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直被误会的“蜾蠃”的真实面目

 零壹贰012 2020-08-01

“蜾蠃”的由来

一直被误会的“蜾蠃”的真实面目
  • 衔泥做窝的蜾蠃

“蜾蠃”(音果裸)是一种昆虫的名字,这一名字的由来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诗经·小雅·小宛》有云:

“宛彼鸣鸠,翱飞戾天。

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上面这段节选的意思是:

那只小小的斑鸠,翱翔天际而悲鸣。

我的心情忧伤,想到了我们的父母。

彻夜难眠,感念父母的谆谆教诲。

中原有一种野菜,人民采回作为食物。

螟蛉生有后代,蜾蠃把它们拿来抚养。

我想教导你的孩子,把善良的品质传给他们。

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怀念父母、敬爱帮助兄弟的情怀,愿意把兄弟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教给他们善良的品德。意思是相当好的。

其中涉及了两种昆虫,一种是螟蛉,另一种是蜾蠃。螟蛉是一种菜粉蝶的幼虫,又叫“菜青虫”,喜欢啃食青菜。

一直被误会的“蜾蠃”的真实面目
  • 叶子上的菜青虫

蜾蠃是一种蜂类,因为腰部很细,所以又叫“细腰蜂”。它喜欢在墙角、缝隙里用泥巴做窝,然后把菜青虫或者蜘蛛衔来放到窝里,最后封起来。大概过七七四十九天,就有新的蜾蠃从窝里钻出来。

一直被误会的“蜾蠃”的真实面目

人们对“蜾蠃”认识的改变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蜾蠃”没有雌雄之分,不能自己产下后代,只能靠收养螟蛉的孩子抚养,然后在洞外不停地念咒语:“像我,像我。”大概四十九天后,螟蛉之子就长成了蜾蠃的样子,它们便有了后代。

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位富有质疑精神的医者陶弘景,就不相信这种说法。他通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螟蛉抚育后代的方式并非像诗经中描绘的那样。蜾蠃其实是一种非常恶毒的昆虫!他在《本草经集注》中写道:

“今一种黑色细腰,衔泥于壁及器物边作房,生子如粟置于其中;乃捕草上青蜘蛛十余置其中,仍塞口,以俟其子大而为粮也。…言细腰物无雌,皆取青虫教祝便变成己子,斯为谬矣。”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蜾蠃是能够产子的,它所捕蜾的青蜘蛛并不是用来作为孩子的,而是当作孩子的食物的。自此,蜾蠃这种昆虫的真实面目才得以揭开。

一直被误会的“蜾蠃”的真实面目
  • 正在吃青蜘蛛的蜾蠃幼虫

现代文学家鲁迅也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提到了“蜾蠃”这种昆虫。他在《春末闲谈》里写道:

“当长夏无事,遣暑林阴,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而青虫的宛转抗拒,则活像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

鲁迅写到了蜾蠃捕捉昆虫时的样子。如果以古人的认识来看,蜾蠃拉这种昆虫过去,是作为自己的孩子的,意思当然是好的。但殊不知,真实意图是把它作为食物的。这只昆虫最终并没有逃脱,只消蜾蠃在它身上刺上一针,便不能动弹,任由摆布。鲁迅便由此想到了历代的君王对人民的精神控制。如果那些“圣君、圣臣、圣贤、圣贤之徒”拥有了蜾蠃的这一根毒针,他们统治人们便简单多了,只消往人们身上刺上一针,人们便乖乖听话,对统治者言听计从。统治者也省事很多。

但是统治者并没有这样的一根毒针,人们大多数也是可以思考的。统治者像要人们一直乖乖听话的愿意就实现不了。

这篇文章里,鲁迅把蜾蠃作为一种坏的意象来使用的,即是蜾蠃的真实面目。

一直被误会的“蜾蠃”的真实面目

结语

“蜾蠃”这个名字最早的由来出自《诗经》,它象征的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之所以有这种象征,是因为人们对其观察不深,只凭一两次偶然的遇见,便加以揣测其生长的整个过程,难免会与事实不符。

而真实情况正是被具有质疑精神的陶弘景发现,他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连续的跟踪,才得以窥见蜾蠃抚养后代的整个过程。从此,人们的认识才得以改变。原来蜾蠃是一个非常恶毒的昆虫!

正是一些敢于质疑、敢于实践的人,才使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加以修正,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并不正确,真实情况是蜾蠃以螟蛉为食。

一直被误会的“蜾蠃”的真实面目
  • 蜾蠃幼虫成蛹

关注我,传播更多正能量!探讨人生百态,碰撞思想火花,做一个有逼格的中国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