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诗坛]诗人是大冶永不枯竭的矿产 ——《诗人在吾乡》文献编后简述/卢圣虎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卢圣虎,湖北洪湖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出生,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天籁中的偶然》《若即若离》《玻璃患者》等多部。现居黄石。

虎眼看诗

诗人是大冶永不枯竭的矿产

——《诗人在吾乡》文献编后简述

文/卢圣虎

        无论是经济世界还是人文地理,深处幕阜山脉与长江之间的大冶都是一个独特而神秘的存在。公元967年,宋乾德五年,南唐后主李煜以境内矿产丰富、冶炼业发达,新建一县,取“大兴炉冶”之意,这是大冶建县的起始。李煜赐名与大冶诗文兴盛究竟有多少关联,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在语言特征上,虽与鄂东南山区甚至邻近江西等地同为赣语系,但大冶人发音却与众不同,境内近百万人口说着一口附近县市难懂的“大冶话”。在经济建设上,即便是面临矿产资源枯竭之困,大冶的经济指标仍多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并以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而远近闻名。检索其人文历史,千年古邑,名儒俊才辈出,境内河湖与青山犬牙交错,略显剽悍的豪放性格与文气浓郁的历史源流相陈……所有这些异禀不得不令人感慨:大冶人杰地灵并非仅依赖黄金白银铜铁等自然矿产,更得益于生生不息且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比如本文论及的诗人现象。

 我爱上了撮合。飞蛾的那层面纱

高于地面也柔于与它有短暂的舞蹈,夜里同袍将附近走散的人聚拢,还原一段暗淡而四散的光阴借以照明。我愿意看到诗人们狂欢在灯下相见恨晚,很近很近翻过山就是同样闪烁的页码就是唇齿之间的成全这种寂寞是大冶湖的另一种恋爱流经肺腑,最后通达海洋

       这是我在组稿中途即兴写的一首诗《诗人在吾乡》,用以开始这篇感到惶恐但必须的小结,应该是较为适当的。

       因职业及个人兴趣,我对大冶诗歌态势一向较为关注。寄居大冶八年,我惊异地发现,大冶籍诗人不仅数量众多,且成就不俗,惜乎分散江湖,很多优秀诗人在家乡却鲜为人知。从知名度上说,稍早一点的有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诗歌类)的著名诗人田禾,近几年活跃诗坛的实力派诗人衣米一、李浔、李建春等也出自大冶。2017年,大冶举全市之力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我便萌发了收集整理大冶籍诗人这一特殊文献的念头。2018年6月27日,筹划半年之久的大型文献策划终于正式亮相,至10月24日,以人物访谈配以代表性诗作、在《今日大冶》及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步推介了共30位大冶籍诗人,历时近半年。不仅得到了广大诗友及当地读者的交口称赞,甚至有了些全国性反响,《搜狐》、《中国诗歌网》《诗生活》等权威文化网站均全程进行转载。正如一位外地诗人所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势必载入大冶文化史册。今天或许会被漠视,将来必显现其价值。

        受交际视野及其它因素所限,这份多达30人的诗人名单其实并不完整,在文本价值的遴选上也有过于宽宥之过。但整体而言,它基本呈现了大冶现代诗界的艺术轮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至少50年间与大冶有关的地域诗歌面貌。如果算上因种种原因没能提供文本的诗人胡翔、周春泉、刘迎春(故去)、王红林、殷亚男、梅秀英、李虹、向其猛等,或许更能佐证大冶盛产诗人的现象,也更有助于这一珍贵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如今,这些遗憾只能靠时间来弥补了。

         诗人是一个神圣的称谓,但与名利无关。《诗人在吾乡》的组稿原则大致有三方面的考量:一是诗人籍贯为大冶,即出生地;二是淡化名气,注重文本,尤重是否坚持写诗这一当下状态;三是较之诗歌成就,更在意诗人未来的诗歌坚守。所以,这30位诗人集体亮相或许显得良莠不齐,诗写者所呈现的艺术水准也有虎头蛇尾之憾,但对于一份诗写文献而言,集群式的归纳比之具体文本的评价显得更为务实一些。而且,呈现某一地域的诗歌图景,满目森林固然可观,花草却也不可或缺。“对于诗歌而言,最终的骑手是谁,只有由诗自身来抉择。”(诗人南野语)从这种意义上说,《诗人在吾乡》的梳理既是一种过去式和现在式的阶段性集结,也是一种寄予了无限可能性的将来式期许。

        大冶籍诗群(在诗写经验及艺术主张等多方面,大冶籍诗人其实很芜杂分散,为方便本文论述,姑且以诗群称之)究竟呈现了怎样的诗歌图景?有哪些值得研究或传继的汉诗意义及诗写脉络?解剖这份名单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从居住地来划分,收录入《诗人在吾乡》的诗人大致有三类:一类是现居外地的大冶籍诗人,如武汉的田禾、贾劲松、李建春,浙江湖州的李浔,海南三亚的衣米一,西安的黄海兮等。这批诗人大多成名较早,在诗坛影响力较大。一类是现居黄石的大冶籍诗人,以曹树莹、向天笑、胡晓光等优秀诗人为代表,他们是深刻影响大冶本土诗歌量与质的中坚力量。还有一类是现居大冶的本土诗人,老一辈的以查代文、刘幼春为翘楚,近年来创作势头喜人的有田圣堂、吴蒙、胡佳禧、胡耀文、彭丽等新锐势力。

         从诗作风格而言,大冶籍诗群显得更为复杂一些,我们很难在艺术上统一归于某类。但从诗人们的访谈中仍可窥见几条承前启后的暗曲源流,即浓烈的乡土情怀、不断求新求变的现代意识及自然质朴的诗歌底色。无论是以田禾、查代文、黄荆等为代表的早期乡土诗,还是以固守乡土的田圣堂、胡佳禧、胡耀文等还地桥诗人集体呈现的新乡土文本实验,无不浸透着泥土本身的质朴气息和深情款款的故乡情怀。即便是走出大冶多年的诗人李建春、向天笑、胡晓光等,其新近的力作甚至诗写坐标的重新设置,均在泛乡土题材上有着令人惊讶的挖掘。不同的是,生在同一块土地上的诗人们因各自经历、性情和学养等方面的差异,在现代意识的觉悟上自然表现出相应的差距,并因此衍生出百花齐放式的诗学景观。诗歌的探索因人而异,诗艺的进步本身也包含了扬弃。从诗写潜质上说,我更倾向于以乡土为背景进行不落俗套不受束缚的纯粹诗写。在这30名诗人中,文本与内在追求均表现得异常突出的诗人有:乡土记忆使诗意更敏锐的诗人衣米一,乡土变迁使诗意更具冲撞感的诗人黄海兮,乡村经历使诗意直奔命运主题的诗人李建春等。当然,除了良好的诗歌自觉,这种格局的形成依然可以归因于这些诗人更善于取舍故乡对其精神内核的滋养。

       大冶籍诗人诗风各异,长短互见,各具特色,这是编辑《诗人在吾乡》给我最深的印象。

        20世纪初期,田禾以一首《喊故乡》成名诗坛,其取得的艺术成就及圈内陆位,到目前为止俨然是大冶籍诗人中的大佬,特别在乡土诗上的艺术作为,田禾仍是大冶很多本土诗人心目中的诗人标杆。

         作为江南诗的代表性诗人之一,近几年声名鹊起的李浔并非在大冶土生土长,祖籍地或许仅仅是他人生履历表中的一个地理名词,但我更愿意这样推断,近年来他愈来愈明澈和沉稳的诗风可能受惠于朴素的故土基因。从李浔与大冶之间的精神牵连上考查,至少在其诗歌生涯早期,他是以一名来自大冶的诗人完成了诗学积累。

         近年来返归诗坛而专注精巧智性短诗创作的胡晓光,可以说是此次地域诗群整理的一大收获。当他倦于商海,更频繁地往返于都市与刘仁八老家之间,乡村里曾经毫不起眼的万事万物均成为他诗意的宠儿,我由此相信,诗歌创作或与诗歌有关的活动几乎是胡晓光现今最在意的事情。诗志老而弥坚,诗艺出神入化,“仅仅只想用深入浅出和微言大义这两个最简单的招数,来解决诗歌内部的所有问题”(作家何蔚语),无论是诗歌态度还是文本表现,诗人胡晓光的深度在场还将持续地影响着大冶湖周边的诗歌兄弟姐妹们。

        如果单纯从诗歌影响力来谈论大冶籍诗群,向天笑无疑是更为重要的诗人。以写爱情诗成名的向天笑,在80年代中后期便拥有了很多纷丝,这自然包括了现今仍坚持在诗歌一线的一些大冶本土诗歌爱好者。21世纪以降,向天笑将精力更多地转向利用《新东西》平台扶持学诗新人,且卓有成效。还地桥诗群之所以成为诗坛佳话,大冶(黄石)本土诗圈之所以出现燎原之势的诗意港湾,诗人向天笑可谓功不可没。

        在大冶籍诗人中,原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曹树莹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诗人。可能是出身军旅的缘故,他的诗歌流溢着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高亢、雄健,意象密集而呈金属光泽,时而舒缓,时而激扬,既有边塞诗之遗风,又深具内省与批判兼融的先锋特质。诗人的文本与其为人一般,拒绝任何迎合和流俗,自然散发的敬畏之气常令人仰视:诗歌已经成为一种仪式,我们需要灵性的书写,还需要精神境界的提升,使精神的终极关怀完成对人性的深层确认。

         诗歌是一门自我修行的艺术。对于个体诗人而言,创作的无限可能性总是让人无限期待。纵观大冶本土诗人,坚持多年诗写并找到自己熟悉语感的,不乏可贵可期的出色诗人。如专注古典传统与现代文明兼融并自成诗学体系的吴蒙,尝试禅诗写作洞观生活的曹红燕,追求意象之美而出手诡秘的吉日草,着意明净而深情歌以自然的彭丽,倾心挖掘事物本身之美从而抵达诗意栖居的曹新华,以个人独特经验体悟生命本质的石高才,诗作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及复古品质的金子等等。这些诗人都有着鲜明的生态取舍及朴实的精神向度,或沉隐已久,或顿悟转身,或坚守,或复归,无论是精神呼应还是文本创造,他们的涌现对于大冶籍诗群绝对是丰富而有益的补充。因为本土,所以民族,所以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渐趋活跃的本土诗人,必将成为大冶籍诗群未来得以蓬勃发展的核心因子。

         诗歌因情而作,因时而兴。从历史角度上说,《诗人在吾乡》是编者藉以抢救一种地域诗歌史从分散到整体的现实尝试,它既是一种地域文明的生动再现,也是新的时代得以歌之的艺术产物。的确,生长在同一片土地是缘,因诗歌而聚拢更是诗写者之福。有人说,诗人是一座城市闪闪的湖光,而我更乐意这样言说:诗人是大冶这座以矿产闻名的城市永不枯竭的资源,得之,则幸之,惜之。

2018/10/30于大冶望尘阁

[虎眼看诗]卢圣虎看彭丽的诗

[虎眼看诗]卢圣虎看胡佳禧的诗《诗行透出生活的悲悯》

[黄石诗坛]黄石作协副主席卢圣虎简评胡耀文的诗《长在泥土里的诗意飞翔》

[黄石诗坛]卢圣虎2017年诗歌精选10首

[黄石诗坛]卢圣虎的诗《契约手稿》

[黄石诗坛]卢圣虎的诗《过去是一排潦倒的酒瓶》(5首)

[汀步咖啡]卢圣虎的诗《咖啡馆的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