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仿佛一个小马达,怎么圈都圈不住,总喜欢东窜西窜,家长也累得慌,得一直跟在娃身后,生怕孩子摔倒受伤了,而当孩子3岁之后,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总是将“为什么?”挂在嘴边的时候,仿佛又变成了“好奇宝宝”,每天总有无数个为什么等着家长来回答。 “好奇宝宝”每天问无数遍为什么,家长怎么办?5种方法有效应对 孩子满3岁究竟有多可怕?曾听到有的宝妈吐槽自家三岁娃:“每天就逮着我问为什么,我都要崩溃了,有时候真不知道要如何应对才好。” 相信这位宝妈道出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声。那么,当孩子每天问无数遍为什么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希望这5种方法能让家长有效应对,快收藏起来吧! 耐心是第一步当孩子开始学会问“为什么”的时候,家长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表现出不耐烦,孩子有疑虑的时候,一定要采取鼓励式的态度,家长的解答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也能开拓孩子的见识。 探索背后原因其实,孩子3岁之后总喜欢问为什么,家长要了解背后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孩子开始具备语言组织能力,其二是这时候孩子的好奇心比较重,就像刚开始学会走路的孩子,总喜欢乱窜是一样的道理,家长要理解孩子。 不懂的要承认当孩子所谓的问题,而家长又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要勇于承认,这对孩子的性格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家长若是不懂装懂,也很容易误导孩子,家长千万不要这么做。 生动化给娃讲解虽然这时候的孩子有了语言组织能力,但是理解能力还是不够完善的,当家长给孩子进行解答的时候,可以讲得生动化一些,赋予一些物体以生命和感情,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像是“太阳公公”,“月亮姐姐”之类的比喻是十分有必要的。 学会一起寻找答案当家长承认自己不知道事情的时候,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孩子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不仅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的亲密,也会让孩子学习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其实,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一样东西就够了。那就是给孩子一套百科全书,书里面有无数孩子不了解的事物等着他去寻找答案,不同的是,书里的内容并不需要家长来进行作答。 这套《DK博物大百科》,收集了近千种不同的生物、矿物样本,随手一翻就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有了这套百科全书,3岁的孩子不再执着于询问家长“为什么”,而是学会从书中寻找答案,并收获更多的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