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菩提祖师的大徒弟神出鬼没,曾多次出现,修为却也不过如此!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西游记》原著中,作者明说“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菩提祖师的大徒弟,就是一个高人,他与菩提祖师一样,隐居在林深之处。

没错,菩提祖师的大徒弟,就是指点孙悟空拜师的樵子。他与菩提祖师是邻居,菩提祖师教给他一首词名为满庭芳的词,属于道德真言,有散心解困之功效。

《西游记》作者明说这个樵子打扮非常: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捻就之纱。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执衠钢斧,担挽火麻绳。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怎么看都不是寻常的樵子,而是一个得道的樵子。这个樵子既受菩提祖师教导,自然是菩提祖师的弟子。这个樵子说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其实他就是菩提祖师已经出师的徒弟中的一个。

《西游记》原著中,作者说孙悟空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又嘲笑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

放弃名利,隐居深山的樵子,可不就是菩提祖师门下的得道高人?正所谓“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西游记》原著中,樵子曾多次出现。如来的取经大业,源头就是渔翁张稍与樵子李定的对话。长安城外的这两个贤人,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

张稍道:“李兄,我想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算起来,还不如我们水秀山青,逍遥自在,甘淡薄,随缘而过。”张稍的这一番论调,似也得了菩提祖师的真传。

《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寻找牛魔王,翠云山的樵子教导孙悟空道:“大丈夫鉴貌辨色,只以求扇为名,莫认往时之溲话,管情借得。”孙悟空闻言,深深唱个大喏道:“谢樵哥教诲,我去也。”

《西游记》原著中,沙僧喊大师兄为大哥,猪八戒喊孙悟空为哥哥,孙悟空见玉帝老君,也只唱喏,他对樵子的这一声樵哥,意味着什么?

原著中,唐僧被南山大王抓了,对面树上却还有一个同样被抓的樵子,唐僧感慨樵夫死只是一身,自己却奉唐朝太宗皇帝御旨拜活佛,若丧了性命,盼杀君王孤负臣子,枉死城中冤魂因此永世不得超生,死得不甚干净。樵子说自己自幼失父,与母鳏居,倘若身丧,母亲无人埋尸送老,更伤情。唐僧闻言,放声大哭道:“可怜,可怜!山人尚有思亲意,空教贫僧会念经!事君事亲,皆同一理。你为亲恩,我为君恩。”

《西游记》里的樵子,得到菩提祖师的真传,隐居深山,没名利,有见识,修为是不是很高深呢?

然而,樵子李定却与渔翁张稍争论水秀山青,以至于离别之际,张稍诅咒李定道:“李兄呵,途中保重!上山仔细看虎。假若有些凶险,正是明日街头少故人!”引得樵子李定反唇相讥。

指点孙悟空拜师的樵子,不也自称衣食不全,没奈何供养老母吗?翠云山的樵子,不也有些机谋算计吗?隐雾山的樵子,除了与母鳏居,穷困潦倒,不也照样逢怪遭魔吗?

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然而,隐居的山人,修真的道士,皈依的和尚,又有谁是逍遥自在的呢?

菩提祖师的大徒弟神出鬼没,曾多次出现,修为却也不过如此!不但樵子不能逍遥自在,唐僧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孙悟空降妖伏魔,也只为名,遍观诸天菩萨,隐姓修行,得成正果,不也只是为了经藏中万古流名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