,造成唇、齿、舌无力。另外,喉咙和口腔开得太大也会影响咬字。

以上说了那么多歌唱容易出现的毛病,也许一些声乐学习者会逐渐转变对歌唱的认知了吧?!因为,歌唱本身就不是简简单单张开嘴能做得到、做得好的,也许有些人一辈子都难以逾越某些障碍,总显得不够“完美”。

尼采说过:“没有声音,人生将是一场错误!”声乐技巧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美的规律,以特殊的形态渗透和作用于声乐艺术之中,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和形式决定和影响着声乐表演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情感表达和风格凸显。

因此,作为声乐学习者,要特别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在声乐技巧及训练的基础上,对声乐演唱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学会针对性地及时加以纠正,才能不断进步。

所谓“学艺终身福,是艺不亏人。”声乐不是玄学,但也绝不是一蹴而就那么简单。它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仅凭理论知识和文学资料去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的。

所有插图@网络

进军随艺而来 │【周末专稿】当前歌曲发展处于什么境地

松涛视听沙龙 │【周末语录体】大师谈论学习声乐的益处(建议收藏)

【探索】唱疗——用声音打通人体经络,使你青春永驻!

谢谢您的关注,我们不做信息搬运工,是原创新工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