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乡愁 / 周俞林

 作家美文 2020-07-29

 声明:本作品为作者授权原创首发  

特别提示 作品一经本平台录用,将同时发表在‘网易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微信公众号’四大媒体平台!


舌尖上的乡愁(散文二章)

周俞林

含羞带红来人间

物换星移,我们这些生活在新中国、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人,已经不再是贪吃樱桃的年纪了,然而,舌尖上那些难以忘怀的乡愁,似乎并未随岁月老去。记忆中,酸中掺甜,一大拨小屁孩贪嘴偷吃樱桃,就是我小时候最快乐的事。一树樱桃带玉红,又逢樱桃红,樱桃是这个季节最亮丽的底色。樱桃 与枇杷、杨梅并称初夏三姐妹,樱桃属于蔷薇科樱属,樱桃、毛樱桃、欧洲甜樱桃等都属于蔷薇科樱属,欧洲甜樱桃果子较大 ,前两种较小。樱桃分为三大类,为欧洲甜樱桃、中国樱桃和欧洲酸樱桃。欧洲酸樱桃主要用于深加工,鲜食的很少。中国樱桃个头小,皮薄。而我们经常见到的樱桃为欧洲甜樱桃,个大、皮厚、外观好;而樱桃的英文音译为车厘子,也通常指的是欧洲甜樱桃。在水果家族中,一般铁的含量较低,樱桃却一枝独秀,其矿物质铁含量最高。每百克樱桃中含铁量多达59毫克,居于水果首位,维生素A含量比葡萄、苹果、橘子多达4倍以上。此外,樱桃中还含有维生素B、C及钙、磷等矿物元素。樱桃虽好,但不宜多食,否则对人的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中医书籍《本草衍义补遗》载文说:“樱桃属火,性大热而发湿。旧有热病及喘嗽者,得之立病,且有死者也”。由此可见,食用樱桃一定要讲科学,食用得法。

樱桃,先百果而熟,含羞带红来人间。写樱桃的诗词,精彩的太多太多,尤以唐宋两朝为最。白居易、苏东坡、王安石等都有佳作留世。“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干。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传。”,“一树笼松玉刻成,游蜂多思正经营。攀枝弄雪时回顾,还绕樱桃树下行。”文人墨客爱樱桃,爱美食,比如苏东坡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东坡肉、东坡鱼,在北宋中期广闻人知,堪称一绝。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句子,料定与他的樊素、小蛮两个如花似玉的美眷有关。诗人岑参的“朱唇一点桃花殷”,这一点也就是樱桃,也就是樱桃小口的由来。诗人杜甫有诗道:“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园讶许同。” 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再到“华林满芳景,洛阳遍地春。”,“一般春色有枯荣,十树樱桃九树生。拾得青梅如弹子,护花铃下打流莺。”流光容易把人抛,一般春色,十树樱桃,都是抖不开的乡愁。“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巧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句,诗意盈盈切切,美不胜收,从中不难获知,唐太宗把樱桃的唯美之趣推向高峰,更把品尝樱桃寄予了一种别样的情怀。“人应该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这是现代作家艾芜的名言,更是我的座右铭。站在新时代潮头,回望时代变迁,经历了高度商业化之后的返朴归真,上树摘樱桃便是我们舌尖上难以忘怀的乡愁了。“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 ”,古往今来,天上人间,一味樱桃,其滋味让无数人赞美和回味。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各地连片培育的樱桃种植园,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游客既欣赏了乡村美景,呼吸了新鲜空气,又可以在樱桃园里体验采摘樱桃的乐趣,吃够了摘些带回家,对于城里人来说又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和美好的记忆。

大山的孩子爱枇杷

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大多对乡村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夏天是吃野果子的好时候,尤其是山野的一些小东西,味道才是最棒的。比如我们常见常吃的野果枇杷,总会比城里的味道更加的香甜。一颗小小的枇杷带我穿越回从前,童年的乡村,树上的蝉声,水中的蛙鸣,萤火虫的光亮,总觉得都是我记忆里的最美时刻。大山的孩子爱枇杷,去山上采摘枇杷,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即是我小时候最快乐的事。

在湘西南许多地方,5月底到6月初,正是采枇杷的好时节,鲜食黄橙橙的枇杷,酸酸甜甜的,非常开胃,由于枇杷上市的时间较短,一般30天都不到,所以相对其它水果来说比较新鲜,特别是自己去采摘的那种。周末和朋友一起去高望界采枇杷,听说今年还是枇杷的大年,收成也比去年好点,不过相对来说也不是特别多。枇杷属于蔷薇科枇杷属,这个属有二十多种,一半以上在中国。除了栽培的枇杷和两个野生近缘品种分布于温带地区,其他都分布于热带地区。全世界的栽培枇杷有800多个品种,中国有200多个品种。按照“果肉”的颜色和质地不同,这些品种大致分为白沙和红沙两个品系。白沙品种果皮浅黄,果肉黄白,脆嫩多汁,适于鲜食,可惜不耐贮藏和长途运输,只能在产地附近吃到;红沙品种果肉大多较紧实,果汁适中,风味浓郁或偏酸,鲜食或加工均可。枇杷秋花冬开,春实夏熟,食之消痰化气,调肺止咳,还能健胃。籽粒可加工成淀粉,提炼酒精。叶和花都是良药,特别是叶内的苦杏仁甙,对癌症有疗效。

写枇杷的诗,精彩的似乎不多。但诗词中“咏枇杷”的句子也不少。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欹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苏东坡所说的卢橘就是枇杷,诗句充满了飘逸的禅意,更是潇洒脱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出自古诗《寄蜀中薛涛校书》,作者为古代诗人王建。原来,王建出仕蜀地时,和才女薛涛有过一场短暂的爱情,彼时薛涛的居所就种满了枇杷树。由于王建对仕途的追求,这段感情终究无果,薛涛也搬离了种满枇杷树的院子。“琶琶不是这枇杷,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有好几个版本,大意都是某个读书人收到一盒枇杷,礼单上却写作“琵琶”,遂作打油诗以嘲讽。然而这作诗的人,恐怕读书也读得不深,不知道琵琶和枇杷原本竟是同一件事物。琵琶和枇杷字形迥异,用于书面时不易混淆,但相同的读音偶尔还是会造成误会。琵琶本是游牧民族的乐器,秦时传入中土。胡人于马上鼓之,手势外推为批,内收为把,故名“批把”,又以琴身木质,从木而作“枇杷”。同一时期,人们把一种形状类似上述乐器的水果也称作“枇杷”。到了汉朝末年,专门用于乐器的名词“枇杷”。最终确定下来,而“枇杷”则成了水果的名字。“五月枇杷实,青青味尚酸。”,“杨柳迎霜败,枇杷隔岁花。”,“归及枇杷熟,忆我青林底”。枇杷如山野村姑,然其娇嫩自恋赛公主,若天使。她颜值不高,却博人喜爱;她皮儿薄,最逗人疼怜。牵一缕故乡的风,梦一片故乡的云,枇杷便是每个游子心底一丝最真的情感回味了。

周俞林,男,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首市作家协会理事,现供职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广播电视台总编室。 

☞点击此处随读本平台主编作品

   .《作家美文》开设作者专栏的说明  .  

投稿作者请进(公告)

注:此文为作者投稿作品,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主编处理,微信:li923887813

《作家美文》2019年作家诗人名录

《作家美文》4月份‘最佳人气榜王’前十名作家诗人  

作品阅读量500以上入选

第1名:刘广忠   第2名:映日荷花  第3名:李延林   第4名:张海霞  第5名:刘山 

 第6名:杨辉  第7名:墨小颜  第8名:许欢祺  第9名:张兴  第10名:何荣 

《作家美文》4月份最佳人气作家诗人  

作品阅读量500以上入选,排名不分先后李翠萍   罗剑文   陈晓林   刘界山   陈永胜   郝建花   张海霞   张兴   杨英   杨晓燕    何生杰   杨辉   刘广忠   李延林   陈晓林   刘山   方绪南   何荣   陈晓林   映日荷花   许欢祺   方言   何玉澜   高剑维   雷志远   张娟   墨小颜   何生杰

《作家美文》4月份推荐作家诗人 (作品阅读量200以上入选,不分先后)陈向阳   诗意  何玉澜   朱素青   闻连成    扬帆起航   李新保   谭伟辉   龙飞凤舞组诗   野秀淡文   杨晓燕   王雯熙   昆仑lsm   肖建国   陈晓林   影子火鸟   付宇琦   舒静   关志高   白素平   严金山   关志高   宁志辉   山里人    范永增   贾洪成   上善若水   付敏   杨勇   方言   龙飞凤舞组诗   陈少鹏   邓曜睿   关志高   易迎华   龙飞凤舞组诗   秋翁   罗碧峰   高剑维   同尧   姜成   瑛璞   柳青   林颖希   乔金铭   牧羊人   尹振华   陈永胜   杨英   暖阳   卢盛莽   杨英   张淑兰   尹振华   尹振华   李季秋    牧羊人   诗心禅语    黄福海   杨爱国   庞晖   笑对人生    紫衣   杨英   汪彬   曹文乾   罗武第   格局   山里人   明月清风   映日荷花   李星洲

回顾:

《作家美文》3月份人气作家诗人公告

以上阅读量数据截止日期是每月份公历25号左右,以后每月份都会公布人气榜。

投稿作品奖励规则:(1)投稿作品有20位读者留言或阅读量500以上的,将再发表于搜狐新闻(或者今日头条)。阅读量800以上,将再发表于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含微信平台一共6大媒体平台推广您的作品。多个不同类别的平台发表作品会让作品在网上可以容易搜到,慢慢积累知名度。(2)作品有二十五位读者留言或者阅读量八百以上还将获得作家美文·人气作者称号,再次在平台发表时将注明该荣誉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