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大豆

 高山仙人掌 2020-07-29
 现在,滴水岩有很多野大豆在开花,它们的花非常小,花蝶形,淡紫红色,长约5毫米。但其实因为花太小了,叶子太茂盛了,那花显得很不起眼。有一天去的时候,看到种地的农民在拔野大豆,因为这些疯狂的藤把他的南瓜都缠住了,他不得不和这些侵犯他的庄稼的野草作斗争。

我看到了当然是笑一笑,和他聊一些野草的话题。这种随处可见的小野草,来头可不小,根据中国濒危植物网的介绍,野大豆保护等级属于国家三级,渐危种。保护价值在于:野大豆具有许多优良品性,如耐盐碱、抗寒、抗病等,与大豆是近缘种,而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及粮食作物、所以在农业育种上可利用野大豆进一步培育优良的大豆品种。野大豆营养价值高,又是牛、马、羊等各种牲畜喜食的牧草。

可是你要是和这里的农民说这是一个国家保护植物,他们必定会嘲笑你是一个书呆子,一点也不务实,长得这么野,就是个杂草嘛,怎么会是保护植物呢。确实野大豆在我国极为普遍,分布在我国从寒温带到亚热带的广大地区,是一个常见品种,着实颠覆了我对保护植物的理解,在我的印象里,这保护植物,怎么也得和“稀有珍贵”占上边,不能这样随处可见。

一不留意,它们有些已经结果了,那荚果长长的,象镰刀,象极了我们常吃的大豆,当然个子小了太多太多了,是微缩版的大豆,看上去非常萌的样子。

野大豆是我们特有的一种植物,是栽培种大豆的近缘祖先。野大豆古已有之,称为“戎菽”,尔雅记载有“戎菽谓之荏菽”,管子载“山戎出荏菽,布之天下。”《救荒本草》记载:“野大豆,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茎蔓延附草本上,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

有资料介绍野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这让我想到了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常说的一句话:“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也让我想到了做豌豆实验的孟德尔,他通过8年的辛勤劳作,在豌豆身上做实验,对不同代的豌豆的性状和数目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计数和分析,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那么野大豆身上是不是也具有特别的基因,才让它列入珍稀濒危植物呢。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大豆种植业遇到了严重的花叶病,使美国的大豆产量大大降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攻克这种花叶病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杂交育种引入抗病毒的基因。而这种原始抗病毒的基因需要从野大豆身上获得,中国是唯一拥有野大豆的国家,但当时的中国并未对外开放,美国要想得到中国的野大豆比较困难。结果事情发生了一个转机,1974年9月,第一个美国植物学家访问团来华访问,团里有一位育种专家在参观的过程中,偷偷收集了一株野大豆,并带到了美国农业部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库,几年以后,新的抗病毒大豆品种诞生,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

可见基因工程是一件多么重要的技术。农林业种质资源是核心战略资源,是农林业科技原始创新、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一直为西方国家所觑,威尔逊在中国采集大量植物、福琼在中国偷窃茶树和茶树种子,当时就有很多农民专门帮助他们采集植物,当时的政府还给他们颁发采集许可证。而现在,也时常会发生珍贵资源被窃取和流失的事情。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对国家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我曾经遇到过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有一家专门做腌菜的企业,妈妈说他们的菜特别好,叫我去跟他们要一点种子来。可是我去要的时候,他们却说没有现成的种子,要等到从日本进口来种子以后再给我,我就觉得很奇怪。经过一翻聊天才知道,原来这个菜的种子全部都是从日本进口的,自己虽然也留种,但腌制后达不到产品要求,而且也请了国家、省里的农业专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始终无法得到满意的种子,怀疑是这个物种的父本被日本控制了。

而野大豆目前在我国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为长期大量采挖作药用,野生植株急剧减少,有趋于灭绝的危险。但其实野大豆适应能力强,又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繁殖能力,只有当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时,才难以生存。而在开荒、放牧和基本建设中是最容易遭到彻底破坏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真的没有了野大豆,也许我们人类自己也没有生存的地方了。保护野大豆,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野大豆

野大豆

野大豆

野大豆

野大豆

野大豆

野大豆

野大豆

野大豆

野大豆

野大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