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都有数学力 ——读《如何唤醒数学脑》有感

 振王府图书馆 2020-07-31

  “看到数学,就头疼。”“数学太难了,我的数学成绩总是差!”“学习数学好像没什么用!”每当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内心无比难受,并不完全因为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而是学习数学本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每个人天生都有数学力,有着内建的“数学式思维模式”,若能有效发挥,就能在学校、职场、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从容不迫地获得更好的效率及成就感。永野裕之(日本国家级“数学强劲私塾”校长)《如何唤醒数脑》一书,可以帮助每个人建立或者说唤醒数学力的信心,找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无论遇到任何问题,你都可以搜集线索(解题条件)、明确标(待解问题)、运用逻辑判断分析能力(计算过程)来加以解决。在确定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你还可以将具体的问题加以抽象分析,从而得出经验,并根据经验归纳出合适的解决方法,以备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参考。这就是学习数学真正的用意。” 

书中举了这个例子:

     这题是2004年庆应义塾大学环境情报学院的入学考试试题,答案是丙。如果你知道答案了,说明你的数学力非常不错。

 

 所谓的数学力,就是运用这种方式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简单推理》可以充分体现数学力,如下图:

    从数学力的根本来看,计算速度快、懂得解方程或推导问题,都只是微不足道的能力而已。那么能够快速且正确计算的能力、能够快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能够快速解答数学谜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称得上算术,算术与数学是两码事。算术和数学是两种貌同实异的学问,说的极端一点,算术是一门磨炼你如何“迅速且正确解答已知问题能力”的科目,数学则是一门“培养你解答未知问题能力”的科目。

          数学本来就不是一门讲求“速度”都学问。书中提到:“在实际教学第一线以后,我发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孩子们在答题时向来被要求速度,所以大家越来越不习惯思考了。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我认为比起快速作答,深思熟虑更值得获得鼓励。”在平时生活处事中,我们也要学习必要时花点儿时间耐心思考,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妄下定论与数学力恰好是相对的。

      数学力,除了逻辑思考、深思熟虑,还有一种“逻辑性的勇气”,这个词用得太巧了,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做题犹豫不决,深怕做错,没自信,导致一到数学考试,头脑一片空白。

    还有一些人,能够以惊人的速度解开智力测验或数独的人,那些人具备灵活的想象力和直觉力,而许多人也会因此以为“拥有直觉的人就是擅长数学的人,没有直觉的人就是不擅长数学的人。”这个观念其实大错特错,“直觉”和数学力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通过”直觉“比别人早一步找出答案的能力,而是无论碰到多么困难的问题,都能够一步一步以逻辑思维找到正确答案的能力。”

  多么好的一句话,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名言“滴水穿石靠的不是蛮力,而是持之以恒。”这种滴水穿石的持续力,才是真正的数学力

     不少家长反应为什么孩子在小学数学成绩都还不错,一到初中或者高中,成绩直线下降;学生自身也感觉到了初中,数学跟不上了;明明小学时数学这么受欢迎,为什么到了高中就反而讨人厌了呢?那是因为“用典型解法破解典型问题的小学数学,就像依照攻略的指示玩游戏一样……”然而升上初中后,状况可就不一样了,数学不好的人,并不是因为没有数学天分,而是因为用了学习算术的方法来学习数学。

    数学力是任何人都拥有的能力。

   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培养逻辑思维,提升数学力的秘诀就是“停止背诵”。数学当中出现的函数、方程、向量和数列等,都只是用来培养逻辑思维的工具而已,而逻辑思维的锻炼只能靠我们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学好数学最应该具备的态度就是思考“为什么”,这也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如果从数学式思考的角度检验,就有必要清楚说明“为什么按照这种方式计算就能得到答案”,因为比起答案本身,学数学时更重要的时解答的过程。如把“分数的除法要颠倒分子分母相乘”,当作一项知识,顶多只称得上是算术的技巧而已,不过一旦将焦点放在“为什么这样可以得到答案”上,即使是分数的除法也能够成为锻炼逻辑力的材料。也就是说,这才是标准的数学。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通过这股力量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行动的人,并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读了这本书,对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人说:请善用成年人特有的优势,有效地将数学力化为你的助力吧。如果你是一位年轻妈妈,与其盲目地让学龄前儿童提早学习算术或练习数学计算题,倒不如鼓励孩子多读书、积累丰富的经验,提升整体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才是数学能力的基础。如果你是一位学生,正为自己的数学烦恼,请给自己大大的鼓励,我是一个有数学力的人,我能学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