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妈:阅读越早,对智力发展越有益,孩子的阅读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越有益,7岁前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 作者:叶轻舟(爸妈进化论主笔) 前两天去参加儿子幼儿园的毕业聚餐,吃饱喝足后,很多小朋友开始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只有儿子跟其他两个女生走到图书角,一人挑选了一本喜欢的绘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坐在我旁边地家长一脸羡慕地问我,是怎样让我儿子在这样吵闹地环境中还能静下来看书的, 还没等我回答,另一位家长倒抢先答上了:“看那么多闲书也没什么用,以后考试又不考那些,我觉得关键还是要上好学校,遇到好老师。” 阅读真的如这位家长所说的无用吗? 答案肯定是否的。 教育家苏霍林斯基就曾说过:“一个不爱阅读的孩子,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大量的阅读是掌握一门语言的钥匙 黄磊的女儿黄多多的英文堪比母语,在参加《爸爸去哪儿2》的时候,7岁的多多在国外的超市购物,就能用英文跟服务员对答如流。 8岁的时候,她跟爸爸一起翻译了英文亲子绘本《圣诞爸爸的来信》。 9岁的时候开始进行英文诗的创作、翻译。 10岁的时候,她和小伙伴们一起排戏,她负责用全英文写剧本。 12岁已经翻译出版3本书籍,自行设计礼服并以全英文介绍。 除此之外,从9岁开始,她还给《小王子》、《圆梦巨人》、《冰川时代2》等英文动画电影配音。 黄多多的英语能这么优秀,完全得益于黄磊和多妈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她进行阅读启蒙。 小的时候,他们就陪女儿读绘本,再大一些,就读迪士尼童话,读世界经典童书,而很多时候他们读的是英文原版书。 黄磊曾在一档节目里说过: 多多非常爱读书,8岁的时候阅读量就很大,现在每天必须读完一本。早上起床后,晚上临睡前,都会抱着书看。 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 有研究发现: 阅读时间决定了幼儿园小朋友12%的语言能力,小学生13%,初中生19%,高中生30%,大学生34%。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读的书越多,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 阅读是学习一切学科的重要基础 朋友的女儿数学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特别是一些应用题,经常连题目是什么意思都弄不明白。 朋友自己辅导无果后,就请专业的老师来辅导。可是,补来补去,孩子的成绩并没有很大的提高。 直到有一年暑假,朋友给女儿换了个辅导老师,辅导一段时间后,老师问朋友,孩子平时经不经常看课外书。 朋友听了后不解地问老师:“孩子数学不好跟阅读有什么关系呢?阅读不是语文课的事吗?” 老师说:“难度中等的题目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遇到难一点的题目,孩子就好像深入不进去,也不愿意思考。 一般多阅读的孩子思维都比较活跃,独立思考能力也会比较强。” 听老师这么一说,朋友恍然大悟。 她的女儿平时真的没怎么阅读。 一来,女儿经常作业做到很晚,压根没时间看课外书; 二来,朋友觉得有那时间去看闲书,不如多练一会琴或者多解几道数学题。 老师告诉朋友,如果想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她多阅读的习惯。 否则,他再怎么辅导,孩子的成绩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 大量的阅读能让阅读者建立良好的语感,提高对语句的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 不管是数学的应用题、理化的公式应用还是历史、地理、政治的学习都会受到阅读能力的影响。 在新的一轮教育改革中特别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今后的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 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了。 原来可能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也许会有5000多字,甚至是9000多字。 阅读、语文水平欠佳,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有的考生甚至连题都没时间做完。 阅读是学习一切学科的重要基础。 如果你依然说自己的孩子没时间读书,那就等同于说要自己的孩子放弃所有学科。 阅读量越多,学习能力越强 还记得“国民才女”武亦姝吗? 在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上,武亦姝以2000首的诗词储备量横扫百人团,三战三捷,最终夺得了冠军。 这位满腹诗书的古典小才女在众人看来都应该是妥妥的文科生。 直到2019年上海高考成绩揭晓后,她的高考成绩也被曝出: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 这时候,很多人才意外的发现,“诗词才女”竟然是一名理科生。 ![]() 诗词第一,文理学霸,虽说不是状元,但她的分数已足够她上理想中的清华大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做了很清晰的阐述。 他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大量阅读赋予孩子的不止是正确的表述能力,还能拓宽孩子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孩子的学习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 有调查研究显示: 90%的高考状元都喜欢阅读,而且是从小就开始坚持阅读。 2017年四川高考文科状元涂涴童,家里的书有近300本,都是她的心头好,平常不上课的时候,她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书店。 同年,浙江省的高考状元王雷捷说,阅读是他们家传承下来的宝贵家规。 他的整个童年都是在书香中度过的,平时累了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看书,至今他睡前看书的习惯从未改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这样写到:孩子的阅读就是他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他的潜能,总有一天会开出芬芳的花朵。 一个爱阅读的孩子,他的人生是不会太差的。 ![]() ![]() 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1、越早进行早期阅读越好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越早,对智力发展越有益,孩子的阅读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越有益,7岁前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 由此可见,越早对孩子进行阅读启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越有益。 从而,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反应能力也会越好。 2、营造氛围,做个爱阅读的父母 孩子是父母的折射镜,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得先成为那样的人。 武亦姝小的时候也调皮好玩,不让爸妈省心。 当武亦姝的爸妈从朋友那讨来育儿的秘方就是全家一起看书学习后,他们就下定决心,要从自己做起,培养女儿阅读和学习的习惯。 从此,武爸爸每天四点半下班后就关闭手机,专心陪女儿读书。 每天在家看着爸爸妈妈很认真地在看书,武亦姝也慢慢爱上了阅读。 ![]() 3、阅读不要有功利心 有些家长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总是带着目的性:要给孩子选有用的书。 孩子爱看书,其实喜欢的不是书,而是书里面的内容。 尹建莉老师最初在引导她8岁的女儿读长篇小说的时候,就是让她读很多家长认为没用的金庸武侠小说。 尹建莉老师首先想到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悬念重重,情节有趣,能吸引孩子读下去。 久而久之,孩子受小说中规范文字,老练笔法的影响,以后在写作中行文自然会流畅。 先让孩子开心地看起来吧,当孩子的心底打开了阅读这扇门,家长想要的“有用”自然而然就会得到。 4、尊重孩子的喜好,让孩子拥有一定的选择自由 每个孩子的喜好都不一样,父母在早期引导孩子阅读启蒙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喜好。 要知道,爱好是一切永恒的动力。 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多交流,引导孩子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图书,阅读的时间也让他们自己选择,这会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他自己的事。 ![]() 5、给孩子足够多的图书 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准备书,还要准备足够多的书。 当孩子还没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时,可以让孩子各类都接触一下,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点。 当孩子养成了阅读习惯后,书目也要随时更新加塞。 家长可以适时地引导孩子拓展阅读的视野,天文地理、文史经哲、小说散文、漫画绘本,都应该有所涉猎。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美好的将来,而培养阅读习惯就是家长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培养阅读习惯要趁早,但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 作者简介:叶轻舟,富书专栏作者,富书亲子写作营,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医护教育工作者,家有男孩一枚,喜欢研究儿童心理,在学习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喜欢读读写写,希望能在文字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