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堂“阿胶·东阿制造”获奖作品展播(三等奖)】曾 棠|走近百年堂(小小说三题)

 鲁西诗人 2020-07-31


走近百年堂(小小说三题) 

百年堂系列小小说之一:神人相助

阿胶文化博大精深,阿胶历史渊源悠长。

百年堂成立伊始,总经理王博为了进一步挖掘阿胶的药用价值,创新阿胶品牌,一头扎进浩瀚的历史资料当中,一连几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查阅、研究、思考。颠倒了日夜,衰老了容颜,仍然不满足于目前。他坚信:一定还有更好的精品隐藏在历史的某一个角落里,等待着被发现......

这天,王总正在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史料。

“吱”一声响,门被推开了。

不是刚刚吃过吗,怎么又到饭点了?王总以为又是厨师老王送饭来了,头也没抬,随口说道:先将饭放在哪儿吧。

谁知,没听到老王以往的关心,却是一阵“呵呵”的笑声惊动了王总。

哪是什么厨师老王?原来是一位衣着灰布长衫,颌下银冉飘飘的老者。老者手持一根虬木拐杖,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王总看看老者,有些面熟,却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面。只好从史料中抬起头来。

请问老前辈,您从哪里来呀?有什么事吗?

老者踱步到王总跟前,随手翻了翻桌上王总正在研究着的典藏,一捻颌下长冉,微微笑道:先生,如今的百年堂,已是如日中天的发展势头,你怎么还不满足呢?

王总闻听,有些不乐。

前辈有所不知王博。阿胶乃我泱泱中华之国宝,历史上精品不乏。而我百年堂尽管前景很好,但如不创新,难以实现建堂之初衷啊!

噢!老者微微一笑。那么先生是否需要在下助一臂之力呢?

啊!王总一阵喜出望外。刚才就觉得前辈有些面熟,请问前辈如何称呼?

呵呵,在下孙思邈。老者道。今天与几位朋友云游至这东阿小镇,被你百年堂浓厚的文化所吸引。不请自来,先生不会见怪吧。

啊,啊,啊,是孙老前辈。王总有些激动不已。王博有失远迎,还望前辈谅解。

孙思邈呵呵一笑。今日见到先生,果真乃是一表人才,年轻有为啊。

还望前辈给王博指点迷津!

好好好。孙思邈一捋颌下长冉,说道:走,跟我去见几个人,他们可都是带着秘诀在大门外候着呢。

王总随着孙思邈来到门外,就看见几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对着百年堂古朴厚重的建筑指指点点。

王总上前,弯腰施礼:请各位前辈进屋品茶。

一位手持一把折扇的瘦高个老者扶起王总,呵呵笑道:商界传言百年堂堂主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这时,孙思邈踱步过来,附在瘦高个老者耳旁一阵私语。就见瘦高个老者呵呵笑着,做出展开纸扇的动作随手一挥,在空中来回划拉几下,就看见天空中显现出几个虚无缥缈的大字:血珀天胶。

王总很是纳闷,刚要问一问身边的老者是怎么回事。可转过身来再看,哪里还有那几个嘻嘻哈哈的老者,只有自己俯在桌上.....原来是做了一个梦。

揉揉惺忪的睡眼,王博看到,自己刚才压在身下的一本古籍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血珀天胶”四个正楷十分地醒目......

王博如梦方醒。四年后,举国闻名的阿胶之上品“血珀天胶”在东阿百年堂公司隆重上市。

百年堂系列小小说之二:胶匠老赵

灶下文火慢煨,锅里胶汁翻滚。

熬胶师老赵满脸疲倦,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老赵有一种预感:自己这一回恐怕要名留青史了。想到这些,他自己在心里笑了一下。

看看墙上的钟,再有一个小时,这一锅胶就该出锅了。老赵抓起一把长柄铁勺,在胶锅里搅动了三圈,然后俯下身子,把耳朵贴到勺把上,凝心静气地听起来。

听了一会儿,老赵吩咐坐在膛前烧锅的徒弟小四:小四子,再加把火。

十六岁的小四就接连朝灶膛里加进一些木柴。顿时,灶膛里的火苗由文变烈熊熊燃烧起来。

老赵继续俯在勺把上听。

听着听着,老赵一下子惊叫起来。他那张似乎永远都布满着凝重的大脸,缓缓地舒展开来,就像盛开了一朵灿烂的牡丹花。

小四子,停火。快去叫王总、桂总过来。老赵显得有点急不可耐了。

趁小四出去的间隙,老赵似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重新抓起勺子,从锅里舀出半勺胶汁,然后轻轻地倾斜手腕,就见浓浓的胶汁从勺子里缓缓地流下来,一点一点地向下垂着,均匀、晶莹、细腻、质感,胶汁流成了一道凝脂般透明的瀑布。

老赵端详着自己手中这道永不间断的瀑布。越看越想看,越看越幸福,恨不能伸过嘴去亲它一口。这锅胶的成色比早先出锅的那些更加细腻,透明......泪水从老赵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溢了出来。

成功了!

终于成功了!

王总夫妇进来,看到老赵有点异常的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桂总上前轻轻问道:

赵师傅,怎么了?

桂总一连问了三遍,老赵才回过神来。他激动地说道:

桂总,王总,我们成功了。

老赵说着,再一次从氤氲着腾腾热气的锅里舀出一勺胶汁,然后又轻轻地倒进大锅里。

看,桂总,王总,我们的“血珀天胶”终于成功了。

桂总目不转睛地望着从老赵手中缓缓流下来的那道瀑布,激动万分。她一把抱住满身胶汁的老赵,冲着他那疲惫中却充满了激动的大脸上就是一个吻。王总更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大声喊道:四年了,我们终于成功了。老赵,你是我们百年堂的第一大功臣啊。

老赵不好意思地挣脱桂总。只觉得一阵困意袭来,身子朝墙上一靠,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百年堂系列小小说之三:孝行天下

百年堂成功了。

王总、桂总深知:企业的成功离不开那些基层职工的奉献,他们不忘把企业发展的红利分享给职工。百年堂每年都把职工组织起来,把职工的父母请到公司来,开展“为父母尽孝”活动。让职工们当着大家伙的面,给父母洗一次脚,剪一次指甲。这不,自打咋晚接到百年堂的通知后,老章柱就激动地一夜都在床上翻来覆去。大清早,便冲老伴儿嚷起来:

    我说你能不能快着一点?任何事都是不上轿不扎耳朵眼。

老伴儿当然也不甘示弱了。

你看看你,慌慌的就像没有三十似的。她娘上台穿得烂七八糟,姑娘在厂里那么多人面前心里舒坦还是咋的。

闺女在百年堂做质检员。前段时间,在产品销路供不应求的时候,闺女查出一批胶质量不达标,硬硬地扣押下来没让出厂。这件事桂总了解后,当场拍板给了闺女一个大大的奖励。这不,章柱老两口受厂里邀请,来百年堂参加“为父母尽孝”活动。闺女在厂里得了奖,章柱心里也高兴啊!早早地就把三轮车发动起来了。可三轮车在院子里“嘟嘟嘟嘟”响了大半天了,这老太婆还没打扮完。

又不是让你再出嫁一回哩,你看你那个啰嗦的样子。

百年堂里里外外彩旗招展,人头攒动,好不热闹。章柱老两口走进会场时,会场里已经坐满了人。有好多穿着一样服装的年轻人在进进出出地忙碌着。

章柱老两口找个地方刚坐下来,就看见前面主席台上的大屏幕就亮起来,银幕上打出来了几个大字,章柱认得,那几个字是“东阿制造”。

第一个环节是:给父母洗脚。

章柱老两口被请上台来。

站在主席台上,章柱看见一大会场的人“齐刷刷”地把目光看向自己,突然觉得浑身燥热起来,紧张得不行。让满满的一大会场人看着自己,活了大半辈子了,这还是头一回哩。

章柱扭头看看老伴儿。嘿,这老太婆平时不咋的,这会儿在闺女搀扶下,竟显得没事人似的......

章柱被一个手里拿着话筒的女孩子请到椅子上,就有些腼腆起来,双脚伸进盛满着热乎乎的水的盆子里。当他的脚感觉到闺女温柔的手时,就觉得幸福感“倏”地一下子从心里升了起来。

洗完脚,章柱弯腰一把抱起闺女,好想对闺女说两句她小时候常说的那些话。就在这时,章柱听见那个和自己闺女长得一样漂亮的女孩子问道:叔叔阿姨,我想知道你们此时此刻的心里在想什么呀?

嗯,嗯,我想,我......章柱一张口就卡了壳儿。咋这么紧张呢?只见他一个劲地擦汗,嘴巴翕动着就是说不出话来。

台下一阵善意的哄堂大笑。

老伴儿好像急了,一把从章柱手里夺过话筒,说道:俺家死老头子不会说话,俺来给大伙说说。谢谢百年堂的王总、桂总,把俺闺女教育得这样懂事......

晚上,电视里播放百年堂“孝行天下活动”的新闻。

看到章柱在台上的那种窘迫样,老伴儿就嘲笑道:瞧见你那熊样子了么?别看平时咋咋呼呼,关键时候也就是这么稀松了了。

老章柱瞪瞪老伴儿,没言语。

他眼睛看着电视,心里却在想:嘿,这老娘们平时跟懈蒜似的,可到了台上,咋啥也不怵呢。


曾棠,本名吴增堂,男,1968年生,山东省莘县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山东省小小说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小说、散文习作散见《小小说大世界》《参花》《芳草文学月刊》《辽河》《西南作家》《天池小小说》《当代闪小说》《水城文艺》等,获过几次市级以上文学奖,短篇小说《很近,很遥远》被小说选刊征文给予二等奖并入选获奖作品集。

鲁西诗人

1

编辑部:

主编:张军
副主编:朱 静、高杉、姜勇、 臧利敏
责任编辑:崔会军
微信平台主编:崔会军
执行主编:董学兰、张秀功
责任编辑:安素 毕恩付
特约评论:(以姓名笔画为序)刘广涛、刘东方、宋来莹、张厚刚、阿勇、赵月斌

2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