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航海往事:白村江中日首次交锋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文/李铁《航海往事》

唐代的龙朔三年(663年),朝鲜半岛西南部白村江(韩国锦江口)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海战,中、日都是这场战争的主角。

战争之前,朝鲜半岛上有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百济因担心受到高句丽和新罗威胁,想借日本之力与其对抗,日本则企图利用这种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统治势力。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协议,日本出兵朝鲜半岛,在百济设立了“日本府”。

在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中,高句丽最为强大,对大唐中央政府也是时叛时降。隋炀帝曾经亲自征讨他们,花了不少钱,但最终也没有把他们打服。

唐太宗也讨伐过他们,但在那次征讨中,由于寒冷冬季到来,来自关中地区的唐军将士无法适应寒冷气候,后勤运输也跟不上,被迫班师。

但总体而言,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还算和谐。隋朝时,三国都向隋朝朝贡,日本也向隋朝派遣使节。唐朝时,唐朝与高句丽、百济、新罗都建立了册封关系。

到了唐朝中期的7世纪,朝鲜半岛各方纷争升级,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攻取新罗30多个城市,新罗国王于是向唐廷告状,要求唐高宗解决纷争。

唐高宗派大将率领水陆联军13万人前往朝鲜半岛,但唐军并未直接去救援新罗,而是集中力量进攻了百济,把百济国王俘获。

由于日本和百济有相互合作关系,为转移国内群众不满和说服守旧势力,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可能也更为了试试唐朝的真正实力,日本就以此为借口,出兵朝鲜半岛。

日本先是派遣部队渡海,护送百济王子归国即位,并向百济赠送大批物资。同年,又再次派兵增援百济,日本国内也做了大量动员,准备了许多战争需要的船舶、军粮,随时准备渡海作战。朝鲜半岛由此形成了日军与唐军对抗的局面。

公元663年,唐朝水师的战船与日军在白村江口不期而遇。唐军大约7000千多人,共有170艘战船,而日本方面则有12000多人,战船400艘。

日军兵力有很大优势,将领们都认为,只要寸步不让,唐军自然就会退却。于是,日军也没怎么整顿部署,直接向大唐水师冲杀过来,意图速胜。

不料,日军虽然在人、船数量上多于唐军,但大唐水军在武器装备方面却远远优于日军。唐军不仅没有被冲垮,反而采取迂回包抄战术,把日军的攻势瓦解。

这场战役的唐军主将是刘仁轨,他是唐高宗时期著名水军统帅,水战经验丰富,在第一天的较量中,轻而易举就使日军“不利而退”。

接着,第二天双方继续战斗。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凭借兵力优势和一股蛮勇,仍然是毫无秩序地向唐军再次发起冲击。

而已经列成坚阵的唐朝水师则利用战船高大坚固、武器先进的优势,分成两队,将日军船只左右夹住,使其不得回旋,然后对日本战船施以火攻,焚毁了日军的全部战船。

片刻之间,日军就有大量船只被焚毁,惨遭失败。据史书记载,当时烟焰满天,很多人掉进水里溺死,日本水兵死伤无数,被杀士兵的尸体把海水都染红了。

在这场战役中,日军完败,不仅派到朝鲜半岛的水师主将战死,百济后主后来也逃亡了,复国希望化为泡影。这一战,基本上决定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

过了几年,唐朝和新罗联军又乘胜攻陷平壤,一举灭亡了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

白村江之战迫使日本退守本土,至明朝万历时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900多年间,没敢再大规模入侵朝鲜半岛,觊觎中国。

白村江战败后,日本担心唐朝与新罗军队进攻本土,花费巨资构建了4道防线,然而,唐朝和新罗的军队并没有乘胜进军。

白村江之战是中日之间第一次正式交锋,不仅改变了朝鲜半岛的力量对比,也加深了日本国内矛盾。日本天皇在压力下被迫妥协退让,把治理重点放到国内。他颁布法典,编制户籍,为奈良时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同时,日本很快恢复了与唐朝的交往,并选派遣唐使全方位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吸收唐朝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日本各个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发展为东亚地区的强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