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 / 李洪杰

 作家美文 2020-07-29

 声明:本作品为作者授权原创首发  

特别提示 作品一经本平台录用,将同时发表在‘网易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微信公众号’四大媒体平台!

这是1977年的秋末。

霜降节气刚过,小村的夜晚有点冷清,弯弯曲曲的胡同里漆黑一片,天上的乌云匆匆的行走着,时而遮住了星星窥探的眼睛。一阵夜风掠过,使人不仅打了几个寒颤,似乎嗅到了冬的气息。几丝微弱的煤油灯光,竭力穿透薄薄的窗纸,点缀着小村寂寥的夜,只有守夜的家犬偶尔狂吠几声。几个黑漆漆的人影,闪身进了老支书王明贵的家里。

原来是今晚在老支书家里,召开大队部成员和各小队生产队长会议,刚才几个人影是参加会议的各小队的生产队长,大家依次坐在桌子周围,商讨着关系到每家每户吃水的问题。老支书的老伴坐在灶前的蒲团上,往灶里添着柴。

“三队队长王辉咋含木来?”老支书边招呼大家坐下,边在每人面前放一个茶缸活茶杯,问道。

“我刚才从他家门前路过,进去问了,他老婆翠花说,今儿下午他就在村南老石匠家,帮着把秋地瓜下到井里,估计一会就到。”二队队长回道。

“那我们先不等了,先开会。今晚叫大家来,主要是议一议打井的事,村里一千多号人,就靠着村南和村北两口井挑水吃,着实不方便,听建国回来说,城里都使用上了手压水井,用它打水不用水桶,用手一压,地下水就会冒出来,干净地很。所以,经大队部商量,打算在四个生产队各打一眼手压水井,不知各位队长你们有什么意见!”老支书把带玻璃罩的煤油灯往桌子中间推了推,开门见山地把开会的议题撂了出来。

“村南村北那两眼井说是叫井,其实就是两个大深水坑,一到夏天,井里青蛙、蛤蟆啥都有,水又咸又脏,这井早就该打了。”二队的队长接过老支书递过来自己炒制的茶叶,往每个杯子里撮着。

“那两口井都在村外,一担水挑到家,肩膀压的生痛,一到冬天,男劳力都出去上水利,家里妇女和孩子去打水也很危险,我看井该打就得打!”一队的队长抽一口自己卷的旱烟,咳嗽了几声,鼻孔里喷出两股呛人的烟雾。

“今年夏天刚下过雨,村东王寡妇家的虎子和二妞去抬水,虎子脚下一滑,不就掉了下去,幸亏二妞喊得急,虎子才被及时拉上来。”老支书的老伴边说着边从灶台前的蒲团上起身,从烧开水的大锅里舀起一舀子,依次倒进杯里。一股淡淡的茶香在茅屋里弥漫开来。

“开会说正经事,你少插嘴!”老支书转过身回了老伴一句。

“我说的不是实事是咋滴!?”老伴正往竹皮暖瓶里装着开水。屋里热气、烟气混在一起,烟雾缭绕。

“要打井的话这几天就抓紧了,不是说过几天又要去挖龙王河嘛!”四队队长端起茶缸抿着茶水说道。

“公社里已下了通知,最多二十几天就要上水利……”老支书正说着,院子里的狗突然叫了起来,三队队长王辉闪身走了进来。

“老石匠家的地瓜都下井了?”老支书转身拎过一个凳子,递给王辉,问道。

“下完了!晒干的地瓜干也撮到了墟棚上。老石匠年龄大了,儿子又在外地,活有点拖拉,和他忙活了一下午,总算干完了!”

老支书又把刚才的议题重复了一遍,“王辉说说你的看法!”

“打井是好事,可钱咋解决?”王辉喝着茶水,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打井的钱由大队出,水管和井头的钱各小队自己想办法。把废弃的旧机器,破铜烂铁啥的卖卖凑凑!”老支书把罩子灯拧亮了一些,低矮的茅屋里豁然亮堂了许多。

“今年夏天痢疾病流行,估计也与水质脏有关系,打井的钱该花!”四队队长伸手接过老支书递过来的金鱼牌香烟,把头凑到罩子灯上方点燃着。

“都同意的话那就这么定了,各小队回去先把钱凑凑,王海!大后天你开着大队的拖拉机,和我去趟城里找找建国,让他帮着联系一下打井队,顺便把水管啥的买回来。”老支书对正在做着会议记录的文书说道。

开完了会,大家喝着茶水,议论着今年的收成。

老支书的老伴借着昏暗的灯光在一旁穿针引线,“嗤嗤”的抽着麻线,纳着鞋底。

“在祠堂里开会太冷清,也没有茶水喝,所以今晚的会在家里开。各个生产队的秋茬地瓜都出完分到户了吗?”老支书喝着茶,问道。

“大体上都收完了,分到了各户,基本也都入了井。我们队西洼还有七八亩,一两天也就出完了!”

“一定要抓紧时间,把农活往前赶!”

……

二 十几天后,四眼手压水井打好了,用手一压,清澈的井水“哗哗”的流进了水桶里。社员们高兴地用双手捧着直接饮用。排号等待挑水的社员,把水桶摆得长长的,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边说笑着议论着东家的猫,西家的狗,担杖伴随着社员们挑水的脚步“吱咯!吱咯!”的奏着乡曲,在村子的小巷里回荡。从此社员们告别了喝又咸又脏的懒水的历史。

1981年初春

村大队的办公室里亮着电灯,大队部的人员和各小队的生产队长,在召开着议事会。

“这几天,公社里的会开的紧,从会议传达的精神看,农村的政策可能要有变化。改变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精力转移到发展生产上来。要重新分地,包产到户,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同时要把村庄重新规划,翻盖旧房屋,逐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针对我村实际情况,经大队成员研究,打算先从与各家各户密切相关的吃水问题入手,改善社员们的生活条件,计划在村中心建一座水楼子(水塔),让社员们不用出门,就能让水直接流进锅里,大家有什么意见都说说!”老支书王明贵虽然年龄大了些,但在今天的会议上意气风发。背着从公社会议上学来的“台词”,意犹未尽。

会议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建水楼子!?这在我们公社可是头一遭,公社大院里也没个水楼子,这事能鼓捣成?”

“水楼子是个啥玩意?难不成像电影里鬼子建的炮楼子?那家伙那么高可不好造啊!”

“我咋到城里看到人家一拧开关就淌水来,原来水是从那大家伙上流到家里来的,我还以为是从地底下自己冒出来的呢!哈哈哈!”……。

众人纷纷议论着。老支书听到大家有些疑虑,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前几天我到城里办事,顺道到县自来水公司探了一下,说像我们村完全可以自己建水楼子,原来在建桥连的石匠、瓦匠都能排得上用场!只要大家脑子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了的事。前几年我们村自己搞发电照明,当时大家也有些担心,这不我们也搞成了,大家晚上做针线活,孩子念书都方便了,再也不用被煤油灯呛的鼻孔发黑了,啊~!……。”

“嗯嗯!支书说的有道理,那太好了!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吃上自来水了!”

“那以后再也不用挑水吃了,在家里一拧开关水就流进了水缸里,洗衣做饭都方便了”

“大家举手表决,同意的请举手!”老支书脸上透着光,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望了望大家无一例外的举起了手,兴奋的大声宣布:“全票通过!”

“那我就具体说一下人员安排情况,明天就开始选址定位置,位置定好后,每个生产队轮流派工,生产队给记工分,都是劳力的最高工分,大工每天十分,小工每天八分,后天每个生产队各安排一辆马车,开始到到北山拉石头,钱由大队部出,这几年村里的养蚕场效益好,收入的钱盖个水楼子足够……。我年龄大了,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争取在离任前把这件事情办好,也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老支书今天有点慷慨激昂,办公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

打机井,挖地槽,垒石头,砌砖,铺管道……

两个月后,一座高高的水塔矗立在了村子中央。开始放水的那一天,两串长长的大红鞭炮在水塔前“啪啪”地炸响着,社员们自发的扭起了大秧歌,四里八乡来看稀奇的人也不少,仰望着高高的水塔啧啧称奇。

“这家伙比电影里的炮楼子可高多了,不好造啊!”

“河头村真是出本事人!这么高的家伙自己就能鼓捣成!”

“以后闺女找婆家就往这村里找,起码不用拎着担杖挑水了!”

老支书脸上春风荡漾,抬手亲自合上电闸,清澈的地下水顺着管道,流进了社员家的水缸里,河头村从此告别了挑水吃的历史。

以后经过县里来取水样化验,说本地的地下水氟含量超标,不适合继续饮用。现在的河头村,由镇水利站统一从外地供水。村里的水塔也早已废弃不用了,但村民舍不得把它拆掉,历经近四十年的风雨沧桑,仍然屹立在村子中央,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河头人,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激励着后人为建设更加美丽、和谐的新农村而在不懈奋斗着!

作者:李洪杰

投稿作者请进(公告)

第一期《最受读者喜爱作者名录》

第二期《最受读者喜爱作者名录》

第三期《最受读者喜爱作者名录》

第四期《最受读者喜爱作者名录》


注:此文为作者投稿作品,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主编处理,微信:li923887813

投稿作品奖励规则:(1)投稿作品有20位读者留言或阅读量500以上的,将再发表于搜狐新闻(或者今日头条)。阅读量800以上,将再发表于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含微信平台一共6大媒体平台推广您的作品。多个不同类别的平台发表作品会让作品在网上可以容易搜到,慢慢积累知名度。(2)作品有二十五位读者留言或者阅读量八百以上还将获得作家美文·年度人气作者称号,再次在平台发表时将注明该荣誉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