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养的鸡选择轮牧,有三点好处,养殖户要知道

 关军军 2020-07-30

放养模式下的鸡,降低鸡群发病率,需要从场地划分开始。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放养的鸡饲养周期都很长,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也会更大。“少量多批次”的养殖方式,最适合放养的鸡。这样养殖户很难做到“同进同出”,养殖场会有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存在。很多养殖户为了省事,会把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放到一起统一喂水,喂料,这样看似养殖户会省事,其实会有很多潜在风险。

不同品种混养存在的问题:

不同品种的土鸡,抗病力是不一样的。养殖户仔细观察混养的鸡会发现,有的时候发病的鸡只是其中一个品种,伤亡的也是其中一个品种。在这个时候,两个品种混养,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增加治疗成本。

不同品种的鸡采食量也不一样,对药品的耐受性也不同,混养的鸡发病以后,投药难度也会增加,容易出现药效不理想,或者用药过量,药物中毒等情况。

不同日龄的鸡混养的问题:

鸡群在不同日龄,抗病力不同,这样大小混养,日龄小的鸡被成年鸡感染,让病程提前到来,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药品投入和鸡群伤亡。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仔细观察发现,体型大,健壮的鸡有时候会欺负弱小的鸡,导致弱小的鸡不敢去采食,饮水,从而体质更差,抵抗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同时,有的养殖场采用的是自动饮水设备,水线位置高了,小鸡不容易喝水,水线位置低了,大鸡喝水不方便,总之大小混合,在管理细节上会存在很多问题,发病后的交叉感染问题也很难控制。

我认识的一个养殖户,就是因为大小鸡混养,大鸡感冒,直接传染小鸡,大鸡治好了,小鸡发病,又传染大鸡,反反复复,鸡群天天投药,病情也不见好转,损失惨重。现在场地经过重新规划,成活率上升很多。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一定要学会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不要采用混养模式,降低鸡群不必要的损失,现在最合理的方式就是“轮牧”。

合理利用养殖场,安全养鸡

在场地充足的情况下,养殖户首先要做的是给鸡分区,分群。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养在不同的场地,中间用围网隔开,降低鸡群之间交叉感染,降低鸡群发病率。如果养殖场面积不足,可以减少饲养批次,降低饲养密度,而不是选择混养来节约成本。

给鸡分区域饲养的优势:

很多养殖户的养殖场很大,就是省事,鸡放开满山跑,其实鸡是不需要那么大场地的,太远的距离,鸡也不会去活动。因此“轮牧”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1 降低养殖成本。

养殖户经常开玩笑说“除草鸡”,就是因为鸡的觅食性强,经常活动的场地中寸草不生。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增加饲喂,来解决鸡群的采食。人工饲喂会增加鸡的依赖性,从而不去更远的地方活动,这样饲喂成本就会增加很多。养殖的活动区域,采用“轮牧”,休整的场地,用围网人工种植青菜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饲喂成本和人工成本。

2 降低鸡群发病率。

不同品种分开饲喂,鸡群交叉感染降低,可以降低很多损失。同时,空闲的场地中有植物阻挡,会有效降低病原菌的传染。空闲的场地在休整过程中,病原菌数量会下降,有利于鸡的生长,这样养殖会更轻松。需要注意的是,草不需要长太高,太密集,这样不利于鸡群活动,鸡也不愿意进入这样的场地。

3 有利于鸡群催肥。

养鸡久了都知道,鸡活动量越大,增重越不容易。分区域轮牧,鸡可以摄入更多的食物,也可以降低鸡群的活动范围,这样有利于鸡群的增重。

点击下方,加入圈子,交流更多养鸡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