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历史子衿 2020-07-29

在中国古代,科举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无数人寒窗苦读十余年,就是为了金榜题名。不过科举考试在古代,可是男人的专利,女性是无权参加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女性对于科举就毫无看法,正好相反,女性对于科举的态度反而更加重视。那么明代生活中的女性,到底都是如何看待科举的呢?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一.当奋祖鞭以看花苑一一科举改写命运


明代小说中,不少女性对科举持肯定态度,对科举制度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怀有通过科举改写自身与家族命运的意愿。

与很多文人士子一样,她们在对待科举上,呈现出一种积极态度,将生活境况的改变与科举联系在一起,在行动上体现出有意识的接近科举、接近儒生。在这种积极的科举观的推动下,她们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体现为两种情况。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一种是女性亲自参与科举,通过女扮男装的方式进学读书、参加科考,如闻蜚娥;另一种是通过身边的举子达成目的,在与举子的互动中,借助科举来实现身份地位的提升,这类女性在小说中占绝大部分。这类敢于改写命运的女性角色的书写,实际上是明代中期以后,个性思潮的生动体现。

在明代新的社会思潮的带动下,一些小说中出现了张扬个性、具有自主意识的女性形象,她们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以科举制度作为改写命运的契机。

明代小说中,有女性亲自参加科举考试的情节,彰显了女性拟通过参与科举考试,改善社会地位的科举观。尽管女性被科举考试排除在外,但小说中女性参与科考的情节,无疑是对人的自主意识的张扬,是对明后期个性思潮的迎合。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在男子将读书登科,视为分内之事的古代社会,这种敢于挑战命运、才智并举、主动将举业大任承担于自身肩膀的女性,是作者书写的重点。

《二刻拍案惊奇》中,《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里的闻蜚娥参与科举考试,便是出于提升家族社会地位的考虑。

出身于武官世家的闻蜚娥从小胸怀大志:“模样虽是婚婷,志气赛过男子”,发奋勤学,只因“见父亲是个武出身,受那外人指目,只说是个武弃人家”,为了家人不被世人看轻,闻蜚娥承担了本属于男性的举业责任,体现出“才”与“志”的并举。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才”的突出是她刻苦读书、参与科举的必要条件,但更为难得的是,她志不逊男。她不因女性身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有着极强的竞争意识,为了提升家族的政治地位与父亲的处境,她选择女扮男装进入学堂接受教育。

经过数载苦读,以“闻俊卿”的身份考取童生,取得参与乡试的资格。闻蜚娥的才华虽为她带来了“科名”,但她深知自己的性别无法长期扮演举子,只好拒绝参加乡试。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闻蜚娥的形象,与徐渭杂剧《女状元辞凰得凤》中的黄春桃类似。虽然两人最终都回归到男权社会中的传统轨道,但比起其他女性来说,她们己然突破家庭范围,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施展了才智,体现了异于普通女性的科举观,展示了作者对于突显女性意识的大胆尝试。

小说中属于市民阶层的女性人物,也许并无出众的举业才华,但却擅于识人、独具慧眼,当她们发觉身边的儒生,具有较高的科举才能与道德修养后,便会努力接近儒生,同时改变自己的命运。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中的刘素香,在上元节与秀才张舜美相遇,见张舜美才华出众,料想他未来在科名仕途上将有所作为,便倾心于他,发出“我因爱子胸中锦绣,非图你囊里金珠”的感叹。

二人在私奔途中走散,舜美误以为素香死于非命,立志终身不娶,勤学苦读,考中解元,赴会试途中与素香重逢,后高中进士,两人偕老终生。这种能够“慧眼识凡尘”的女性,在《刘生觅莲记》中也有体现。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刘生觅莲记》中的名妓文仙,欲寻觅一有文才之士嫁之,发觉刘一春有登科之才,对刘生表达功名必得,亦应奋志勤学之意:“吾亦阅人多矣,多伶多俐,多才多美,无逾于君。当奋祖鞭,以看花苑。”心中认定刘生后,为其守身不再接客,历经曲折后与刘生再续前缘,完成夙愿。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醒世恒言》中,《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里的张淑儿因慧眼识人、搭救举人杨元礼而得到回报。杨元礼与同年落入寺僧圈套,只有杨元礼一人幸免于难,张淑儿见杨元礼谈吐非凡,设下苦肉计将他放走,杨元礼中探花后遵守约定与张淑儿完婚。

张母得知前日逃走举人成为探花时,惊慌失措,张淑儿才对母亲坦白:“其实那晚见他风格超群,必有大贵之日。”。《张溜儿熟布迷魂局陆蕙娘立决到头缘》(《拍案惊奇》)中的陆蕙娘,也有识人之明,见举人朱源有君子风度,助他逃离骗局,自己也成为知县夫人。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此外,明代小说中的焦文姬、马琼琼、金玉奴、蔡瑞虹、曹妙哥等人,都怀有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观念。

在这种科举观的引领下,她们接近科名有望的儒生,帮助儒生读书应举、或拯救儒生于危难,有勇有谋、独具慧眼,试图实现社会阶层的跨越,在士子名题金榜之时,她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实现了依靠科举发迹之梦。

二.崇文重举以才显贵一一科举维系门第


在明代一些描写科举情节的小说中,一些出身于上流社会的女性人物,能够将物质享受暂且搁置,不计较短期的享乐,独爱才子,重视科举。

实际上,小说中这类有着高贵出身的女性,是将科举看作维系门第的桥梁,比起金钱,男性的文化层次对于她们而言更加重要,体现出答缨世族阶层女性特有的科举观。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如果说在明代小说中,社会地位普遍不高的平民女性,接近科举是为了改变命运、改善生活水平,那么,上流社会中的一些女性接近科举,则是出于维系“文化门第”的需要。

封建社会中,上层阶级重视“文化”的现象由来已久。早在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就以家族深厚的文化传统为荣,常以家族的文化素养引以为傲。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魏晋山东士族起家于东汉末年的经学世家,子孙继承父祖学业,历官清显,往往以清显贵”,这里所指的“清”便是家风附着在人身上的体现,由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使人沾染上“显贵”的气质。

可见除了政治因素外,文化因素也是门阀士族,被世人所重的一大因素。

如《云溪友议》中《辞雍氏》就记载了文士备受推崇的例子,雍某为扬州武官,怀有爱才之意,以重金招文士崔涯为婿,没想到却不受女婿待见,崔涯对他毫无尊敬之意,竟在公开场合称他为“雍老”。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崔涯怠慢岳父固然不合礼数,但他对武人的轻视,也反映出唐代“重文”风气的浓厚。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得到长足发展,高宗时期宰相薛元超以“不以进士摧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为平生三大遗憾,没有进士及第成为遗憾之首,可见科举出身己经可以同娶“五姓女”相抗衡,重文思想越发被人们所认同。

比如明代士人杨自惩的妻子张素纶,张氏出身仕宦家族,其父看中杨自惩勤学强干,便将女儿许配给他,许多族人因杨家贫穷极力反对,有人劝张素纶“汝父陷汝于贫家,将终身不任困苦”,但她仍毫无动摇之意,张父感叹:“吾固知吾女志识不凡。”,这说明嫁给杨自惩,不仅出于父亲之命,还是张素纶自身的意愿所致。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这种现象,在《拍案惊奇》的《韩秀才乘乱聘娇妻吴太守怜才主姻簿》中也有体现。富家小姐金朝霞,认为有才的举子完全与自己门当户对。经历波折嫁给穷秀才韩子文后,见他“才貌甚是相当,哪里管他家贫?”,心中欢喜,足以说明金朝霞对“才”的重视。

她认为举子虽贫,但举子的文化背景能够与富室匹配,而且当时韩子文还未及第,他的才华及科举潜力便是女性眼中的“门第”。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醒世恒言》中《苏小妹三难新郎》就非常典型,苏小妹选择秦观为成婚对象的原因,便是看中其才华,之所以选择才子,是出于维系家声门第的需要。

小说中苏小妹出身名门,家父苏询与两位哥哥苏轼、苏辙都是以才显世的名儒,苏轼、苏辙更是同科及第,名倾朝野,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中,苏小妹深受影响,才华横溢。

苏询在择婿时,有意为女儿“妙选天下才子”,许可她亲自鉴赏每个求亲者的窗课,苏小妹依靠自己的文学修为,选出科名前途极佳的才子秦观,让秦观中试后才与之成婚。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小说不仅描写了苏询为女儿择婿时的心态,还突出了苏小妹本人对科举的看法,在秦观欲完婚之际,苏小妹提出了“象简乌纱”的要求,将科举成名作为婚姻的前提。这种科举观的背后,是维系“文化门第”的需要。


科举背后的女性命运:明代女性如何看待科举?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小说中对秦观的家境未作描写,却有意将才子之才大书特书,秦观的文才成为与苏小妹成婚的资本。在以学问为“家业”的苏家,婚姻也体现出明显的文化交流意味,只有与才子联姻才能使苏家的“文名”得以延续,维系家门良好的文化传统,毕竟文化背景是维系门第的重要保障。


可见科举制度在古代女性的心中的重要地位,也渗透到了女性文化之中,可以说是整个明代的特色文化之一,也反映出古代女性在封建压迫之下的无奈与悲凉。


参考资料

【1】徐志平.晚明话本小说石点头研究

【2】陈益源.元明中篇传奇小说研究

【3】叶楚炎.明代科举与明中期至清初通俗小说研究

【4】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

【5】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

【6】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