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彧:三国时极富争议之人,司马光夸他有底线,杜牧称他是伪君子

 历来现实 2020-07-28

在寻常百姓印象中,历史人物从来都是脸谱化的,忠奸分明。坏人都是头上生虱子,脚底流脓坏透了;好人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无可挑剔的完人。

荀彧:三国时极富争议之人,司马光夸他有底线,杜牧称他是伪君子

但俗话说大奸似忠,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同样一个人对他的评价就会有褒有贬,莫衷一是。

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三国是的政治家荀彧就是其中一位。

荀彧是曹操智囊,他不但为曹操称霸天下搜肠刮,曹操迎天子、平吕布、败袁绍,哪一步都离不开荀彧的妙计;荀彧还为曹操不遗余力网络人才,曹操手下的能臣,如钟繇、荀攸、郭嘉都是来自他的慧眼。

但是当曹阿瞒权倾一时,如日中天,要架空汉献帝加九锡,露出狐狸尾巴的时候,荀彧大义凛然,旗帜鲜明坚决反对,跟曹操划清界限。曹操对荀彧也彻底死心,赐了一个空盒子让他自尽。

荀彧:三国时极富争议之人,司马光夸他有底线,杜牧称他是伪君子

因此荀彧一直被看作是汉室的忠臣,被当做忠臣楷模,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颍上荀文若,人称王佐才。声名齐五岳,功业震三台。孟德无终始,留侯不再来。忠心怀恨死,天下尽悲哀!"这是明嘉靖年间壬午本的《三国演义》对荀彧的评价,可谓是十全十美。(颍上是荀彧的老家,荀文若是荀彧的字。)

可是有的人却不这样看,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毛宗岗,在自己的编订的百回本《三国演义》中,把荀彧看作是不能尽忠的小人。

在小说中他也用一首诗评价荀彧一生:"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

荀彧:三国时极富争议之人,司马光夸他有底线,杜牧称他是伪君子

留候指汉朝开国功臣张良,这首诗意思是说,荀彧虽然有才华,但是品德有瑕疵,他不能为国尽忠,反而助纣为虐背叛汉献帝,怎么能跟张良相比?就是死了也没脸见君王于地下啊。

其实对荀彧全盘否定,也不是毛宗岗的首创,前朝早就人对荀彧持否定坦度,唐朝诗人杜牧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大诗人杜牧在《题荀文若传后》中说,荀彧在关键时期的表现,说明他是个不可不扣的伪君子。

他举例如下:一、荀彧当初就为曹操称霸天下,积极奔走,出谋划策,曾经被曹操当面夸奖说"吾之子房也"。

荀彧:三国时极富争议之人,司马光夸他有底线,杜牧称他是伪君子

子房是谁,张良是也,他是刘邦的谋臣,说荀彧是张良,那曹操就是有称帝野心的刘邦。荀彧满腹经纶,历史肯定不是体育老师教的,这个常识肯定是有的,对曹的心机也是洞若观火的,当时怎么无动于衷,继续跟着曹操干呢?

2、 在曹操与袁绍在官渡,拉开架势要决一雌雄的时候,荀彧又更加露骨地对曹操说:"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

如果说在官渡之战曹操讲那番话,荀彧是被动的;那么这时候荀彧主动表忠心,说要辅佐曹操打天下,那就是直言不讳要帮曹操拆汉献帝的台了。

但是当曹操在荀彧等谋臣的力助下,个人野心已经实现,大局已经,木已成舟,只差了一个形式的时候,荀彧却突然觉悟了。

他开始想自己祖上曾经是汉朝的马仔,深受皇恩,在重要的历史时刻,自己要是不表态反对,那就会留下千古骂名。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既当婊子,又立牌坊,"邀名于汉代"。

荀彧:三国时极富争议之人,司马光夸他有底线,杜牧称他是伪君子

因此杜牧说荀彧此人不厚道,太虚伪,等于是"教盗穴墙发匮而不与同挈,得不为盗乎?":

给盗贼提供作案线索,帮盗贼踩点,策划行动路线,提供作案工具,最后在盗贼向外运赃的时候不合作了,就成为好人了?

所以杜牧说"文若之死,宜然耶。"意思是说荀彧的死是咎由自取,没有什么好惋惜的。

可是北宋朝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却不这么看,他在《资治通鉴》里为荀彧翻案,说荀彧还是有底线的:"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荀彧如果没有担当,没有坚持,不是心向汉献帝,怎么会冒险去对曹操称魏公、加九锡说不呢?

可以说,曹操手下那么多大臣,只有荀彧最了解曹操的为人,知道不顺从曹操的后果,但他还是义无反顾,高风亮节,说他是忠臣是名至实归。

荀彧:三国时极富争议之人,司马光夸他有底线,杜牧称他是伪君子

但是陈寿在写《三国志》可没有把荀彧当做汉朝忠臣,而是把他当做曹操篡汉的同谋。

因此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荀彧与荀攸、贾诩并列为一传,认为这三个人曹魏政权的智囊,言下之意是没有他们汉朝根本就不会覆灭。

不过陈寿说荀彧不是因为主观上有背叛汉朝的动机,而是因为荀彧没有战略眼光,没有早点察觉曹操的真实意图,看错了人。"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对此,南朝的史学家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否定了陈寿的观点,他说:"陈氏此评,盖亦同乎世识":老陈,你这不是实事求是,完全是为了媚俗啊。

裴松之进一步说:"臣松之以为斯言之作,诚未得其远大者也。"——荀彧的眼光毒着呢,他看透过袁绍,看透过董卓,怎么会看走眼曹阿瞒?荀彧在心里一定会说:曹操有野心,有没有?我看是有的。

但是荀彧细数天下军阀,真正有能力掌控全局,稳定汉室江山的,也只有曹老大。

荀彧:三国时极富争议之人,司马光夸他有底线,杜牧称他是伪君子

董卓是不能算,暴徒一个;李傕、郭汜滥杀无辜,跟董卓半斤八两;吕布是倒戈将军不能担重任;袁绍、袁术兄弟光想着自己称帝,比曹操还性急,唯有曹操是个有耐心的狼。

所以荀彧就果断押宝曹操,劝曹操"迎奉天子"到许昌,才让汉室江山延续了二十多年,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总而言之,为了能让汉献帝留住最后的尊严,荀彧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力量,最后在强权面前没有低头,也算是忠臣一枚了。

而曹老板当初起兵的时候,只是想力挽狂澜,挽救濒临灭亡的汉室江山,救民于水火。只是后来自己的威望得到顶峰,实力无限扩大,才顺势而为,产生了取而代之的异心。

世界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一代谋略家荀彧也没有看透自己老板,足见人心能隐藏多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