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烂了一部分,是扔掉还是挖掉坏的部分,吃了看着好的部分?我家孩子经常跟我说:“水果烂了就扔,里面都变质不能吃了。” 你们说说,现在的孩子都浪费东西,没过过困难时期,不知道珍惜,“只是烂了一部分,怎么就不能吃了呢?” 每次跟孩子争执这事,我都一肚子气,他还背着我偷偷的把水果扔了,气死我了。不过,我看也不是我家这样,网上不少人都在吐槽,你家是不是也这样呢? 烂了一部分的水果, 到底该扔掉还是吃掉? 烂掉的水果,无论发霉的面积大小,它都可能含有多种真菌毒素。 其实任何食物表面都围绕着一群饥渴的微生物,常见的就是霉菌,水果的发霉腐烂就是由于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导致的。 霉菌其实是一个大家族,一般的霉菌,吃下去也不会把你怎么样,但有不少霉菌在适合的条件下,会产生非常危险的毒素。 水果中常见且值得担心的真菌毒素有 2 种: 1、展青霉产生的展青霉素 2、赭曲霉毒素 A 不过这两种毒素属于「可能致癌物」,致癌的危害性不是太高。像 2B 类致癌物,是「可能性较低」的致癌物质,3 类致癌物,是「尚不能分类」的致癌物质,人群研究证据不足,暂时不用太担心。 可能有的人会问了,只要是烂掉的水果,都有这些毒素吗?是的,这两种毒素污染的水果都挺常见的。 展青霉素可以破坏肠道、损伤肾功能,又能污染各种新鲜水果以及果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危险分子。 赭曲霉毒素 A具有肝肾毒性,能污染一小部分水果,比如葡萄及葡萄制品等,此外无花果干、杏干等水果干发生腐坏的话,也可能有被 OTA 污染。 除前面讲到的两种真菌毒素之外,还有少数更厉害的。 比如可能存在于腐坏甘蔗中的「节菱孢霉菌毒素」,不仅是明确的致癌物,孕妇如果不小心吃了,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又比如是葡萄干、无花果干等水果干发生腐败的话,可能被更强的 1 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污染。 切掉坏的部分吃剩下的? 风险不小 很多中老年人都是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那时我们能吃到水果已经觉得很珍惜了,如果水果坏了,谁家不是切掉水果腐烂的部分,剩下的继续吃。但现在来看,吃掉烂水果剩下的部分,风险不小,这又是为什么呢? 1、你几乎不可能精准切掉含有毒素的部分 水果及果蔬汁饮料中展青霉素含量不得超过 50 微克 / 千克,葡萄制品中赭曲霉毒素 A 的含量不得超过 2 微克 / 千克。 注意,1 微克 = 1 百万分之一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单位。只要如此微小的一点点含量,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这也就意味着,切掉烂的部分其实是个难度极高的「技术活」,哪怕毒素没扩散,但如果好的部分沾上一点点毒素,就是可能将超标的毒素吃进肚里,这样想想还是挺可怕的。 2、看起来完好的果肉,可能也已被霉菌污染 有些腐烂可能发生在内部,而通过肉眼观察,我们无法察觉出有什么问题。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发现,外在是好的但里面已经变质。因为水果大多含水量丰富,可以理解为内部的汁液是流通的,霉菌可能随着汁液在内部蔓延,大量肉眼看不见的果肉,可能早已被霉菌占领。 这种情况在容易变软成熟的水果中更为明显,比如芒果、桃子、苹果等。 湖南台金鹰纪实频道曾做过一档科普栏目,发现真菌会在烂水果的果肉内蔓延,大家看看就能感受到真菌(霉菌)是一群怎样的「流动人口」。 以下是节目组邀请科学家进行的实验室实验。 检测腐烂部分的桃子,真菌数量 8.25 万。 检测同一个桃子未腐烂部分,真菌数量 5.31 万。 检测新鲜桃子,真菌数量 8 千。 很显然,只要桃子发生腐烂,即便是好的那部分,真菌数量比新鲜桃子提升了很多倍。 实验表明:一旦水果腐烂,就算切掉烂的,剩下的部分仍然是「歪瓜裂枣」。 难道所有的食物 坏掉一点就都扔了? 我们已经知道,一些常见霉菌在适宜条件下会产生致癌毒素,而只要极少的致癌毒素就对人有害,这也就意味着,致癌物其实是没有安全剂量的。 所以我们建议,只要是发霉腐烂长绿毛的水果,不管贵不贵,扔掉也不心疼。 如果所有食物都要扔掉,是不是丢了太可惜了?而美国农业部(USDA)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大致原则是: 1、软质的食物,含水量多霉菌蔓延快,扔掉; 2、硬质的食物,霉菌一般难以在内部蔓延,可以切掉长霉的部分,剩下的继续吃。 实际上,我们也不用太过纠结怎么处理变质食物,科学家们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 食物 处理方式 午餐肉、培根 扔掉 干燥腌制的火腿 切掉发霉的部分 硬奶酪 至少切掉发霉处附近 2.5 厘米范围,且不要让刀接触发霉部分,剩下的包上保鲜膜冷藏 软奶酪 扔掉 硬质水果蔬菜 (如胡萝卜、甘蓝、甜椒) 至少切掉发霉处附近 2.5 厘米范围,且不要让刀接触发霉部分,剩下的包上保鲜膜冷藏 软质水果蔬菜 (如桃子、西红柿、黄瓜) 扔掉 面包、馒头等 烘焙食物 扔掉 豆类、坚果 扔掉 我们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现在老了,其实也不必再那么“抠”了,每次买水果时,少买两个,不要为了省几个水果的小钱,冒着生病致癌的风险,实在是不值得。 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丁香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