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脸猫旅游”随笔漫记《国内》〖298〗201410四川(19) (成都青羊宫)

 姜春阳999 2020-08-01

大脸猫旅游随笔漫记《国内》298201410四川19

成都青羊宫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汪国真《旅行》)

远方如果是这样一个美丽的错,那我情愿错上加错,一错再错。

201410四川成都青羊宫青羊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青羊宫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周代,但其名字却一改再改,令人眼花缭乱。周时初名为“青羊肆”,三国时候改叫“青羊观”,到了唐代改作“玄中观”,唐僖宗时期又改叫“玄中宫”,到了五代又称“青羊观”,宋代再改作“青羊宫”,这个名字直至今日。至明朝,唐代所建殿宇不幸毁于天灾兵焚,破坏惨重,不复唐宋盛况。现存建筑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公元1671年)陆续重建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青羊宫受冲击,宫内的道士被撵出,勒令还俗 。在改革开放后又多次修葺。198349日,青羊宫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20021227日,青羊宫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青羊宫的历史,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题名汉扬雄《蜀王本记》亦曰:“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君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君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

青羊宫原来占地150亩,清初重建时占地300多亩,现有殿宇、房舍建筑面积越4800平方米,建筑整齐,其主体建筑,共分六重,都构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山门西侧为八字墙,长二十米、高四米。 

青羊宫第一重殿宇是灵祖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高约20米。墙顶盖琉璃瓦,边上是花瓣为白色,中心为红色的琉璃荷花。右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混元殿,重建于光绪年间,26根石柱和2根木柱上有精美镂空雕刻,图案有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生动灵活。

青羊宫内保藏有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所刻《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余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为当今我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既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日,又是青羊宫历史悠久的“花会”日,届时宫内香烟缭绕,磬声悠悠,人如潮涌,宫外各种名花异卉争奇斗妍,流香溢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青羊”二字来源于青羊街,青羊街又源于青羊宫。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题名汉扬雄《蜀王本纪》亦曰:“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子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子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子传道的圣地。

青羊宫八卦亭位于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亭的石基分为三层,依次为方形、八角形和圆形,以契合于道教天圆地方、阴阳相生、八卦相合义理。八卦亭是不用一栓一楔的木石结构,但丝丝入扣,稳固异常。八卦亭气势雄伟,镂刻精湛,亭身由8根镌刻条龙的石柱支撑。其中一根柱上的条龙有拳印痕迹,传说这条龙乘某天晚上想逃离青羊宫,恰被巡逻的月亮真人发觉,一拳把它打在柱上,拳印由此留下。三清殿之后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始建筑——斗姥殿,为全木建筑。青羊宫建筑群最后一组重要建筑是后苑三台,左为“降生台”,右为“说法台”,中为紫金台(又叫“唐王殿”,内塑李渊夫妇和李世民像)。

三清殿中有两只铜铸青羊,左边的独角铜羊造型十分奇特,初看是羊,细看羊为十二属相的化身,有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腹、猪臀等形象,构思奇特。相传,三清殿的这对铜羊为青帝侍童所化,能治疗百病,只需摸摸羊身上与自己的病痛相应的部位,便能减除病痛。

1984年,青羊宫张元和道长与四川巴蜀书社达成协议,联合重印《道藏辑要》。使得中国唯一幸存下来的清代刻版《道藏辑要》重新印刷行世。

2004610日,为保护清代宰相张鹏翮所赠铜质青羊,已将其作为文物被珍藏在青羊宫。而仿制铜羊于200469日上午1030分进行开光揭幕仪式让信众抚摸。

道教祀神和做法事的处所,称作道宫或道观。道教活动场所主要称谓有宫、观、庙,还有院、殿、祠、堂、坛、馆、庵、阁、洞、府等称谓。道教宫观的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佛教寺院的建筑大体相仿,也采用中轴线,院落式布局,只是殿堂的名称与所供奉的神像不同而已。道观从山门开始,先后依次排列着龙虎殿或灵宫殿、三清殿或玉皇殿、四御殿、纯阳殿、重阳殿或老律堂。佛教的“藏经阁”,道教称“三清阁”。

寺,在古代汉语里有“持续,相续”的意思。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如:大理寺。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倍受历代王朝重视,认为佛教的思想有利于统治,并且对民众有教化作用,因此皇帝把教授佛法并且供僧团居住、学习、修行的场所称为“寺”。,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随着佛教的传入,后代的佛教寺院也有庙字的俗称。观,《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一般道教宫庙称“观”而不称“寺”或者“庙”。道教从道家“天人合一”、“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所以称为”观“,取观星望月之意,所以常建于山顶。在秦以前是中国居住建筑的通用名,从王侯到平民的居所都可称宫,秦汉以后,成为皇帝居所的专用名。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指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庵,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现特指女性修行者居住的寺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