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谱牒文化】家谱断代探讨

 曹国书馆 2020-07-27

宋代是我国家谱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家谱体例经过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曾肇、苏洵等人的改造和传承成为后世修谱的范本。谱牒的编修经过唐末和五代时期的战乱频繁,在宋代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唐时门阀士族的衰败和汉族地主的崛起,私家谱牒得到迅猛发展,谱学由官向转换。魏晋以来的《士族谱》转化为赵宋而后的百家姓所代替原来那种用以区划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功能不复存在了到北宋时,政府已罢谱局,每个宗族都可自行修谱,政府不加干涉。谱牒由政治地位功能转为族内事务功能用作加强对族众的严格管理和控制上另一方面,许多文人学士积极参与修谱活动,使家谱、宗谱的质量大大提高。而彻底完成这一深刻转变则是在明代明代强家族统治强化以宗子和族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其根本和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专治制度

 

一、家谱断代的原因

家谱断代的原因多种多样。第一,由于“百家姓”谱的普及,每个家族文学基础不一,民间谱局应时代而生,他们在修谱过程中,把每个家族的名人在本姓氏各支系谱中重复出现。从而产生了始迁祖与名人对接的年代错误而断代。第二,是家族在追溯祖源时,不考证历史依据,而造成出生年代差异的断代。第三,由于战争、迁徙、自然灾害等原因而断代。本文主要剖晰一下宋元明清时期的战争与官方移民造成的断代:

(一)、宋明之间不足90年,为何断代如隔世

宋明之间,仅有一个国祚不足九十年的元朝,但给人的感觉却尤为漫长。或许,这是许多朋友都甚有感触的一种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游牧民族建立的元朝,在文化面貌和统治方式上,与宋、明差距很大。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一向骁勇善战。元朝的建立,是凭着弯刀长弓打下的江山,而元朝统治者,也选择了高压政策。尽管官方并未公然宣称采用“等级制”,可后人还是总结了元朝的统治特点——“四等人制度”。与重文轻武的宋朝相比,元朝无疑显得太过野蛮。这一点,从铁木真时代的征战便能看出,尽管后来元朝统治者有所改观,甚至出现了汉化的倾向,但还是令人觉得,与宋朝差别极大。同样,它与明朝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故而像是一座分水岭般处于宋、明两代之间。

其次,多数人对元朝的历史和文化还是比较陌生,这种陌生感,便给人以距离感。

说起元朝,我想很多朋友都觉得挺熟悉,但如果深究起来,或许多数人还不得不承认,我们还是对这个朝代知之甚少。严格来讲,铁木真还不能算划入元朝的历史,可大家真正熟悉的,或许也就是这位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了。当然,除了铁木真,忽必烈的名字也耳熟能详,剩下的就是元大都了。由于我们对元朝了解的少,也给人造成了一种太过久远的“历史感”。

另外,就问题本身而言,九十年的光阴着实不算短,称之为“断代如隔世”,倒也公允。

在历史的长河中,九十年的光景如同电光火石般,转瞬即逝。可是,对于个体而言,这段时间基本相当于人的一生了。宋、明之间几十年的时间,其实也就是如同隔世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去,很可能一二十年的间隔,都会觉得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的道理,今人看到宋明之间的距离,也是如此。

(二)、湖广填四川

   “湖广”包含湖南、湖北两个地方,明、清时置湖广行省,设湖广总督,清初吴三桂反清时,湖广总督还一度兼管四川军政事务。“湖广填四川”是指以湖广移民为主体,到四川落业的移民运动。

“湖广填四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湖广填四川”分别指元末以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为代表迁川的移民运动和清初由湖南、江西、广东、福建迁川的移民运动。

   元末,农民起义中的红巾军占据湖北东部为根据地。红巾军将领明玉珍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率四十万军民入川占据重庆,第二年攻下成都,完成了对四川的控制。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陈友谅制造了红巾军分裂,明玉珍自立大夏国。明玉珍入川时,所率绝大部分是麻城县籍或经由麻城县入伍的其它省籍军民。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前后,在湖北东部实施了高压政策,楚东民众纷纷外逃,其中很大一部分逃到了四川,其中还包括麻城县籍难民。因为明玉珍据四川后,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故难民多愿投奔明玉珍。后来,陈友谅一部分残部也逃到四川。前后入川的大多数军民中多与麻城县有关系。因此形成今天四川人中原籍多为麻城孝感乡,学术界称此为“麻城孝感乡现象”。因为湖北属湖广行省辖内,故这次移民运动,有人也纳入“湖广填四川”范围。

   洪武四年(1371),明玉珍子明升投降朱元璋,明升被放逐朝鲜,至今韩国有明氏后裔入渝祭祖。明玉珍墓在今天重庆江北。

   狭义的“湖广填四川”是单指清初那一次移民运动。多数人所说的“湖广填四川”也是指这一次移民运动。

   (三)清初移民运动的主要特点:

   1、从清康熙到乾隆、嘉庆年间,迁徙活动时间,共持续了一百多年;

   2、以湖南、广东、江西、福建移民为主体的移民潮;

   3、闽、粤、赣绝大部分移民为客家人。湘籍移民多为明代从江西迁湘客家人后裔

   4、湘籍移民的动因是原籍人口过多,中央政府诏令,四川土地广沃而人稀的吸引。闽、粤、赣移民除与湘籍移民有相同的动因外,还因闽、粤、赣客家地区连年遭灾,出现严重的生存危机;

   5、闽、粤、赣移民带来了蔗、麻、烟等优良品种和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为以后四川的经济繁荣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3、调北征南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进攻云、贵地区,图灭残元势力,统治云贵。洪武十五年(1382年),除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后,为避免中央权力落空,朱元璋决定,屯兵驻守,威慑四方。来自江西、湖广、江淮和中原部队军士,便沿着横贯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坝子、重要城镇次第布防,建立卫所,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这一军事行动被称作调北征南

1经历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日,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军30万南征云贵。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二十六日,傅友德率军抵达湖广,兵分两路,从东、北两方面进攻云贵。北路由都督郭英、胡海洋、陈桓等率兵5万,由永宁(今四川叙永)趋乌撒(今贵州威宁)。东路由傅友德等亲率大军由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趋贵州,进攻普定(今贵州安顺)、普安(今贵州盘县)。

   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十六日,占普定、普安后,大军长驱曲靖(今属云南)东北之白石江。沐英乘势率军渡江,大败守军,俘达里麻以下2万余人,大败达里麻所率10余万精兵,占领曲靖。随即兵分东路军为二:一部由蓝玉、沐英率领,长驱深入云南;一部由傅友德率领,北向乌撒,以策应北路军。

   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梁王获悉达里麻失守曲靖,乃逃往晋宁州(今云南晋宁晋城镇)忽纳砦,自缢而死。二十三日,蓝玉、沐英率军进逼昆明(今属云南)板桥镇,元右丞观甫保出降,明朝遂取得对云贵统治权。二十四日,蓝玉、沐英整军入昆明。随后蓝玉分遣曹震、王弼、金朝兴等率兵2万人,向南攻占临安诸地(今云南建水、石屏、华宁等地)。沐英分兵趋乌撒,接应傅友德。

   北路军出永宁以后,被元右丞实卜阻于赤水河一带,不得进。等到东路军攻克曲靖,傅友德率军直扑乌撒,击败守军,进占乌撒,实卜撤退,北路军方得进。之后占领七星关,打通前往毕节(今属贵州)的道路,东川(今云南会泽)、乌蒙(今云南昭通)、芒部(今云南镇雄)等地被迫向明军投降,明军设立乌撒卫。昆明、乌撒既占,明军遂移军进攻大理(今属云南)。

   洪武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攻占大理,段世就擒。继占鹤庆(今属云南)、丽江(今属云南)等地,至此占领云贵两地。

   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沐英率军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分道镇压起义的乌撒、东川、建昌(今四川西昌)、芒部诸部。

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沐英和冯诚合兵防守昆明,镇压了起义的土官杨苴军。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留下沐英统治云南。

   洪武十七年(1384年)二月,设立毕节卫。

   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班师回朝。

   洪武十七年(1384年),沐英镇压了曲靖土官的起义,并趁机镇压反抗的普定、广南(今属云南)诸部,打通田州(今广西田阳)粮道。

   洪武十九年(1386年)九月,沐英上疏朱元璋,请求让军队屯田开耕。朱元璋同意了沐英的建议。

   洪武二十年(1387年),沐英镇压浪穹(今云南洱源)土著,并奉诏自永宁至大理,每六十里设一堡垒,留下军队屯田。

   洪武二十二年(1388年),沐英镇压麓川国主思伦发的反抗,并会合傅友德镇压了东川土著、越州(今属曲靖)土官阿资及广西阿赤部的起义。

2驻屯

   “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朱元璋采纳大臣建议——屯田制:让军人自己养活自己。几十万明军按:三成军队驻城,七成军队屯耕。明军一边开荒种地,自足军粮;一边操练军事,以防战乱。

   自贵州东部镇远向西至贵阳,一向西北至毕节、威宁、昭通,另向西至安顺,到曲靖,过昆明、楚雄直至景东,每六十里至一百里,建立一个屯军寨子,开垦周围土地。屯军寨子按军队编制分布,由各个卫、所管理。如:贵阳至盘州之间,屯军寨子由分布两地之间之“卫”管理,称为上六卫,分别是:威清卫(今贵阳市清镇市)、平坝卫(今安顺市平坝区)、普定卫(今安顺市西秀区)、安庄卫(今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安南卫(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和普安卫(今六盘水市盘州市)。

   沿入滇通道依次排列的军事布防——六卫就是今贵阳以西六座城市和区的雏形。

3“调北征南”与“调北填南”

   明军驻屯贵州后,为稳定军心,使汉族将士有亲属相依之势,生理相安之心”,不至于逃散、脱籍,规定“正军”、“军余”必须携带妻室儿女,无妻室,政府予以婚配。随“征云南”,迁移贵州“军屯”后裔,称“调北征南”。

同时,推行“就宽乡”移民政策,即“鼓励”汉族百姓由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迁移到经济滞后地区,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地区向地广人稀地区迁移。同时,强迫大批内陆破产汉族流民和民众迁往贵州。迁入平民,按给予土地,划分区域管理,称为“民屯”,也称调北填南

4影响

   迁入贵州移民主要来自江西、湖广、江淮和中原一带。如据《安平县(今平坝区)志》载:明洪武年间,设平坝卫,因地广人稀,便由湖广之长沙等地,按“三丁抽一”,迁移平坝卫。除军屯、民屯,为弥补当地商品物资不足,还征集汉族商人入贵州经商,称其为“商屯”。

   当年驻防地,被冠以“卫、所、屯、堡、关、旗、哨等”极富军事色彩名称,这些军事地名很多一直沿用至今。当年军营,就是今日屯堡村寨的最早雏形。

   明初,政府只在贵州设立卫所。随着民屯的展开,开始设置郡邑,卫所治军,郡邑治民”。调北征南是权宜之计,而调北填南才是长久之计,更为深谋远虑的治国安邦的策略。

   习惯上,贵州军屯后裔称为调北征南来的,民屯后裔称为调北填南来的。六百多年过去,军屯民屯后裔并不很准确的区分办法:凡叫的村寨大多是调北征南来的汉族军人后代;凡叫的村寨大多是调北填南来的汉族平民后代。

   据研究,屯堡人的语言也有之别:屯人话音利落,不乏军旅遗风;堡人操堡子声,带卷舌音,有平民生活的印记。

二、家谱代差和断代计算

   代差多少年出一代即为代差。4代百年,也就是说25年一代。多数姓氏代差平均值在22-30年之间。汉、唐、宋、明帝王世家代差数平均值,分别是:刘姓24年、李姓22.3年、赵姓27年、朱姓26年。平均约25年一代。

   胡满世家从被周武王封于陈国的第一代国君胡满(生于公元前1108年)起,至2006年止,计3114年(其中坐江山536年),从无缺宗断代情况,传至今胡某之孙共计131世,平均23.8年为一代。

   孔子诞生至本世纪初计2500年,传世80代,平均一代为31年。

   据陈氏宗亲网,平均多少年一代人计算方法:例如“a-b-c-d-e-我”,(我出生年份- a出生年份)/5=平均生育年龄,统计得出17-38年一代,多数为23-27年一代。

   田某1935年生,是齐国田完公(前760年生)123世孙,(1935+706)/122=22,大约22年一代。

   确定了一代多少年就可以求姓氏世系断代数。

   通用公式可为:世系断代数=断代年数/代差=断代年数/25。

   据高氏家谱网高氏求世系断代数,找出有出生年的先辈(距断代最近的称:断代前先辈),找出本宗支最早有出生年的先辈(称:断代后先辈),统计出高氏宗族代差平均年29.7,公式为:

   1.(断代后先辈出生年 -断代前先辈出生年)/ 29.7 ﹦中断代数

   2. 断代前先辈的代数 + 中断代数 ﹦断代后先辈的统一世系代数

   3.(断代后先辈的统一世系代数- 1)+ 本宗支代数 ﹦ 统一世系代数。

   关于代数的计算,研究古代墓志铭时发现:

   第一种是以始祖为一世孙,子为二世,孙为三世,曾孙为四世,以玄(元)孙子五世......以此类推,这种记法较普遍;

   第二种是以子为一世,以孙为二世,以曾孙为三世......

   第三种是以孙为起点,即孙为一世孙,曾孙为二世孙,玄(元)孙为第三世孙......初遇时很诧异,后来研究才发现,这其实是个数学问题,既以哪一代为起点的问题。

    如今,一本本家谱已成陈迹,只有国家图书馆、少许农村地区和有心之人还保留有家谱中国人重孝道,讲求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那么,现在还有修家谱的必要吗?这只能说不能强制要求,在能力范围内,把修家谱的事情重视起来。毕竟家谱反映的是家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乃至人类的历史。是天涯游子落叶寻根的依据和寄托。传承不仅是眼睛看得到物质的延续,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弘扬家谱文化也在不断地革新,利用高科技手段使家谱电子化、网络化。顺应时代潮流,在电脑上、手机上查看修改家谱。使当代年轻人不会忘记自己的家谱,也了解自己的根在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