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作协】李洪才︱被阅读改变的教育人生——阅读《读书成就名师》心得体会

 陈晓春 2020-07-31

 



 被阅读改变的教育人生

——阅读《读书成就名师》心得体会

文/李洪才

有人曾问过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因为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太难了。但是也有人为教师给出了答案:做一名教师,最起码应该肚子里装着几本好书,手上写一笔好字,口里诵的好文章,心里装着一颗爱学生的心。

龙江县语文教学阵地上,一直活跃着一位语文教师,她叫耿岳。许多年前,她便尝试“快速作文”,近几年又投入到“主题学习”的探索中。她对于语文的热爱与研究,一刻不曾停止过。我不知道是怎样的初衷,能够让她有如此过人的热情与不竭的源泉。直到她告诉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不阅读,不能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胸中没有几卷书,是不能称其为语文教师的。也就是那个时候,她借给我了这本书《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当时说好是借的,但是时至今日,这本书依旧摆在我的案头,迟迟赖着不愿归还。

我是常常翻开来看,每一次都有一种心灵的震撼,深感自己的不足而不敢懈怠。书中向我们展现了12位中国现代顶级的名师的成功秘诀,而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愿意阅读并终生不怠。他们的成长都是伴随着阅读与反思,反思与实践的。而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通向成功的捷径啊。

全书开篇第一个主人公是于永正。他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读书人,他并没有以自己是名师而骄傲,反而因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而感到自豪。他对于读书的喜爱源于他当年的老师也是一个喜爱读书的人,读书让他有了勇气,读书让他得到修炼,他说:“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可见,读书对于教师,对于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读书的延续,是一种传递,一种良好习惯的传递,一种成功方法的传递。

书中吴正宪说:“人生两大乐事是读书、教书。”看似简单朴实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认为读书让他和孩子们走的更近了。读书然他更加善于思考和写作,他也带领更多的教师走上了读书之路。因为读书,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平庸,走向更好的自己。

我最为喜欢的要数程红兵。他说:“我原本就是一介书生。”一句话何等的大气与洒脱,何等的狂放与自豪。读书人是应该自豪的,读书时光是应该被珍惜的,读书习惯是应该养成而被无数人推广的。读书给人带来的不是金钱,但是它给人带来的喜悦、顿悟、苦涩、反思是千金难买,万金不换的。

华应龙坦言是读书成就了今天的他。窦桂梅说阅读改变了她的教育人生。李镇西大声疾呼要读出真性情。书籍的馨香浸润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更接近完美的自己,愈加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愈加渴慕着阅读。这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轮回,无穷而又无尽。

王崧舟说:“底蕴是书堆起来的。”我很赞同这一句话。人的底蕴不在于你的财富,而在于你心底的积蓄。我见过文化不高的但是身价不菲的人,他可以在商场、在饭店挥金如土,但是在读书人面前,他始终不敢出声,因为他心底是怯的,他敬畏着读书人。因此,闫学说:“阅读,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说的真好,书成了至交好友,成了前世今生擦肩而过的情人。是要用一生去眷念,去挽留,去了解却始终还觉得有一层薄薄的面纱没能揭去吧。

而且,我相信,读书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钟志农从50岁开始做个读书人不晚。周益民一直想做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王也未尝不可。张云鹰把与书相遇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吴非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读书人。

12个名家,12本大书,12个榜样,我们并不渴求都成为名师大家,但是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不好吗?让我们在课堂上也能够侃侃而谈,和学生们述说着林黛玉、快意着鲁智深、赞叹着诸葛亮、笑谈着孙悟空,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比拿着书本画句子,对着答案判对错来的快乐而有意义吗?这就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因阅读而改变的教育人生。



作者简介

李洪才,1983年生人,中学语文教师。酷爱贾平凹的小说和散文,喜欢在课余时间进行散文和诗歌的创作,内容多以教学感悟、生活随笔为主。写作喜有感而发,随性而作。多篇文章在县作家协会报刊上发表。系龙江县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