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20)《元稹:元才子》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李全修,出生于1940年,武汉市汉南区人。1960年于黄石师专毕业后分配至刚创办的黄石市教师进修学院(黄石教育学院前身)担任中文教师。1962年进修学院下马,进入大冶师范学校,先后任教员、教研组长、副校长,直至退休。被评为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获曾宪梓奖;曾参与若干项省级中师教育研究课题,发表若干论文并获奖,主编《语文教学艺术》一书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91-1993年度著作二等奖;曾被《师范教育研究》作为首位封面人物。

谈古代诗人外号  

20、元稹:元才子

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排行九。工于诗,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发动者、实践者,世人并称“元白”。薛雪《一瓢诗话》云:“元、白诗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风人之能事也。至于属对精警,使事严切,章法变化,条理井然,杜浣花(杜甫)之后,不可多得。”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云:“中唐诗以韩(愈)、孟(郊)、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谓:“(元稹)在翰林时,穆宗前后索诗数百篇,命左右讽咏,宫中呼为‘元才子’。”《旧唐书》一六六《元稹传》载:“穆宗皇帝在东宫,有妃嫔左右尝诵稹歌诗以为乐曲者,知稹所为,宫中号为元才子。荆南监军崔潭浚甚礼接稹,不以掾(yuàn,属员)吏遇之,常征其诗什讽诵之。长庆初,潭浚归朝,出稹《连昌宫词》等百余篇奏御,穆宗大悦,问稹安在,对曰:‘今为南宫散郎。’即日转祠部郎中,寻知制诰。”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元微之《连昌宫词》,流传宫禁,呼为元才子,与《长恨歌》齐名。”由上可此,元稹“元才子“的美称,是因为以《连昌宫词》为代表的歌诗传入宫中而获得的。

《连昌宫词》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的写作受到白居易很深的影响。陈寅恪说: 

元微之《连昌宫词》实深受白乐天、陈鸿《长恨歌》及《传》之影响,合并融化唐代小说之史才、诗笔、议论为一体而成。其篇首一句及篇末结语二句,乃是开宗明义及综括全诗之议论。又与白香山《新乐府序》(《白氏长庆集》三)所谓“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者,有密切关系。乐天所谓“每被老元偷格律”殆指此类欤?至于读此诗必与乐天《长恨歌》详悉比较,又不俟论也。总而言之《连昌宫词》者,微之取乐天《长恨歌》之题材依香山新乐府之体制改进创造而成之新作品也。(《元白诗笺证稿》) 

连昌宫为唐代行宫之一,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建于河南府寿安县(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位于长安与洛阳之间。据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考证,此诗并非作者“经过行宫感时抚事之作”,而是“闭门伏案依题悬想之作”,所写与连昌宫有关情节并非史实,只是借题发挥,借以表现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兴衰。

全诗共90句630字。开头四句描写连昌宫春景,一方面“首句标其目”,点出“连昌宫”,一方面引起下文所写与之相关联的故事: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下面的内容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大部分是虚拟的“宫边老人”对诗人的诉说,共60句。

老人的诉说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共28句: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李谟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这一层写寒食节之夜连昌宫彻夜狂欢以及天明回驾盛况。先写虽然寒食禁烟,宫中却灯火辉煌,“炫转荧煌照天地”,唐玄宗(“上皇”)与杨贵妃(“太真”)在望仙楼上凭栏而立,观看月下弦索表演情景。著名琵琶乐师贺怀智(“贺老”)、著名歌妓念奴、擅长吹笛的邠王李承宁(“二十五郎”)、擅场吹笛曾私下翻录玄宗御制乐谱的李謩,都前来临场表演,可谓一时只盛。接写天明回驾,万民歌舞路途,百官队仗回避岐王薛王,以及杨氏诸姨(杨贵妃姐妹)骄纵之状。这一段借连昌宫极力渲染安史之乱前的盛况。

老人诉说的第二段共32句: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蛇出燕巢盘斗,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这一层先用四句写安史之乱起,东都沦陷,叛军路过连昌宫,百姓被迫“供顿”、无声堕泪的情状。接下来用28句的大篇幅铺陈渲染安史之乱虽然平定,而连昌宫却遭到彻底破坏所呈现的种种毁败的惨状。

后面的28句是第二大部分,写诗人同老人的问答: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先用两句提出诗人的疑问:“太平谁致乱者谁?”即治乱之由。下面就接写老人的回答:先前之所以太平,是因为有姚、宋这样的贤相,皇帝也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吏治清明,因而造就了“开元盛世”;开元末年,因为杨氏外戚荒淫、紊乱朝政,奸相杨国忠、李林甫弄权,结果造成安史之乱,以致使战乱延续了五十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至唐顺宗永贞元年);“今皇”唐宪宗“神圣”、丞相裴度贤明,所以接连评定吴蜀、淮西之乱,由乱而治,天下安宁。老翁最后两句表达了他的愿望,希望当今皇帝临幸连昌宫。全诗的最后一句“努力庙谟休用兵”是“卒章显其志”,点明“休兵”的主题,也就是作者的主张。

此诗不仅内容上具有鉴戒规讽的作用,在艺术构思上也很有特点,一是高度集中,把唐代几十年间的治乱盛衰浓缩在连昌宫的变化上,集中在诗人与老翁的一段对话上;二是想象丰富,善于铺排、渲染;三是陈寅恪所说的能“合并融合唐代小说之史才、诗笔、议论为一体”。

此诗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样得到广泛传诵。历代诗论家都推许此诗有鉴戒规讽之意,所以有些人认为超过了《长恨歌》。如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认为:“白乐天作《长恨歌》,元微之作《连昌宫词》,皆纪明皇时事也。予以为微之之作过乐天。白之歌,止于荒淫之语,终编无所规正;元之词,乃微而显,其荒纵之意皆可考,卒章乃不忘箴讽,为优也。”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也认为:“元微之、白乐天在唐元和、长庆间齐名,其赋咏天宝时事,《连昌宫辞》《长恨歌》皆脍炙人口,使读者之情性摇荡,如身生其时,亲见其事,殆未易以优劣论也。然《长恨歌》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不若《连昌宫辞》有鉴戒规讽之意……其末章记官军讨淮西,乞庙谟休用兵之语,盖元和十一二年所作,殊得风人之旨,非《长恨歌》比云。”(卷一六)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也说:“《连昌宫辞》似胜《长恨》,非谓议论也。”(四·四七)

不过现在熟悉《长恨歌》的人远超过《连昌宫词》,这是因为《长恨歌》更有文采,更感人,有更多妙不可言的句子,语言更优美流畅朗朗上口。

元稹这位才子还是一位风流才子,自称作有“艳诗”百余首(见《叙诗寄乐天书》),“多为其少日之情人所谓崔莺莺者而作”(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艳诗及悼亡诗》)。其中《梦游春七十韵》一首被陈寅恪评为“实非寻常游戏之偶作……而为元和体之上乘,且可视作此类诗最佳之代表者也”。诗长不录,仅录几首短诗如下: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春晓》)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明月三五夜》)

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寄时》) 

以这些诗以及元稹所作传奇《莺莺传》为素材,元代王实甫创作了著名的杂剧《西厢记》。

元稹的悼亡诗也是历代悼亡诗中的上乘之作,同样脍炙人口,当得“才子”之名。现录传播最广的《离思五首》其四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0)《李白:诗仙》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1)《杜甫(一):诗史》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2)《杜甫(二):诗圣》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3)《杜甫(三):情圣》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4)《刘长卿:五言长城》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5)《李冶:女中诗豪》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6)《孟郊、贾岛:诗囚》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7)《薛涛:扫眉才子》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8)《刘禹锡:诗豪》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9)《白居易:广大教化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