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88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20-07-27
《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以胃气为本【理论阐释】
   
   看229页,脉以胃气为本。辨五脏之脉的平、病、死脉以及兼脉,主要是根据脉中的胃气。

   所谓胃气,咱们这又解释了一下:
 @ 它不仅胃是受纳、腐熟、和降功能,
 @ 而且还包含着胃腑机能在整个机体中的作用。
   所以说“胃气”是和人体生命息息相关的。
   因此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正如本篇所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笔记者摘自《内经讲义》)

   我们教材在这个问题上,又提出脉以胃气为本,其理由如下,是从这四个方面,来认识脉以胃气为本的问题。
   为什么说脉以胃气为本呢?
1. 脉气根源于五脏六腑,胃为之本。胃是五脏六腑之本,后天之本,脉是根源于五脏六腑,所以胃气也是脉气之本。它从这个关系角度谈的。

2. 脉中的血气源于水谷之气,这就更没什么更多要讨论的。
   引证了《灵枢.本脏》的话:“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
   同时我们在讲了《营卫生会》篇的时候,也学过这类的问题。独得行于精隧,命名营气,那其实讲的气血(详见《黄帝内经》学习笔记37)。

3. 肺气附于胃气,推动脉气的运行。肺主气,有推动脉气运行的作用。但是说肺气要附于胃气。
   引了《灵枢.动输》篇的话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是说胃气是有辅助肺,来推动脉气运行的作用。

4. 胃气能够运脏真之气于脉中。所谓脏真之气是五脏六腑天真之气。然而它必须依赖着胃气,才能行于经脉之中。所以说“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碍阴也”。

(由于经脉的正常活动依赖胃气,所以五脏应时之气与饱满的胃气相结合,表邪于脉中,才是五脏健康之正常脉象,
 @ 若胃气不足则为五脏病脉,
 @ 只有应时之脉而无胃气,则为毫无生机的五脏死脉,又称真脏脉。
笔记者摘自《内径讲义》)

   理论阐释从这几个方面来讨论,为什么脉象上必须得有胃气。或者说,脉以胃气为本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