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古庙供奉中国首位明君 “天下第一鼓”创世界纪录 敲鼓仅1元!

 乱码的旅行故事 2020-07-27

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的山西临汾,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和上古贤君尧的都城,4000多年前尧定都平阳(今临汾),划定九州,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格局。始建于西晋的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是中国首座国祭帝尧的庙宇,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帝尧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古帝,他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并被誉为“中华文明始祖”。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惟天为大,唯尧侧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可见其功德无量,深受民众爱戴。

进入尧庙,首先看到的是高19.3米的五凤楼,该楼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尧帝经常与四位大臣登高远眺,人们将其誉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后人于是在尧庙筑楼予以纪念,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

始建于唐显庆三年(658年)的广运殿,是尧帝召见众臣共商国是的地方,也是尧庙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一尊高达2.8米的唐塑尧王像。殿前尧井台上的一口古井,相传是尧帝亲手所挖,至今井下泉水汩汩,清冽可饮,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井四周栽种了四棵奇特的千年古柏,左侧两棵分别为“柏抱楸”和“柏抱槐”,右侧两棵分别为“鸣鹿柏”和“夜笑柏”。相传夜笑柏是晋代一位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每年除夕夜会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而得名,感兴趣的游客可在除夕夜来尧庙听一下。

位于尧宫东侧的“尧典壁廊”长达300米,镶嵌碑石380块,镌刻有《尚书.尧典》、《尧典图说》等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鼓楼中的“中华帝尧鼓”直径3.11米、高1.2米,两面均为整张黄牛皮而著,被称为天下第一鼓。据说工匠们制做此鼓历时半年,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2000年,“中华帝尧鼓”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迄今为止还没有比它再大的鼓。

置鼓于尧庙,是为了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弘扬正气。有趣的是,在大鼓的前面有一面小鼓,敲小鼓,大鼓也会跟着响。敲鼓每次收费一元,价格也很公道。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