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片告诉我们,吴宇森不是佐藤纯弥,就如同张涵予不是高仓健

 抽屉电影 2020-07-27

片名/追捕

导演: 吴宇森

编剧: 陈庆嘉 / 陈嘉上 / 阮世生 / 江良至 / 顾在林 / 王思敏 / 叶沛洁

主演: 张涵予 / 福山雅治 / 戚薇 / 河智苑 / 国村隼 / 竹中直人 / 仓田保昭 / 斋藤工 / 吴飞霞 / 樱庭奈奈美 / 池内博之 / 冈本多绪 / 德永邦治 / 矢岛健一 / 田中圭 / 中村让 / 吉泽悠

类型: 剧情 / 动作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 日语

上映日期: 2017-11-24(中国大陆) / 2017-09-06(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 107分钟 / 109分钟(香港)

又名: Manhunt

剧情简介:

国际律师杜丘(张涵予 饰)清晨醒来,发现一个陌生女子被杀死在枕边,当所有证据皆指向自己就是凶手时,他拒捕逃离,决定自己查出真相。颇有名气的警探矢村(福山雅治 饰)在追捕过程中,察觉案件并不简单。一警一“匪”在交手中竟发展出了一段惺惺相惜的情谊,探明真相的过程中,他们卷入了更大的阴谋,而屡次帮杜丘逃亡的神秘女子真由美(戚薇 饰)也另有隐情……

|本文一共1422字,你数一数看对不对

我是冲着《追捕》这个老电影去的。开场时,张涵予哼着《追捕》的主题曲,尤其是跟紫雨提到了那个老电影时,我有点懵。这要怎么演下去啊?我并没有全面看过老电影《追捕》,只看过一些片段,比如用钉子钉自己的手,还有高仓健与中野原子一起骑马的那一段内容。其他就不知道了,不知道谁被追捕,也不懂钉手和骑马这些片段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来看这部电影希望能通过它了解那部《追捕》的剧情。

电影就在一个极其现代甚至带着未来科幻色彩背景下展开了,杜丘成为一名中国籍的律师,很多人都会说几句中文,中文英语和日语夹杂在各色人等的交流中。情节有些散乱,我不怎么担心,因为我知道现代很多导演喜欢草蛇千里,也就是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毫无联系,但在某些时候,就会被集中在一起了。

不过这部电影似乎有点不同,因为有一些人,比如紫雨和红霞,似乎有点游离于剧情之外,虽然他们多少也有扰动情节的变化,但更多时候,她们像一群扰乱剧情发展的人。她们只为了动作拼杀存在,只为了让镜头显得更加刺激或者惨烈而存在。我不太喜欢这对姐妹以及跟她们一起的那帮人。我知道她们在为谁拼命,我不懂她们为何没有脑子,虽然后来紫雨有了醒悟,但显然有点太迟钝了。某个角度来看,她们确实有点多余。

还有一点确实让我有点不明白,在后期老板也提到这个问题:当初为何不把杜丘一下子杀死?既然他们有药厂,可以让人去试用药品,完全可以把杜丘放进去,有警察厅做主,没必要先栽赃再追捕,花了很大力气,结果人死财亡,落得一个莫名其妙的悲剧。因此在这部电影中,我觉得剧情中最大败笔就是开始的设定,不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栽赃杜丘。

除了剧情之外,我觉得演员可圈可点,张涵予、福山雅治、戚薇等角色,演绎的很到位,尤其是张涵予与福山雅治两位,一位律师逃犯,一位警察追击者,在追逃过程中,渐渐地相互了解,由相杀到相知的过程。剧情展示的非常清晰,变化合情合理,虽然语言不通,虽然两人都分别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但随着相互的了解,变化的越来越有默契,甚至到了最后时分,两位聊天的时候,各说各话,一个讲中文,一个说日语,居然聊的有声有色。

本部电影动作设计也非常连贯精彩,具有一定的美感,并不给人太过残酷的感觉。吴宇森导演最喜欢和平鸽,本次电影中和平鸽飞向四方的时候,地面上却是枪声四起,拼杀激烈,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平与战争如此接近。后来看资料才晓得,和平鸽是吴宇森导演的情结,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这样的情节,这是吴大导演在对自己电影致敬吧。没怎么看过吴导演的电影,有机会还是可以看看,更多去体会一下他的英雄情怀和电影中的浪漫与诗意。

还有一点特别突出的香港动作电影的特点,在这里又展露无遗,那就是很多箱子,很多瓶子,我想这些之所以成为香港电影的特点,跟香港地域狭小有关。在香港如果体现出飞车或者撞击,不能像好莱坞大片那样可以上天入地,可以大河荒原上飞来飞去,只能安排人为的箱子和玻璃瓶。这次看电影还是蛮有收获,居然明白香港电影为何喜欢摆箱子和瓶子。

尽管这部电影有这样那样我感觉不太满意的地方,我还是要感谢电影工作者们的辛苦制作,你们确实尽力了。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周末上午。曾有不止一个朋友问我,一个人去看电影不寂寞吗?我真没感到寂寞,我喜欢独自去看电影,因为可以心无旁骛,无需顾及周围人的感受。电影人的陪伴对我来说,在影院来说是最好的陪伴。感谢《追捕》主创人员,感谢我所看过的电影的工作者,因为你们的付出,我才收获了这么多的美好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