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 丨狗年赏狗联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作者  | 吕安太   (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鸡声笛韵祥云灿,犬迹梅花瑞雪飞。这几天,镇上和集上,会写毛笔字的老师傅和小师傅,都把桌子和文房四宝搬到了商店门口和十字路口,来赶年趟儿。农历戊戌年,生肖排列属狗。这些书法者,围绕狗在琢磨对仗押韵,四周围观的人也兴趣盎然地在谈论着一些与金犬、黄耳、藏獒、猎狗、牧羊犬等有关的话题。作为旁观者,在此也采撷几副对联,与读者共飨。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本是唐代刘长卿写自己投宿山村的所见所感,后来林虑一山人借用诗人的佳句作为对联的内容,表达了夫妻盼子心切的心情。当“二十八大贴刮”贴出对子后,年三十的晚上,他家的大黄狗“汪、汪汪”叫了三声,老汉披衣出外问道:“谁啊?”

“我,爹。”老汉一听是儿子的声音,一边往柴门跑,一边叫老婆,柴门一开,老汉一见儿子,泪如雨下,激动地踏着白雪,话都说得支支吾吾。这一年,老汉相信对子的灵验,逢人就说,在愉悦中过了一个高兴年。

“白店白鸡啼白昼;黄村黄狗吠黄昏。”这副对子并不是一气呵成。唐代戴叔伦一次外出,来到一个叫白店的地方,遇到一只白公鸡在柴垛上啼叫,该戴顿生灵感,就脱口而出:“白店白鸡啼白昼。”巧妙地嵌进了三个“白”字,店主一听,非让戴叔伦说出下联,作为年关的对子。可他无语了,抓耳挠腮,就是说不出下联。下午时,戴叔伦带着遗憾走出了店门。边走边想,日落时来到一个叫黄村的地方。此时,一条大黄狗从巷里蹿出来对他狂吠。戴叔伦看着狗乐了,手舞足蹈地念道:“黄村黄狗吠黄昏。”说完,他扭头顺着原路又回到了白店,告诉了店主。后来,这副对子就成了经典佳句。

“牛头喜得生龙角;狗嘴何曾出象牙。”这是于谦小时候,驳对僧人的对联。于谦幼年时,他的头发梳着两个双髻。有一天,在上学堂的路上,有一僧人看到他这副模样,就开口戏道:“牛头喜得生龙角。”于谦一听僧人戏弄他,就随口而应:“狗嘴何曾出象牙。”僧人看到于谦这么聪明伶俐,不仅没生气,反而喜欢这个少年,抚着于谦的头呵呵大笑地说:“英才啊!英才!”

“黄狗过灞桥,点点梅花落地。”这句是一书生在酒店饮酒,见桥上有一黄狗在行走,就脱口吟出上联,但费尽心机,就是说不出下句,就只好挥毫泼墨写在墙上,以求佳对。乾隆年间,大学士李调元从新疆冒雨回京,住店看见上句,思虑起来,左思右想,都没有中意之作,忽然,几只乌鸦飞过来,落在门前的雪地上跳跃觅食,他心中顿时开朗,赶紧索来纸笔,写出下句:“乌鸦跳雪地,片片竹叶朝天。”上下联对仗,工整严谨,真是天衣无缝。

民国时,一天,狗汉奸汪精卫逼书法名人灵谷为其写一副对联。老人无奈,略一思索,挥毫写道:“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其实这是一副谐音对联:“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汪精卫不知内涵,恬不知耻,还十分高兴。

“黑狗白狗黄狗都很忠诚;男人女人老人皆尽职能。”这副以犬做比喻的对联,是上世纪一批知识分子下放到虞乡农场改造,在农业队为各分场喂养看场狗,过年了,在大门上贴出了对狗的寄托。上联写狗啥颜色都有,但都很忠诚。下联写养狗的人,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对工作都很尽职尽责,对联体现了“文化人”有才能,尽管在逆境中,也对工作负责,对祖国对人民热爱。

狗联佳作中,还有很多拍案叫绝的好对子,有内涵、有情调、有寓意。如:一土地庙门口,就贴着一副好对联:“天狗下凡春及第;财神驻足财盈门。”又如象征对联:“喔喔喔,雄鸡声声报平安;汪汪汪,金犬句句庆吉祥。”再如戏剧对联:“杀狗劝妻孝老人;黄犬告状顺家风。”还有歇后语对联:“鸡犬过灞桥,路竹叶梅花;牛马行雪地,蚌壳宿团鱼。”通用春联更多,“犬守平安夜;梅开如意春。”“九州日月开春景;四海笙歌颂狗年。”“月异日新鸡报晓;年祥岁吉犬开门。”亦饶有意趣。

                                 

吕安太  原籍林州木纂村,读书于林州二中,后工作于晋司法系统,喜爱写作。曾有作品见诸于《山西日报》《山西法制报》《黄河晨报》《南湖诗刊》《芝兰园》等。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