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熙凤设局戏弄贾瑞,在场的平儿才是主谋!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题:王熙凤设局戏弄贾瑞,在场的平儿才是主谋!

文/石兄说梦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回前墨:反正从来都一心,镜光至意两相寻。有朝敲破蒙头瓮,绿水青山任好春。

话题紧接上回。凤姐(雍正)与平儿(侍卫总管马家人)说话,有人回说:“瑞大爷来了。”凤姐急命:“快请进来。”贾瑞(十七阿哥胤礼)喜出望外,满面赔笑,连连问好。

雍正终于召见十七弟胤礼了。见其上来就是一句囫囵语:“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这个所谓“二哥哥”,不可看作贾琏,而是当朝首辅军机大臣弘皙(排行二)。凤姐:“不知什么缘故。”若真是两口子的话,或许应该知道吧!贾瑞笑道:“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了,舍不得回来也未可知?”看看吧!开始打情骂俏。其实吧,看官可以回想一下第八回,宝玉被抱腰见几个总管之文,可见弘皙平常是很平易近人的,被想沾光者绊住脚是常有之事。

凤姐开始故意接茬(作者安排):“也未可知,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也是有的。”贾瑞笑道:“嫂子这话说错了,我就不这样。”哈哈,难道你不是男人?一笑!凤姐笑道:“像你这样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看官可以查一下胤礼,体弱多病,在私邸办公,不用经常入朝。

话题还在继续:“嫂子天天也闷得很?”凤姐道:“正是呢,只盼个人来说话解解闷儿。”给你根杆子,顺着爬吧!贾瑞笑道:“我倒天天闲着,天天过来替嫂子解解闷可好不好?”这倒是实情。凤姐接茬:“你哄我呢,你哪里肯往我这里来。”贾瑞:“我在嫂子跟前,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厉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了我。如今见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此话对应历史上的雍正,兴利除弊,推行新政,惩治贪腐。也恰对凤姐谈笑中自有杀伐决断。又反衬贾瑞属猪的一个心眼儿。

闲言少叙,作者写此兄弟二人大段囫囵语,作为“毒设相思局”之引文,看官可曾注意旁边有人?有谁?当然是开篇处正与凤姐说话的平儿。也就是说,十七弟胤礼如何迫不及待多次求见雍正,欲求雍正作何事,雍正寝宫内侍卫总管马家人全都知晓(上回书中交待过凤姐将贾瑞来意告诉平儿)。如此一来,结合“赵姨娘问计马道婆”之文,隐指弘历生母与弘历王妃合谋篡位,后文中那个“调兵遣将”的凤姐,就应该是弘历王妃富察马氏。

雍正后期,在朝胤字辈只有庄亲王胤禄和果亲王胤礼。要刺杀雍正篡夺皇位,皇权怎样才可交给被冷落皇子弘历?马道婆家 族人等谋划得相当周详。胤礼迫不及待求见雍正,正好被马家刺客所利用,胤礼被拿下后作为长辈来宣读传位弘历的诏书。

自贾瑞盼到晚上黑地里摸入荣府,就是刺客一族假传圣旨,将十七阿哥骗至皇宫禁地。

“贾瑞侧耳听着,半日不见人来,忽听咯噔一声,东边的门也倒关了。”此处有一小批:“平平略施小计。”此平平当然是雍正寝宫内侍卫总管马家人。再看“关的铁桶一般,此时要求出去也不能够”处,有批:“此大抵是凤姐调遣。不先为点明者,可以少许多事故,又可以藏拙。”此凤姐即是弘历王妃富察氏。

但见,“南北皆是大房墙,要跳亦无攀援......好容易盼到早晨,只见一个老婆子先将东门开了,进去叫西门,贾瑞瞅他背着脸,一溜烟抱着肩跑了出来。幸而天气尚早,人都未起,从后门一径跑回家去。”

从作者批注平儿略施小计来看,第一次诓骗贾瑞者,即平儿假借凤姐之名。那么,“贾瑞前心犹是未改,再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解读者以为,雍正不可能诓骗胤礼。这其中,肯定是平儿(富察马家人)在实施“把他俩都绝了”的阴谋之第一步----把胤礼拉下水。

凤姐(富察氏)在这里便点兵派将,设下圈套。

作者一番“捉奸”描述后,贾瑞已魂不附体,只说:“好侄儿,只说没有见我,明日我重重谢你。”一番要挟过后,贾瑞被迫写下了两张五十两欠契给贾蔷与贾蓉(富察氏娘家侄儿,雍正寝宫侍卫)。马家人拿到十七阿哥把柄后扬长而去。

贾瑞此时身不由己,只得蹲在那里。心下正盘算,只听头顶上一声响,哗啦啦一净桶尿粪从上面直泼下来,可巧浇了他一身一头......

此回末有总评:儒家正心,道者炼心,释辈戒心。可见此心无有不到,无不能入者,独畏其入于邪而不反,故用正炼戒以缚之。请看贾瑞一起念,及至于死,专诚不二,虽经两次警教,毫无反悔,可谓痴子,可谓愚情。相乃可思,不能相而独欲思,岂逃倾颓?作者以此作一新样情理,以助解者生笑,以为痴者设以棒喝耳!

从作者对十七阿哥胤礼用笔上分析,可谓恨之入骨。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从历史上看胤礼,康熙对这个小儿子亦无册封,雍正朝亦是可有可无之人。然至乾隆朝,其如日中天成了四大辅臣,乾隆曾给其发双奉,却又好景不长,乾隆又突然停其俸禄,乾隆三年就夭亡了。如此辗转反侧,史学家如何能知原委?

正因为胤礼被富察氏马家人拉下水,迫使胤礼在雍正死后站在刺客马家一边,成为了乾隆弑君篡位的帮凶。闹学堂一回,实际上就是胤礼在宣召,即所谓“正照风月鉴”。此后,做下如此亏心事,又有马家人常常勒索“银子”,这等“惊天”大病如何能治好?

书中按表:贾瑞此时要命心甚切,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胤礼一脚有毛病)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贾瑞偏生在内就听见了,直着声叫喊:“快请进那位菩萨来救我!”

应该说,所谓跛足道人就是他自己。他自己做下冤业之障,谁能救他?见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照看(指圣旨)。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

分析此处所谓“风月宝鉴”,应该指皇帝圣旨。胤礼曾宣读过“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所制”传位弘历的密诏,其已经“正照风月鉴”了。偏偏又送来一面,不让照正面。解读者以为,此即指乾隆给胤礼停奉之圣旨。胤礼原本就病病歪歪,又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乾隆和马家人要他小命,如今见此圣旨,非惊吓而死不可!

怎样理解“毒设相思局”呢?讲贾瑞被骗来了两次,可谓毒设相思局。但这只是表面文章。

真正“毒设相思局”,却是胤禛在康熙临终前将弘皙遣出京城,使康熙最终无法正常传位给弘皙。

作者亦在回末“设局”,称这年冬底林如海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文中有一伏笔,看官要细思:黛玉回家,贾琏如何同往?通读全书后,方知此贾琏身负特殊使命,具体情况后文有述。

看庚辰本回后墨:此回忽遣黛玉去者,正为下回可儿之文也,若不遣去,只写可儿、阿凤等人,却置黛玉于荣府,成何文哉?故必遣去,方好放笔写秦,方不脱发。况黛玉乃书中正人,秦为陪客,岂因陪而失正耶?后大观园方是宝玉、宝钗、黛玉等正经文字,前皆系陪衬之文也。

看批书人如何自相矛盾?欲掩却露,作者隐笔分寸拿捏实在巧妙。若不仔细分析,实难领悟。将批语与文本对看,再结合通篇真故事,方见此回遣走黛玉(弘皙),下回放笔写可卿(其中有康熙)之死,用笔之妙,令人深深叹服!

为什么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前文所谓“寻病源”,至此方见端倪:雍正夺嫡篡位,红楼一梦十三载,岂不知“不肖”又被乾隆效仿,自食恶果,报应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