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岁女孩子,溺水致心跳骤停,在ICU昏迷36小时,最后时刻醒了!

 听李医生说 2020-07-28

接到急诊科电话后,我匆匆扒了口饭,就走了。

老马说是个溺水的女孩子,是个在校大学生,心跳停过,被按了(心肺复苏)回来,情况不乐观,要我去看看。

到了急诊抢救室门口,见站着几个年轻人,每个人头发还是湿的,惊魂未定,几个女生还红着眼睛,显然哭过。不用说,这肯定是跟患者一起来的,应该是一起游泳的同学。

他们见我走了过来,忙让开道,几个女生低声呼了声,ICU的医生来了。

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惶恐,估计吓得不轻。

我跟他们点点头,没说话,径自走向病床。

老马跟我介绍着病情,说25岁女性,20分钟前被人发现溺水,在医院附近XXX游泳馆内发生的,溺水的时间不详,估计就几分钟,后来被发现,捞上来后已经没心跳呼吸了,旁人就开始做心肺复苏,等我们的急救车到现场时,病人已经恢复了心跳,但仍昏迷。

卧槽,我暗骂了一句,瞳孔怎么样,我问老马。同时掏出手电筒给病人做了瞳孔对光反射。

在现场时瞳孔是散大的,回到急诊就好一些,现在对光反射是存在的了。老马说。

如果瞳孔持续扩大,提示预后不佳。

幸亏,患者现在的瞳孔是缩小的了,但人还是昏迷的。估计缺血缺氧对大脑还是造成了影响,但是影响有多大,还不知道。

严重的,可能会是脑死亡。

什么时候插了气管插管,我问老马。

现场医生就插了管,一路接着呼吸机吹回来的。老马说。

我仔细看了呼吸机的波形,病人还是有自主呼吸的,还好,我稍感欣慰,有自主呼吸,说明没有脑死亡。患者有心跳,有呼吸,血压也还是好的,只是人还是昏迷的,说不定有希望。我嘀咕了一句。

所以叫你来,看看有没有床,上你们科进一步努力,这么年轻,别给傻掉了,太可惜了。老马望着病人,很惋惜地说。

病人亲属呢,我问。

还没联系上,外面几个都是她的同学。我已经通知了医务科,医务科也联想到了病人的学校领导。

病人的父母呢,我问。

我们已经通知了。这时候门口一个女孩子大声说了句。我扭头看了她一眼,说是你们打的电话么。她咬着嘴唇,点点头,没再说话。

医务科的意思是先抢救,绿色通道,如果要上ICU,直接上,他们担着。老马凑过来,小声跟我说。

有医务科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电话了我们科主任,告诉他病人的情况,主任沉吟了一下,说既然这样,那就收回去努力一把吧,太年轻了。

当天晚上就收住院。

几个同学跟了上来,默默一路。我说今天发生这样的事情很不幸运,但你们暂时不要太担心,你们的同学还是有机会醒过来的。

他们相互望了一样,几个女生鼻子一酸,又哭了出来。我说你们今晚先各自回去吧,ICU不用留陪人,你们也帮不上忙,回去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不久,医务科和病人学校领导一同过来了,当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病人还是昏迷,接着呼吸机辅助通气。

学校领导拜托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这个是自然的,医务科长说。

送走他们后,将近凌晨12点时,病人的父母终于赶到了,他们从老家(梅州)过来,路上花了近5个小时。

看到自己的独生女儿躺在ICU病床上,生死未卜,她妈妈直接就瘫在我们接待室的椅子上,吓坏我了,赶紧让护工出来扶好她。

她爸爸虽然理智一些,但也是伤心欲绝。主要是噩耗来得太突然。数次哽咽,问我能不能清醒过来。

我说按照以往经验,应该是有机会的,但医生不能打包票。我告诉他。

他听后,情绪稍微好一些,问我,大概有几成把握能醒过来。

我说,你女儿溺水事件不长,游泳馆的监控录像看到(刚刚医务科领导告诉我的)从溺水到被救上岸一共是4分钟,大脑缺氧时间可能比这个还短一点,加上她年轻,应该是有机会醒过来的,但是具体几成机会,我还真说不好。

事实上我真的没办法给出确切的成功几率。众所周知,大脑如果完全缺氧4-6分钟就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所以缺氧时间长短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而更关键的是,我们心肺复苏是否足够及时和有效。

从监控画面来看,游泳馆的人员很及时给做了心肺复苏,而且按压了将近10分钟她就恢复了心跳,预后应该不会太差。但我真的没办法给你准确的判断,只能说边治疗边观察。

之所以我会给他比较乐观的答复,一个是因为我们这段时间成功抢救了一个心肺复苏40分钟的病人,后来患者智力、精神方面几乎完全恢复正常。另外一个,他现在需要我这个答复。

那天晚上,他们俩就在接待室熬了一夜。护士几次跟他们说可以去外面住宿的,他说不走了,想离女儿近一点。

第二天,病人依旧没有清醒过来,但呼吸是稳定的了,我们尝试了脱开呼吸机,拔掉气管插管,氧合还站得住。

这是好事。

医务科组织了全院专家会诊,大家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们开始给她做高压氧治疗,目的是增加大脑氧灌注,促醒。

病人父母一直在门外面,寸步不离。

早上上班路过的护士说,看到他们抱头痛哭,好惨。

天啊,求求你,让她醒过来吧。我们不信命运,不信神佛的,但有时候,我又真的希望有神佛存在。

尤其是当我们做了能做的,而没看到想看的结果时。

我看着病人的心电监护,各项指标都趋于稳定。现在就差她能不能清醒了。如果不能清醒过来,其他指标再好,都是白搭。

那天下午我跟她父亲说,稳定一些,但还是没清醒过来,再看看。

他红着眼睛,嗯了一声,说麻烦你们了。请一定竭尽全力,我们就一个女儿。她妈妈则坐在凳子上,一言不发,只是抽泣。

从昨晚到现在,她只是哭,一句话没说。

我安慰她说,阿姨,你女儿是有机会清醒的,再给点时间看看。

我当然不敢确定她一定会醒,但是应该是有机会的,专家会诊的时候多数人也持乐观态度。只不过,醒来后智力、精神会不会有影响,就难说了。

谢谢你,李医生,我们相信你们。他扶着他妻子,再一次表示了感激。

那天回家后,我跟我太太说起这个病例,她也是唏嘘不已。安慰我说尽力而为,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话虽如此,我多怕我们谋得不够多,不够充分。

所以不停翻看着各种专业书籍、文献,基本上能用的治疗,我们都在用了。

真的靠她自己了。

第二天我早早到了医院,一进门值班医生就笑着跟我说,猜猜,溺水的美女醒了没?

醒了?我抑制不住内心激动,问他。看他那欢快的样子,我就知道有好消息。

果然,当我到她床边时,她已经能睁开眼睛了。

能睁眼睛还不够好,还得要遵嘱才行。只有能听懂医生的话,并且做出正确的反应,才是真的好。

叫什么名字啊,我问她。

XXX,她低声回复我,声音虽小,但是回答是准确的。

在哪里知道么?我进一步问她。

她稍微缓了一下,说在医院。

可怜的女孩子,我现在才留意到她凌乱的头发,干燥的口唇,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早上交班说病人清醒了,科室的护士都呼唤起来。大家真舍不得这么年轻的生命,而且是这么飞来横祸!

事实上,我也没有想到会好得这么快,我以为可能还会再拖上几天,毕竟脑水肿有个高峰期,可能会拖上三五天。但昏迷的时间越长,预后就越差,我们也是知道的。

估计这次是真的有神佛保佑吧。

我把这个好消息带给她父母时,她妈妈当场哇一声又哭了起来,哭的撕心裂肺,这吓了我一跳。后来转念一下,不奇怪,她可能这两天一直压抑着,太痛苦,太难受,终于得知女儿回来了,才痛哭出来。

哭完就好了。

经过我们详细的评估,她几乎完全康复了,智力、精神方面没有明显影响,但反应还稍微慢一点,可能以后会更好一些吧。

那些就交给康复科了。

她能康复,是她运气不错,主任说。刚好有人会做标准的心肺复苏,而且第一时间就做了,这是她成功的关键。

祝福她吧。

写在最后:

我认为,中考,高考,都应该考心肺复苏,而不应该仅仅是医务人员考心肺复苏。一次恰当的、及时的心肺复苏,是真的可以挽救一条生命的。

而如果不懂的心肺复苏,可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她死掉。

阅读今日次头条,学习心肺复苏(CP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