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郭仙蓉的散文《水乡行》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郭仙蓉,笔名蓉子,闲时爱读书,独坐季节的转角处,笑看似水流年。在微凉的清晨落入相思的素笺,从此,画地为牢。道一声,若你懂得,便是生命。

水乡行 

绍兴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一座风光旖旖的江南水乡城市。初夏时节,我终于踏上了这片仰慕已久的土地。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城么?我的心欣喜又激动。一栋栋依河蜿蜒的庭院楼屋,面街背河而立;一只只轻摇慢划的乌篷小船,在水巷间来回穿梭;弯弯河柳轻拂河面,水上一片绿,水里一片绿。每一片绿荫下,系着几只梭子似的小木船,木船上放着几只划浆,衬出一片恬静。  

“这大姐坐船么?”划船的船老倌,头戴一顶乌毡帽,热情地招呼我。  

我早就想坐坐鲁迅先生故乡的乌篷船了,便高兴地一脚蹦到船头。船老倌是一位慈眉善眼的老人,操动浆楫稳实却又似漫不经心。他滔滔不绝地介绍山阴道、香炉峰、镜湖月等风景圣地。乌篷船穿行在城中的小桥流水古道深巷间。绍兴果真是“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水乡城。我坐在船前梢,手臂伸到般舷外,拨着水,心里一片绿意盎然。船每摇过一个桥洞,我喜欢得几乎孩子般跳起来。清风徐徐而来,带着满城的酒香。这香气,把我诱到咸亨酒店。虽然我几乎是沾酒色变,但有幸成为绍兴骄客,我一定要去看看这“店小名气大,老酒醉人多”,当年孔乙已常来赊酒的老店的。  

跨进店门,一股强烈的酒香绕鼻而来,直透人的肺腑,店内喝酒的人很多,有喝黄酒的、有喝老酒的,和着一碟臭豆腐,细细品着,慢慢嚼着。几位外地客人几碗酒下肚后,便穿起长衫戴起毡帽拍照留影。有的穿戴起阿Q的衣衫,斜着照像。几个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朋友,对着店伙计高高兴兴地比划着,赞叹绍兴黄酒。的确,绍兴不仅是江南水乡名城,且还有酒乡之称。  

步出咸亨酒店,漫步在平坦而宽阔的大街上,两旁墨绿色的梧桐枝叶罩一方绿荫,凉爽而悦目。高楼大厦流泻出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彩带。南风款款,带着温润香甜的气息。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深处,格外有种悠长缠绵的意味,勾起游人一怀幽静。我深深感到今日之鲁镇再也不是祥林嫂生前的鲁镇了,再不是双腿奔波、汗流如注,为挣两个铜板的车夫的鲁镇了。今日鲁镇人再也不用肩着板凳、提着草垫去看社戏了,如今九斤老太的后辈们也架起了“雅马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鲁迅生先铜像前,瞻仰他依然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风采。  

向晚时分,我冒着蒙蒙细雨回到临水的招待所时,绍兴的美仍在心间沁润。推开临水的窗,斜风细雨中呈现一泓宁静,乌篷船曲曲折折摇出视线,水天尽处隐隐约约一带青山。透过雨帘,可见临水巷的后门墙头,爬满的丝瓜藤,更显绿意。这时,招待所的姑娘来问我晚餐是否要点酒,她说,绍兴人不论男女没有不会喝酒的。真的,来到江南酒乡,我也应破例一回,便说要二两。  

一会儿酒端来了,是绍兴老酒。我轻轻抿了一口,果然熨贴,浓醇,满口清香。在怀想与依恋中,我忽然忆起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来。我感到绍兴这座文化古城,已从古朴深邃中走出,从无数沉重的记忆中走出来了,她将激励着绍兴鲁镇的人民,去创造更加辉煌的篇章!  

那一晚,在那临水的旅社,我也做了一个好的梦。

[黄石文坛]郭仙蓉的散文《百合花开香幽幽》

[黄石文坛]郭仙蓉的散文《梦断芦花白》

[黄石文坛]郭仙蓉的散文《高原飘来信天游》

[黄石文坛]郭仙蓉的散文《船家婚礼》

[黄石文坛]郭仙蓉的散文《一阵秋雨一阵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