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作品为作者授权原创首发
特别提示: 作品一经本平台录用,将可能再发表在‘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新闻、微信公众号’四大媒体平台! 
没人动筷的酒桌 周洪林
夜半三更,当奋进接到母亲电话的时侯,赶忙收拾了行囊,叫醒了媳妇,并给大哥二哥奋发和奋强打了电话,母亲说父亲身体好好的,突然没气了奋进是老三,也是弟兄三个最不景气的一个,大哥奋强在市里市委办任副主任,二哥奋发在省委上班,只有他努力拼搏读到了初五(复读二年)考上了农校并在大哥二哥的关心下奋发图强在县里的一个大局混了个科室主任。奋进老家是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陈恳长得高大魁梧,身体强壮,是农村标准的男子汉。奋进三弟兄也是特别的聪明,个个都是读书的料,考大学的大学,读中专的读中专,分别在不同的城市谋到了铁饭碗,并且娶上了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城市女人做了老婆。奋进和老婆赶到家的时侯父亲正安静的躺在正房的中央,母亲泣不成声的在边上流着泪,左邻左居很多人在忙前忙后的在帮忙,一副棺木摆在父亲的旁边。看着躺着的父亲和伤心欲绝的母亲,奋进泪流满面,父亲和母含辛茹苦把他三弟兄供养大,农村人没什么收入他三弟兄读书的学费生活费都是父亲赶着骡子到山里砍柴,回到家用家里那张被村里人戏谑叫臭油飞机(又脏又烂噪音又大的拖拉机)拉到县城去卖,然后母亲喂猪养鸡养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最终把他三弟兄都送出了贫困偏僻的山村。随后大哥二哥也赶到了家里,当地农村人的习俗是人死了要亲人都到场了看了死人才能入棺,如果是男老人要家道的至亲到场,如果是女老人要娘家的至亲到场,一种说法是能让最亲的人在入棺前和死人见上最后一面,另一种说法是要检验一下死人是否是正常死亡。大哥二哥到家后,奋进和大哥二哥在邻里的帮忙下,帮父亲洗了身子,这样能够让父亲在进入天堂也是干干净净,一身清白,然后入了棺木。自从奋进三弟兄参加工作后,回家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刚参加工作时还经常抽空回家陪陪父母,帮父母做做农活,后来弟兄三个都娶了媳妇除了过年过节回家一趟,其余的时间没什么特殊事几乎很少回家。弟兄三个也想把父母接到城里尽尽孝心,让二老享享清福,可到城里住不上两天就说不习惯,不容商量的往老家赶,三弟兄也是无可奈何农村人死人有忌论,要么就是把至亲所有人的生辰八字全部聚集齐全,拿去找先生(对农村看日子看宅向看坟地人的统称)订出殡的日子,要么就是人死不过三天,三天内无忌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出殡,奋进三弟兄经过商量决定在父亲死去的第三天出殡送父亲上山安葬。奋进在大哥二哥的安排下从县城找来了厨师,用小卡车拉了一车食品,用大哥二哥的话说:“左邻左舍的,农村人生活不易,要好好招待一下乡邻,请他们把父亲圆圆满满的送上坟山”。那时农村人摆筵席能把鸡鸭魚肉都摆上桌的几乎是寥寥无几,特别是老人去世了,盖房子大家都不会在乎吃什么,因为人死是意外,人的主观意识不能改变其结局,盖房子是弟兄分家居无定所不得已而为之,故这两种筵席即使你煮点萝卜菜,或是烧点南瓜汤待客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不会在背后说三道四,打击主人。到出殡的那天,奋进家门口一直到小村的路边摆满了小车,棺木面前省里市里县里单位同事送的花圈遍地都是,宗祠里摆满了桌子,桌子上经城里请来的大厨做好了色香味俱全的各种菜肴,每张桌子上毫无例外的还摆上了八包高档香烟。随着出殡时辰的临近,总理(农村红白喜事主人家请来主事的负责人)宣布陈恳老人的丧葬仪式正式开始,经过完了奏哀乐献花圈所有程序后,请本村所有安排送老人上的抬棺人员,拿花圈人员,拿纸人纸马人员全部入席就餐。本地的习俗是不管来送丧的是大老板有钱人,还是县官老爷,只有等帮忙上坟山的全部酒足饭饱,把死了的老人送上山才能就席入座,上宴席就餐。那天奇怪的是不管总理怎么放大声音请上坟山的乡邻上席就餐,餐桌上就是没人入座。死人起棺时间是相当讲究的,如果提前起棺或推迟起棺对死者及生者唯心上都不好,没人入席一下子急坏了三弟兄,由总理带着三弟兄又是作揖又是下跪可就是没人入席。出殡时间越来越近,就在三弟兄慌乱不堪,手足无措的时侯,出现了惊人的一幕,全村老少全部拥进了奋进的家,捆棺木的捆棺木,拿花圈的拿花圈,拿纸人纸马的拿纸人纸马,整个出殡按本地的礼仪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随后陈恳老人被左邻右舍圆满下葬打碑立墓。葬礼结束后,左邻右舍也没人回来吃饭,一个老人说:“陈恳在寨子里平时张家李家有事他总是第一个到,他三个儿子不管在外面怎么混,平时回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过年过节回家就像来做客,很少在家住,临走还留下一片狼藉让老人收拾几天,全村人不吃他三弟兄的大鱼大肉好烟好酒,大家只有一个愿望,陈恳待人不错,无论如何要把他送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