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四川人发明24节气,解决了三体问题,沿用2000多年

 tjboyue 2020-07-27

《周易》的《系辞》里说:

人之作《易》也……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八卦象万物

落下闳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受到了《周易》的启发。

落下闳运算转历,以造《太初历》。《汉书》载: “(唐)都分天部,而(落下)闳运算转历。其法以律起历,曰:‘律容一侖,积八十一寸,则一日之分也。 与长相终,律长九寸,百七十一分而终复。三复而得甲子。夫律阴阳九六,爻象所从出也。故黄钟纪元气之谓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颜师古注引孟康曰:“黄钟律长九寸,围九分,以围乘长,得积八十一寸也。” 在《周易》中,阳爻为九,阴爻为六,阴阳相错,组成合单卦的八卦,八卦相错而成复卦的六十四卦。无论是单卦还是复卦,其爻象皆阳为九,阴为六。可见,落下闳将律历与易学结合起 来,并认为《易》源于律。在此基础上,落下闳以律起历,制定了历法。这种将《易》与律历相结合的思想在孟喜、焦延寿、京房、易纬的易学中得到了真实而生动的体现,体现了汉代学人究天人之际的理论雄心,以及从传统《周易》等典籍中吸取智慧、服务于当下科学实践的优秀品质。

落下闳之所以将《易》与历联系起来,还在于《易》本身就蕴含了古代历法成就,治历必须借鉴吸收,在前人基础上发扬光大。《周易》卦爻辞中就有 明言天象历法者。如《蛊卦》卦辞称:“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据甲骨刻辞,商代已用干支纪日,即以十干或十二支单独纪日,至后来又发展成为干支相配以纪日。“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便 是《周易》对干支纪日的真实反映。《复卦》卦辞称: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象传》称:“反复其道,七日 来复,天行也。”说明七日是天道循环往复的一种周期,往返于道,以七日为归,就是对天道的效法与运 用,所以卦辞称“利用攸往”。

历法,日常活动所必需

落下闳的历法颇有渊源,并对历法的时代局限性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后八百岁,此历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周易》有“治历明时”观念。《革卦》就 称:“泽中有火,君子以治历明时。”治历在于明时。 显然,落下闳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将时之当否,作为治历成败利弊的关键。王弼《周易注》称:“历数时会存乎变。”孔颖达《周易正义》指出:“君子以治历明时者,天时变改,故须历数。所以君子观兹革象, 修治历数,以明天时也。”落下闳等正是在察天变的 基础上,着手历法改革。

在清代成书的《古今图书集成》如是说到:

历之名始于黄帝,历之算定于容成。夫上稽天象,下正人时,非历有所不可。故有起之以律者矣,累实于黄钟是已;有积之以数者矣,较分于丝毫是已;又有验之以象者矣,作仪于浑天是已。然由古迄今,言天者是几,而造历者尤非一家,终不能保其历之不变者,历法之不容不变也。是故黄帝起辛卯,颛帝用乙卯,夏用丙寅,周用丁巳,鲁用庚子,此则历元之可验者也。夏四百三十二年,日差五度;商六百二十八年,日差八度;周讫春秋,日差八度;战国及秦,日差三度。此则岁差之可證者也,斗分未易考也。古历谓在建星,贾逵谓在牵牛中星,范蔚宗谓在斗十一度,则言斗分者,为不同日度,未易稽也。秦历以孟春在营室五度,三统以立春在危斗六度,元嘉以正月中在室一度,则言日度者为不一。然历取更历之义,故世代更历,群言不厌其纷,诸家不必其异,否则治历明时之语,圣人何以特取于革哉。尝因是而为之说,曰革之为言更也。圣人序卦至四十九而特以革卦居焉,是又发明大衍之数,足以治历也。

落下闳之重视天象,也正是对《周易》天象观的继承和发展。《系辞》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所以,观象治历,是制定历法的基本原则。落下闳制员仪,以测定天象,目的还在于为治历提供依据,最终则是为人事服务。《系辞》说:“古者包柄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按照当代学者们的总结,落下闳研究制定《太初历》的过程应用了仪器观测法、渐进分数法、系统谐和法、 周期逼近法。

中国汉历基本的核心思想来源于《周易》,遵 循“阴阳互补原理”。因此,中国汉历既要观测太阳的运动规律,又要观测月亮的运动规律,故一定是“阴阳历”。基本的核心思想又要遵循“五行生克原理”,要包容“木、火、土、金、水”这“五星” 的运行周期。更为重要的要遵循中国哲学“天地人合一”的整体原理。故汉历一以贯之地将“天干” “地支”排列组合的“干支周期”:六十年、 六十日,包含在历法周期之中。使得中国的汉历无论如何改革,但是一年一年,一天一天依照“干支周期”排下去,从古至今是不会发生差错的。这对于历史研究和考古,极有价值,非常具有科学性。

落下闳的天文学成就,包含了治历、观天两个方面,但观天实为治历,而最终落脚于为现实民生服务。落下阂的治历,对易学加以了充分借鉴和运用,对《周易》观象治历、治历明时、观天象以明人事等思想、方法和原则有深刻而透切的了解和运用,体现了深厚的易学修养和文化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黄道系统(太 阳视运动),二十八宿是赤道系统(地球的自转),月相变化是白道系统(月球的运行),落下闳的历法将这三种系统融合在一起,是在“浑天说”的基础 上,给出了 “三体问题” “多体问题”的“周期解”。在《太初历》中,落下阂推算出“上元积年”(年、月、日与甲子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为143127 年;进一步推算出“太极上元”(冬至、朔旦、 夜半、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宇宙大周期)是 23639040年。

“落下闳系统”中体现出来的“时间- 空间”融合的物理观念,探索“多体-周期”系统 的“几率解”的数学算法,都非常接近20 世纪以来的新物理学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落下闳以本土式特色智慧超越了牛顿等西方经典力学家。因为牛顿力学中只有“二体”问题才有确定的解! 牛顿力学中“三体问题”,得不出确定的解,只具有随机性! “落下闳系统”是在“浑天说”的基础 上,给出了 “三体问题” “多体问题”的“周期解”。

古今图书集成书影

(本文是作者近期一部书稿的片段,欢迎大家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