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思:最好的礼仪教养

 看书之家 2020-07-31

看书之家

    教养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品行的最好标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就接受教育,也大都会受到一些言行举止的礼仪规范,而这一切所显现出来的就是所谓的教养。

——题记

   现在回头想想,应该是好些年前的事情。

    那时的自己刚好受某个朋友之托,帮忙培训一下他手底下的一些骨干,在那段期间有个学员问了我一个问题,我觉得特别有趣,就特意将这一段往事给书写保留了下来。

    因为他当时对我所提问的问题是:“老师,您觉得一个人最好的礼仪教养是什么?”

    记得当时所给出的答案是:“嗯!这一个问题其实很难有个最完美与最准确的答案,因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地点与不同的情形之下,都有不同的答案。”说到这的时候,顿了一顿,看着他,笑了笑,又道:“不过,我觉得若是就平常而言,最好的礼仪教养其实就是当你懂得或是说就你所认知的那一些所谓礼仪教养规范与条例,当有人触犯了其中某一些的时候,你不会因为这些而跟人动怒与在意,就是好最的一种礼仪教养。”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从军或是说一些比较粗放的家庭之内,那么所接受到的教育就是那么放开了吃,大口的吃,速度吃饱就是一种很正确也正常的一种行为规范与举止。

    但若是换到出身书香世家,那么这样的一种吃法,就会让人觉得没家教,没修养,因为显得很粗暴。

    在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了一声,为什么相同的一件事情放到不同类群的人之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是那一方面出错了吗?

    答:“不是的。只是因为打小所接触到的行为规范与礼仪认知是不同的,因此也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在事后看来无比怪异,但就实际来说却又是无比正常的事情。”

    除了这样的例子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因为习俗的不同与所接受的教育不同,还有出生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令到每一个人对于行为规范与礼仪教养都有着一些不同,或者也可以说是差异。

    所以,当别人因为自身所接受到的教育跟礼仪,表现出来的形式跟你不同之时,而你却又因为自身所接受教育跟礼仪,以此来看轻或是贬低等等之时,那本身就是你自身最大的失礼或是说失教。

    因为教育或是说礼仪,它的本质是要求你自己本身这样去做,却从来都不是让你通过这些去评论别一个人。

要知道当你受到自身所接受到的教育或是说礼仪的影响,去评论或是去衡量别一个人的时候,这本身所代表出来的往往就是你自身所接触到教育与礼仪的失败,或者也可以说是自身对此的领悟,偏了题。

……
文:看书

文:看书之家

     音乐:《星光》

        

觉得好就小小关注下,不胜感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