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构建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昵称27822060 2020-07-27

刘  艳1    赵玲玲2

(1、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2、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

[摘要]建设和培育珠三角产业转移方与承接方产业协作体系,是推动广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推进广东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建设,有必要从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外部环境等四方面分析广东发展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基础、动力、条件与载体。

[关键词]区域产业协作体系;产业转移;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462(2012) 06-0117-05

建设和培育珠三角产业转移方与承接方产业协作体系,是推动广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化珠三角核心经济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应该在产业协作体系内做到扬长避短,实现生产要素互补和利益最大化,并在经济利益双赢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的和谐统一。为了推进广东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建设,可以从基础、动因、条件与要素四个方面,分析广东构建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可行性。其中,广东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为区域产业协作的形成提供经济基础,各区域的工业化发展导向则是根本的动因,两者相互影响;广东产业集群和工业园的快速发展,是产业协作体系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优势产业与配套产业发展、政府支持与区位优势有效发挥的要素作用下,能将构建区域产业协作体

系的设想进一步付诸实施(见图1)。

一、三大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是进行区域产业协作的基础

1、广东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产业结构及其密切相关的工业化程度差异,是产生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1]322005-2010 年广东产业结构在不断完善,整体呈现为工业化过程的典型特征表现,产业结构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见表1)。以珠三角代表的广东中部地区产业调整变化趋好,产业结构已进入“三、二、一”的新格局,经


图1. 构建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可行性分析框架图

本文系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建立珠三角产业转移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作体系的探讨》(编号:S2011010001610) 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编号:GD11CYJ06)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济开始步入“服务业—工业化”阶段,制造产业的技术升级要求也越来越高。粤东的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4 市,产业基础较好,地处沿海,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正处于产业发展的上升周期,2010 年经济增长速度达15.0%,保持了高速增长,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服装、食品、玩具等特色产业上优势明显。粤西北地区则呈现相同的产业结构发展状态, 其共同点在于:农业占GDP 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发展有波动,且未突破50%的比重;第三产业比 重较高,且有稳中有升的趋势。其中,湛江、茂名等城市得利于大型工业项目的引入,产业结构 升级较快。这说明广东中部、东西两翼和北部地区经济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总体结构的 异质性突出,而且各地区在2005-2010 年的产业结构变动趋缓,说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内部调整与升级。

表1. 广东中部、东部、西部、北部地区及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年份

全省

中部

东部

西部

北部

2005

6.3:50.4:43.3

3.1:50.7:46.2

12.6:49.2:38.2

24.0:40.5:35.5

23.1:39.8:37.1

2006

5.8:50.6:43.6

2.6:51.4:46.0

10.4:52.1:37.5

22.7:42.0:35.3

18.8:46.2:35.0

2007

5.3:54.4:44.3

2.4:50.5:47.1

9.8:53.3:36.9

21.6:42.8:35.6

17.2:49.4:33.4

2008

5.4:50.3:44.3

2.4:49.9:47.7

9.9:53.8:36.3

21.1:42.6:36.3

16.6:48.6:34.8

2009

5.1:49.2:45.7

2.3:48.0:49.7

9.4:53.4:37.2

20.9:38.5:40.6

16.1:47.2:36.7

2010

5.0:50.0:45.0

2.1:48.6:49.3

9.0:54.9:36.1

19.9:40.7:39.4

15.4:48.0:36.6

2、产业结构差异与构建产业协作体系的可行性。广东中、东西与北部地区在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和结构上,存在明显的梯度差距,也存在产业梯度转移的广阔空间,为广东区际产业协作提供了可能性条件,也是新形势下广东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广东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协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情况还较为普遍,尤其是珠三角内部地区,这种产业结构同构问题还更明显。各地区的主导产业选 择主要集中在电子通讯、电气机械、通用机械等工业行业门类上。而中部与广东其它欠发达地区 之间的区域产业协作却一直停留较低水平上。主要体现为:其一,珠三角中部地区与广东其它地 区间的产业协作主要体现为产业梯度的单向转移。按梯度转移理论的解释,高梯度地区极化效应 在这一阶段仍较为明显,从而将人、财、物等资源从周边地区向珠三角聚集。其二,尽管在“双转移”等宏观政策的推动下,广东近年也出现了以产业转移园为代表的区域产业协作发展趋势, 但整体规模还比较有限。体现产业互动协作的跨区域产业链并未因产业梯度单向转移而形成,以 区际间产业关联、互动协作的双赢优势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因此,基于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梯 度的差异性,可以断定广东各区域间形成产业协作机体具有一定的条件。

二、区域间工业化水平差异是促成产业协作体系形成的直接动因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特征就是工业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性。但正是这种工业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却成为促成产业区内转移,形成不同经济发展梯度区域间进行产业协作的直接动因。而且在实践中,人们也认识到:推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大 规模的产业转移,既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也推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换代和工业化发展 的新阶段,能有效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广东内不同区域间工业化发 展水平的差异,以明确在产业转移与产业协作的过程中开展有效的产业合作行为。

1、广东21 市工业化指数的测算。一般认为,工业化是一种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制造业与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重也不断增长的过程。依据标准的工业化理论,可以选择钱纳里的人均收入、库兹涅茨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霍夫曼工业结构等指标进行综合测算。首先依据《广东统计年鉴2011》中各市2010 年的数据,计算以上4 个指标,再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工业化的多元衡量指标体系做出综合评价。上述工业化的衡量指标是由多个指

标组合而成的,为了避免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2]13 即将它们都转化为无量纲数据。限于篇幅,省略2010 年广东各市工业化主要指标及其标准化值的数据表。

通过应用 SPSS11.0 系统软件,经过 KMO 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可知:由于 KMO 值为 0.650,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分析,KMO 取值大于0.6,适合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其零假设,认为适应于因子分析。计算各因子的方差,即特征值可知:前二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方差的94.324%,基于过程内定取特征值大于1 的规则,系统提取前二个因子就能反映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可以求出相应的因子得分函数。SPSS 自动根据这2个因子得分函数计算21 个样本的2 个因子得分。然后,2 个主成分按各自特征值加权相加即为综合得分E,具体计算方式为:E=2.684F1+1.125F2

按E的大小对21 个样本进行分类:E≥1 第一类(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东莞等7 市;0≤E<1 为第二类(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包括韶关和茂名2 市;E<0 为第三类(综合发展水平一般或较差),包括汕头、河源、梅州等12 市。

计算结果实际上是广东21 市工业化的相对指数,只说明各地区在全省工业化进程中的相对位置,并不反映工业化的绝对发展水平。从中可见,广东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一般都位于珠三角中部地区,但珠三角区域内部也存在工业化水平的差异。例如,江门、肇庆的工业化水平就偏低。而粤东西和北部山区的工业化水平则相对较低,大多数处于第三类工业化地区分组中。而茂名和韶关的工业化水平则相对高一些。

2、工业化发展与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互动。区域的工业化水平与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构建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产业协作体系一般是以优势产业为核心,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紧密结合,具有激发产业创新,加速生产率增长,有显著外部经济的综合支撑体系。也就是说,区域间良好的工业化基础,加之优势产业、相关支持性产业、政府政策与地理空间邻近等关键要素的存在,能有效推进产业协作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产业协作体系又是以工业化发展为目标,旨在推进区域的工业化建设。当前,广东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面临区内工业化发展差异问题。因此,构建适应各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产业协作体系也是加快全省工业化进程的客观需要。

三、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存在是构建产业协作体系的有利条件

产业集群产生的强大产业群体合力,带来了外部经济效应、交易成本节约、学习与创新效应以及品牌与广告效应,有利于形成产业群体的竞争优势,也是区域间产业协作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出现与发展,则是推进产业协作体系构建的重要载体。

1、数量多、遍布广的产业集群为广东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构建提供动力。广东以专业镇为代表的产业集聚现象比较典型。据统计,到2010 年止,广东共有309 个专业镇,其GDP总额占广东GDP 的28.47%,分布于广东各地。其中,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较为密集,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广州等地的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经济规模在全国处于首位。以传统产业发展起 来的专业镇更是广东产业集群的一大特色,广泛分布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区域产业协作的 背景下利用集聚优势发展产业经济,能有效促进“块状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建立起有力的区 际利益共享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以确保各地区利益的一致性,又能有利于解决地区经济发展的 不平衡问题,缩小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保证区域经济的安全和社会稳定。[4]15

2、新兴的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广东构建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重要载体。广东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主要形式是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转移,也可以起到缩小珠三角和粤北山区以及东西两翼的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产业转移园区

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构建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广东在政府的推 动下,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较为迅速。据统计,2011 年,广东36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业总产值3468.31 亿元,税收137.39 亿元,同比增长77.5%和26.2%,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全年产值3000亿元,税收130 亿元的目标。2011 年东西两翼和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0%、14.8%和19.5%,比全省高7.4 个、2.2 个和6.9 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广东的17.9%,比2010

年高0.2 个百分点。6个产业转出市累计转出企业5983 家,淘汰关停企业约7.22 万家,平均单个企

业投资额83 万元;新引进的企业约1.47 万家,平均单个企业投资额7044 万元,为前者的84 倍,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占55%,较好地实现了产业转移工作“三年初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3]

四、广东具备在不同经济梯度区域间发展产业协作体系的其它要素

产业协作体系的形成一般要求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围绕重点产业或优势产业,通过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企业间结成纵向协作关系或横向互补关系,打造产业发展的成本优势与创新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区域产业发展体系。也就是说,产业协作体系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关键要素:优势产业或重点产业、支持或配套产业、政府、区位条件四个。[5]9 就广东现在的情况看,在珠三角产业转移方和承接方之间形成区域产业协作体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为在以上四个方面,都具备了发展产业协作体系的一般条件。

1、广东有明确的优势产业或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是产业协作体系形成的核心。明确某一区域的优势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构建跨区域的产业协作体系。广东是制造业的大省,重化工业一直是广东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广东“十二五”规划中,则进一步将产业发展重点明确为:大力发展以汽车、石化、钢铁、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型电子信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风电、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断改选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广东产业发展思路的进一步明确,有利广东不同经济发展梯度地区间依据自身条件,选择相适应的产业发展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大目标。珠三角经济可进一步推进经济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珠三角的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其它梯度地区区域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打造其它区域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对接的平台,提升产业一体化水平,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2、配套产业集群在省内各地普遍发展。根据产业集聚原理,可以借用地方专业化指数(即区位熵),来衡量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说明在地区各个产业生产或发展的专业化水平,通过产业专业化的比较,分析出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实证研究结果看,珠三角地区大多数制造业, 如食品制造业、皮革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产业的比较优势整体上不断减少,产业集聚能力下降,具有产业转出的动力。[6]8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推进,广东落后地区也正在形成新的次产业聚集区,并且产业集聚能力处于增长趋势,对产 业转移具有较强的引力作用,在石化、金属冶炼及制品、机械制造等产业上的集聚能力也不断上 升。所以,广东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存在较大的产业转入空间,其不断发展的产业比较优势,不 仅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实力,也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群,构建广东产业协作体系提供了 基础。

3、各级政府的支持是推进产业协作体系建设的保障。第一,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早在

2005 年3 月,广东省政府就出台文件《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加快了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步伐。2008 年l2 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年)》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认为市场的力量才是推进产业转移和促进产业集群成熟的内在动力。同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

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的出台明确了“双转移”的重要性,和以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形式推进产业转移集群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从2010 年开始,《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广东省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产业跨市转出奖励资 金管理办法》、《关于优先扶持产业转移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 出台,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日常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从而有望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工 业园的落实,也加快区域产业协作体系的建设。第二,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在产业协作体系的 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应逐步减弱,由过去对特殊产业和企业的支持活动转向外部环境的创造 和公共关系的协调上,即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如改善基础设施、开发人力资源、发展中介服务、形成创新管理体制、整顿市场秩序、加强国际间的联系等等。通过营造良好的协作环境, 引导并推动配套协作体系的建立和健康运行。

4、较好的区位条件为产业协作体系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基础。首先,地理空间的范围决定了生产协作体系的规模,它为生产协作体系的形成和壮大提供了两个关键性的发展条件:一个是充足 的生产要素供给,另一个是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所以,产业协作体系的地理空间越大,产业规 模经济越明显,也越有利于形成区域性的产业带和经济带。而且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越明 显,产业地区关联的强度也会加大。[7]14 广东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广东三大区域间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客观上不容忽视,但其本身也提供了产业配套发展的可能性,加上地理位置上 的邻近,市场观念与市场行为习惯的接近,及其相同的人文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完全可能在较大 的地理空间内构建产业协作体系。其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和影响力决定了产业协作体系的 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既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优质人才和在职培训机会,也有 利于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研发工作,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运用。广东高校和科研院所拥 有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各层次高等教育系统和数量众多的科研院所,为广东科技创新提供了坚 实的后盾,同时又是广东创新型、研究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基地。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较高科研 能力的学校、科研机构与产业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优势互补度不强。所以,在下一步产业协 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等形式,推动社会各方的合作,共同为产业协作体系的良性发展献计献策。最后,各类中介机构在产业协作体系中发挥着独特而又不或缺的作用。例如行业协会、商会、生产力中心、各类金融机构、人才市场、教育培训代理机构、产品质量检 测认证中心及其它各类代理服务机构都为配套协作企业提供着各类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各类资源 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置,并积极协调着产业协作体系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升整 个产业配套协作体系的合作协作水平和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广东经济快速发展,各类中介机构 发展迅速,其中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更有卓有成效。2009 年,广东有国家级重点试验之室13 个, 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数量增加至396 家。科技中介机构在信息沟通、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