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建筑屋顶多为穹顶,为何中国古代建筑却偏爱方形内凹?

 江上看云人 2020-07-31

如果我们去一些古代影视基地或者南方的古典园林、北方的宫殿群落中旅游,会发现中国古典建筑都是清一色的木结构、嵌以青砖红瓦,威严大气、古朴典雅。游人置身其中,绝对会被古建筑散发的独特魅力所折服。

当我们细心观察时,会发现中式古典建筑的屋顶都是由一两条直线和几条曲线组成的三维建筑,中间一条正脊耸起,整个轮廓是方形,两个半斜面向内凹起,既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压迫感,又有一种有优美的含蓄。

那么,古代的匠人是以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建造了这样的屋顶呢?这种屋顶建筑蕴含了什么样的文化气息?

一、中式建筑屋顶多为方形内凹,西式则多穹顶

(一)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繁多,但基本都是方形内凹

中式建筑类型主要的有五种,按照等级次序分别为“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和攒尖”其中庑殿、歇山多用于重要的佛殿、宫殿、园林,悬山、硬山多用于民居、寺庙,攒尖式建筑大多是亭台楼阁。在这五种屋顶样式建筑中,只有攒尖式屋顶没有正脊,且大多是圆形。其他四种都是方形凹面,且有正脊、侧脊之分。

(二) 西方的建筑屋顶比如教堂大多采用穹顶。

与木结构的中式建筑相比,西方是砖石结构体系,建筑空间是相对静止的,体现在穹顶 的形制和规模上,被誉为“凝古音乐”。即从室内看去,屋顶就像天空一样高耸、壮阔,给人无限遐想和神秘感。

穹顶看起来就像一个碗倒扣在屋顶,穹顶建筑很沉重,如果建构不好就会压垮下面的墙体。因此必须用较轻的木材拼接成穹顶的支撑结构,下面普遍用沉重、稳定性良好的砖。因此建造穹顶十分麻烦,很有技术性。

不过圆拱形的建筑高高耸起,在里面抬眼望去只有一个圆洞使阳光泄露下来,像是人间与天堂的唯一通道。穹顶建筑也有窗户,不过窗户一般建的很高,也很小,光线很暗,更加增添了教堂的神秘感。

当我们走进被誉为“英国第一大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的圣保罗大教堂时,我们会被顶部巨大穹顶所震撼,整个穹顶高约111米,宽约74米,纵深约157米,穹顶直径达34米,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二、中式屋顶内凹象征与天人合一,西式屋顶则象征升天

(一)曲面内凹样式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理念。

中国人内敛含蓄,无论道家、儒家都追求达于宇宙天地的“道”。“道”虚空而玄远,却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体现在建筑上则是一组流动、运动的空间,在屋顶的错落交叠组合之中,显示出独有的时空统一性、广延性 和无限性,组成了一幅幅“流动画卷”。

中国老百姓对天的信仰是神圣的、悠久的。从远古时期,人们就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天”不仅是自然界的造物主,也是社会秩序的缔造者。道家老子提倡“顺自然而无为”、“与天地化而为一”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体现在建筑艺术上,就是无处不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周易》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有阴有阳、循环往复,而天地人居于核心。“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道”殊途而同归。

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建筑的屋顶形成曲面内凹的形式即“反宇向阳”,即向内凹的屋顶与覆盖在太地之上的天字形相互拥抱,混然一体 同时人作为宅的主体也融和于天地之中。

(二)穹顶建筑的设计理念符合西方基督教“救赎升天”的主旨。

基督教是在古罗马起源并发展的,基督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而人类品尝了禁果,需要救赎,才能升天回到上帝怀抱。

基于这种思想,教堂的顶部基本都采用穹顶设计,预示高高在上的天堂,同时还有一根长长的立柱雕刻有耶稣十字架,预示着人们得到救赎才能升天。所有的教堂基本上都采用了穹顶设计,比如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万神庙。

穹顶顶部有一个圆形大洞,直径8.9米,当阳光照射入这个洞时,光线一顷而下,犹如上帝之光,威严宏伟,照射他的子民,给予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

三、方形内凹体现民族内向性格,圆形穹顶则预示扩张性

(一)中式屋顶向内凸起体现着内向稳重与敦厚的气质。

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生活状况等诸多因素相关。中国地大物博,属于典型的“大陆文明”,平原广阔,物产丰饶,人们不用扩张土地就足以自给自足。

在长期与家族和限定区域的人们相处后,人们习惯了安宁、和谐的生活,不求外扰、悠然自乐,形成了韬光养晦、内向平稳的民族性格。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也是感性的、诗性的,注重意境美,追求超脱现实的精神境界。

这些性格特点和审美观体现在屋顶建造上,就是含蓄内敛的凹面和有曲线悠长的屋脊。在故宫,可以看到以太和殿为最高形制规模的古建筑群屋顶全都是向内凹起,又有流线型的深邃脊线,透露着整个民族敦厚、内向稳重的品格。

(二)西式穹顶设计体现了海洋性国家对外扩张的本性。

西方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西方多海洋性气候,粮食生产力低,人多地狭,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对外索取食物。无论是希腊人、罗马人,还是近代西方民族国家,都热衷于海外贸易和扩张。

体现在建筑屋顶样式上,也是向外扩张的。就审美观念而言,西方人偏重对美的本质作理性的抽象分析; 穹顶 “几何形状单纯明确而和谐,像宇宙本身那样开朗、阔大而庄严”,诗人雪莱称赞穹顶是 “宇宙的模型”。

穹顶为砖砌 ,一般为钻石的本色。外形呈弧面,即凸面屋顶,如肌体一样饱满有生命感,赋予了人体之美。这种追求几何之美、人体之美的设计倾向体现了西方人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的审美观。

四、中式方形屋顶符合儒家礼仪和风水学要求

(一)屋顶外部轮廓方正体现儒家“礼”的等级秩序和大一统观念。

“礼”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代表着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提倡的是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义妇顺、朋友有信的社会秩序与人伦和谐,是一种政治哲学和道德、伦理秩序。中国古典建筑无论屋顶样式、装饰和颜色等不能脱离 “礼”,甚至不可违背。

无论是站在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宫墙达数万米的承德避暑山庄宫殿群之上俯瞰,还是在规模宏大、文化积淀丰富的曲阜孔庙古建筑群之上,都能看到一排排方方正正的屋顶,有棱有角,依次排列,循规蹈矩,犹如一盘棋子错落有致。

汉代以降,董仲舒发挥了大一统思想 ,儒家进入了“大一统”时代,汉代的建筑艺术正是受汉代时代精神、政治背景的影响逐渐变得恢弘大气,又典雅庄重。在屋顶建造样式上,方正的轮廓、平直的曲线、倾斜的斜面,无一不体现那气吞山河的气势。

(二)方形屋顶符合风水学对方位的精准要求。

在风水学中,最为理想的房子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四边不能缺角,左右相互对称。按照天圆地方之说,方形是静,静是稳定,平衡;圆形是动,动是变动。中国文化讲究静,求稳,不偏不倚。

因此中国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被人戏称为“火柴盒”。我们在影视剧里常见到捉鬼的道士手捧八卦追魂仪,按照方位指示就能抓住妖魔鬼怪。如果换做西式穹顶建筑,房屋的方向感不明确,道士即使拿着法器,也恐怕会搞错甚至出偏差吧。

结语

建筑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也承载着民族区域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也有一方建筑”,自然环境和条件包括气候、地理位置等等形成了民族性格,加上民族融合、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其他因素构成了民族文化。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艺术载体,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总体来讲,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加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才造就了中西式建筑在屋顶设计上的根本不同。

参考文献

1.何燕玲,王隽:《中西方文化对建筑屋顶的演变影响》,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第35期;

2.张蔚:《西方建筑空间的文化观》,载《华中建筑》,2007年第4期;

3.刘平、张道明、王丹丹:《探析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建筑特色》,载《四川水泥》,2018年第4期;

4.贾明刚:《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建筑特色探析》 ,载《文物世界》, 2013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