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邹晓群:果城里的蒿子粑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邹晓群,湖北大冶市刘仁八镇,务农,已近半百,在捏锄之余捉笔而书写。偶有诗歌散文见诸于本地纸媒或网刊。

果城里的蒿子粑 

每到农历的二三月起,田畈山边那些刚冒出的野草野菜,被春风一吹,春雨一淋,都绿意盎然地竞相生长着,生怕错过了光阴。那青蒿更不用说了,嫩嫩绿绿的叶子一个劲往上长。  

春季三月正是做蒿子粑的最佳时机(夏天也可以做),蒿子嫩且香。我也喜欢在这个时季,挎个蓝子去野外走走看看,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的气息。三月是春光明媚的春,特别是雨后,那些新绿都格外的闪亮,那些个小麻雀也飞来飞去,啄食那些嫩绿的青菜或野草。  

采摘蒿子是个不费力的事,这里到处都有,有时房前屋后都有。那些田埂地边,山间小径,菜园更不用说了。只要去摘,必定满蓝而归。  

摘回了就细细挑选,除去老叶杂草(以前是放石臼里舂细,不过现在的石臼都已弃置不用了。也可以放搅拌机里搅,但要剁碎放入),用刀跺细反复揉搓,把那些苦的绿汁挤出来,然后放水里漂个一二天,每天换一次水。这样就把苦味漂干净了,才回甘有淡甜的味。  

这蒿子准备好了,就该准备做粑的米粉了。首先要把米配比好,我一般是十斤大米加两斤糯米,这样蒿子粑不至于太硬也不至于太软,我觉得这个比例正好。也有的主妇,喜欢糍一点就多加些。配好的米洗好,浸三四小时捞起在竹箕,盖布焖一夜,打成生粉待用。  

先烧水,水开,把生粉少少加入水中,边加边用筷子搅动成芡糊,候熟盛入生粉中,把挤干水的青蒿团掰碎,也放入生粉中一起反复揉匀成团即可。我比较推崇吃不加糖的,这样比较香些。有喜欢甜味的,就加点白糖再加芡揉成团。再做成一个个直径约十公分厚一公分的大圆粑,上笼大火蒸,约二十五分钟熟。  

当蒸汽起时,那蒿子的清香和着米香的混合味儿,到处游荡,刺激人的味蕾和嗅觉,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品尝。但是千万要忍住,没熟揭开了,就要多费点时间再蒸的。这里有句古谚语说的好:敞气三把火。就是要多多烧几把火才能熟的意思。我母亲教我的诀窍总是说“一趟火”(一次)蒸熟是最好的。蒸熟了粑,颜色变成深绿,还可以看到一丝一丝的细碎青蒿,表面有些透明,像一块微透明的黛玉。禁不住拿一个在手里,滚烫得左手换右手,那团白汽随之忽左忽右。咬一口,软绵耐嚼,香糯甘甜,谁人不喜,哪个不爱?再烫也不忍放手。  

有个邻居的朋友,来我家趁热尝过就赞不绝口。想来是那滋味太过难忘,回广后打电话来讨教,细细教过他之后几天,谁料他打电话来诉苦:这粑怎么苦死,我以为是苦水没漂清,吃了几个竟然上火啦。我经常上淘宝网购物时,也时有网民错把艾蒿当蒿子投诉网店的(评论区)。笑过之余,我觉得关于这蒿是有必要再说一下。  

叫蒿的植物有好几种,最易混淆的是蒿、青蒿、艾蒿,黎蒿。这几种也统称蒿。做粑的蒿子,是多年生草本,所以是一丛丛生长的。羽状深裂形的叶面青绿光滑,背面有层薄薄白色绒毛。茎杆长到秋天有两尺左在,红中透绿,光滑无毛,清暑气,为凉性食物,胃寒者食之会伤胃。故而一直流传下来是要配上温补的糯米,这样才不寒不热,相得益彰而又成美味。对于这点,真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很久以前就提倡药食同源了。  

而青蒿让人混淆之处,是因为它的名称。它的茎杆可长到一米高,是一年生的草本,相对于蒿类植物,它是最高大的。茎叶光滑,叶片正反面均为绿色,无白色绒毛,是很细碎的羽状多片叶合成一片叶,清香味却苦涩。青蒿素的提取就是来源于它,用以治疗疟疾的,还有别的药用价值,不常用也算药物。我小时经常打猪草,都是采来喂猪的,我爹奶教我说只能猪吃,我们这里的人都把它当猪草。我到至今从没听过也没见过,谁把它作为人食用的例子。  

我查过黎蒿,它是鄱阳湖的特产,是多年生草本。叶尖长如柳,淡绿,背面白毛稀蔬,应该是叫柳蒿最合适,这也是区别于其它青蒿的特征。现在,它作为一种常用菜,经常在超市有售买的。就连我这里小小乡镇的超市也有。不过,大家都是剐掉叶子吃茎,不知道叶也可以吃。它具有蒿子的特征,也可以做粑吃,但没蒿子做的香。  

最后要说的就是艾蒿了。艾蒿,叶形与做粑的蒿子基本相同,但背面绒毛比蒿子白且厚,特苦。其性温去寒与蒿子的性寒去热,是恰恰相反的。若误食用,真的是苦不堪言,还会上火。是一味常用中药,最能体现它功能的是,肠胃受寒急痛者,煎水热服可即时缓解。也是中医常用的火炙之物。  

端午置放家中的艾蒿,就是它。五月的天气,刚热起来,人们好冷饮,又加上雨水多,难免胃寒,筋骨受湿气之侵。五月,也是百虫盛期,让人避之不及,饱受虫侵虫咬。把它悬于门楣窗格中,可以起到避秽驱虫的作用,也借此净化五月湿热浑浊之室内空气。故而,祖先们视它为避邪之物,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几种蒿,除了高寒和沙漠之地,我国普遍地方都有。有些地方不做这种粑,故不辩其形,常把艾蒿当蒿子做粑。可想而知,舌尖尝到的是什么味道了。那真是除了苦,还是苦。  

不过,果城里的蒿子粑,吃在嘴里是香香甜甜的,或许让人想起了家,或许让人想起了妈。


[黄石文坛]邹晓群:果城里的高粱粑

[黄石文坛]邹晓群:果城里的印子粑

[黄石诗坛]邹晓群的诗《坐等雪来》(5首)

[黄石诗坛]邹晓群的诗《捕风捉影》(10首)

[黄石诗坛]邹晓群的诗《冬至》(3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