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味遗珍吴苑饼家记(作者:李北宏)

 关福 2020-08-01

沪味遗珍吴苑饼家记

李北宏

上海静安区有一家餐饮店——吴苑饼家,这是家老字号,1936年开办。它坐落在延平路上,虽不是商业区,但是颇受市民青睐,每天顾客盈门。许多老上海不惜从郊区来到此,就是想尝尝上海老味道,毕竟这种味道已经不多了。何以至此?应该和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

上海的人口据官方统计,上海在2013年已经达到2400万人口,其中,新上海人占到一半以上。上海在地域上处于吴根越角,饮食偏甜。自上世纪80年代经济开放以来,各地淘金者纷纷涌入上海滩,也带来了各地的饮食文化。说实话,现在上海的老味道是越来越少了,随着外来人口的涌入,本地市民已经不是主流消费者,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口味也发生了改变。

追溯上海的近现代城市发展史,它有几次大的人口流入。1934年,上海市长吴铁城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原因是当时时局趋于稳定,上海的工商业超常规发展,一时间,劳动力、资金、专业人员纷纷涌入上海。仅以新闻出版业为例,据史料记载,1937年,上海的出版社、报纸杂志的数量已超过全国各地的总量,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可见当时的确是市面繁荣。至1937年抗战前,上海的人口达到385万之众。以后,经历8年抗战,民不聊生,百业凋敝,人口一度停止增长。到1949年建政,大量人口移居上海,据1953年的统计,人口达到了620万。60年代达到1100万。文革期间,人口流入减缓,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的增长减慢。以上人口的流入,由于时段较长,上海又有着兼收并蓄的传统,在食物方面的上海味道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上海老户籍人口出现负增长而大量外来人口进入上海。2003年,人口为1340万,到2013年10年间人口呈井喷式发展,增加了1000万人口,达到2400万。原因是大量大学生在沪就业;推行购房蓝印户口等。人口的迅速膨胀,上海味道在经受考验。

历史上上海从未有过如此巨大的人口大迁徙,进来的又多数是年轻人,于是,上海的方言、饮食顷刻间出现变化。上海本地人因为交流需要,开始说普通话,上海话变得居于下风了;各地风味的餐饮店鳞次栉比,上海的本地餐饮业受到挤压,处境困难了。

明显的反映是大饼油条难觅踪影,道地的上海点心越来越少。外来餐饮业者吃苦耐劳,本地人难以和他们竞争,而外来户做的上海点心总是不太到位。好在上海是移民城市,无论如何,大家也能将就、适应。

不过,一些本地老饕的味觉器官还是挑剔的,总要搜寻一些上海老味道。应该说,比较道地一点的上海味道还是有的,其中,“吴苑饼家”就是道地的上海点心店。

一个“吴”字就点出了它是江南的味道。说起“吴苑饼家”,它有点历史了,曾经叫“吴苑食品店”“吴苑馒头”店,由上海滑稽演员汪桂先与人合伙开办,经营生煎馒头、蟹壳黄、咖喱牛肉汤等点心,当时地址在中正北一路(石门一路)威海路西南角(见1947年地图)。由于价格公道,制作精细,颇得市民称誉。加上老板利用私营电台经常做广告,使得食客近悦远来,生意兴隆。吴苑饼家针对上海地区五方杂处的特点,善于吸纳优秀的北方点心,并加以改良,很有成效。其中,河南的“螺丝转”就是一例。螺丝转为河南点心,它以面粉、芝麻、素油、细盐为原料,面粉发酵后擀成面皮,浇点油,撒上盐后卷起来,再盘成圆饼。将饼放入加了油的平底锅后,两面进行煎烧,出锅前撒上芝麻即成。因螺丝转类似盘香,故被本地人称作盘香饼。还有一种朝板饼,也源自北方,以面粉、饴糖、芝麻、葱花、盐、油等发酵烘焙而成。此饼形状扁长,像古代朝廷记事的长板,顾名“朝板饼”。以上两款点心,老板都进行了改良,是南北风味的揉合。1994年,盘香饼、朝板饼被认定为上海名特小吃。

1995年,吴苑饼家在石门一路威海路口的老店因市政动迁关张,搬到延平路251号的原延平食堂,也在北京西路常德路口(静安区文化局西)、浦东洪山路开出店铺,继续经营。

当下,吴苑饼家最出名的应该是蟹壳黄。这味点心清末已有,流行于江浙皖一带。当时有诗云:“形圆色黄蟹壳样,味美油香皮酥香”。民国年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安徽休宁县万安镇新安江码头出发,乘船去上海求学,随身携带的干粮就是这“蟹壳黄”。他曾写下白话文诗:“三个蟹壳黄,两碗绿豆粥,吃到肚子里,同享无量福。”蟹壳黄这“金黄的烧饼”与“金黄的蟹壳”确实形似。以后,蟹壳黄出名,仰仗的是上海这个大码头。

上个世纪30年代,经营蟹壳黄沪上有名气店家是石门一路上的“吴苑”、浙江路宁波路口的“萝春阁”、南市中华路蓬菜路口的“异味香”。“蟹壳黄”的制作方法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做成扁圆形、椭圆形小饼,饼上粘上一层芝麻,置于烘炉中烘烤。它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以上三家如今唯有吴苑饼家还在经营,主打的是是葱油,白糖品种,味道在沪上应该算是沪味遗珍。

吴苑的其他几款点心也有名气。如黄桥烧饼原产地为苏北一带,吴苑接手加以改良,深受百姓欢迎。吴苑的菜肉大馄饨、鲜肉小馄饨用的是高汤,味道俱佳,与众不同。吴苑的面点值得称道,特别是雪菜肉丝笋丝面,很受欢迎。这款食物,面条是商家定制加工;雪菜用的是青甏咸菜,特别爽口;加上新鲜笋丝、肉丝,高汤,一碗面其味无穷。而其价格只要8元,就信价比来说,恐怕上海滩无可匹敌。

为了迎合市场需要,现在吴苑也经营炒菜,以本帮菜为号召,生意也不错。吴苑还引进广帮师傅,专制烧鹅、烧鸭、烤排、叉烧、油鸡等。由于味道正宗,颇有人气,油鸡佬阿黄每天也忙得不亦乐乎。

吴苑饼家是静安区仅存的几家集体所有制企业之一,跑堂的领班、大师傅均是本地人,几代的传承,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海派味道。希望这不是“绝唱”,不是“遗珍”,而是有更多上海味道能复苏、兴旺起来,像广东味道、四川味道那样席卷大江南北。

2015.4

来源:“北宏聚墨楼”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