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的七个维度 | 高瓴 Bookshelf

 中山春天奏鸣曲 2020-08-02


导读:上世纪 80 年代德鲁克先生所著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的阐释和总结,如今读起来依旧透彻清晰。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下,德鲁克就以穿越时代的洞察力将创新的本质以及蕴含其中的企业家精神之若干特质和盘托出,犹如一本创新实践的实操手册。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作者:(美)彼得·德鲁克

研究和思考一个企业无论是技术型创新路径还是商业模式型创新路径,创始人是如何将最开始的点滴创新变为一个有足够市场支撑的产品或者服务,进而还能高速而不失稳健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最终建立起自己的价值创造帝国......这整个过程即便在最开始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最终都需要一种称之为“企业家管理(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具备这种企业家管理意识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不仅其领导者将更加与众不同,也将使得其带领的组织能够不断的取得进步。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定义了创新以及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即: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而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还追根溯源,将经过大量实践验证过后“创新”最容易发生的七个维度和场景也呈现了出来:意外事件、不协调的事件、程序需要、产业和市场结构、人口统计数据、认知的变化、新知识等。

创新的第一个来源,意外事件,这是最容易利用、成本最低的创新机会。比如万豪酒店最早成立的时候做连锁餐饮,有一年万豪酒店在华盛顿州开的一家餐馆,生意意外地火爆。原来餐馆对面是机场,那时飞机上不提供食物,很多乘客就来餐馆买快餐带到飞机上。万豪就意外地发现了新机会,开始和航空公司合作,经营航空餐厅,取得了成功。

第二个创新的来源,不协调的事件,如果发现事物明明从逻辑上、道理上可行,但实际结果却行不通,此时就可能产生创新。上世纪50年代之前,航运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购买好货船、招聘好船员,他们的想法是,只有船跑得更快、船员业务更熟练,航运效率才会更高,可整个航运业的成本却居高不下。后来大家才发现,原来当时影响效率的最大因素不是船和船员,而是轮船在港口闲置、等待卸货再装货太耽误时间。所以航运公司想办法来提高货物装卸的速度,于是就发明出了集装箱,航运总成本下降了60%。

第三个创新的来源,程序需求,即寻找现有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发现创新。比如巴西的阿苏尔航空公司,他们的机票价格很低,但乘客却不怎么多。这是因为乘客到机场很不方便,乘坐出租车很贵,而乘坐公交或者地铁又没有合适线路。于是,阿苏尔航空开通了到机场的免费大巴、生意好转,也成为了巴西成长最快的航空公司之一。

第四个创新的来源,行业和市场变化,这往往会带来创新的机会。比如数码技术的出现,让影像行业发生了重要变化,倘若固守自己的传统优势,没有看到行业变化带来的创新机会,未来也会步履维艰。

第五个创新的来源,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性别组合、就业情况、受教育状况、收入情况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带来创新机会。

第六个创新来源,认知上的变化。意料之外的成功和失败能产生创新,是因为它能引起认知上的变化。比如计算机,最早人们认为只有在大企业中才能有用,后来意识到在家庭中也有广阔的使用空间,推动了家用电脑的革新。

第七个创新来源,新知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提到,在所有创新来源中,这个创新的利用时间最长。因为新知识创新往往需要诸多因素的融合。比如,喷气式发动机早在1930年就发明出来了,但应用到商业航空上是在1958年,中间隔了28年。因为新飞机的研发不仅是发动机,还需要空气动力学、新材料以及航空燃料等多方面知识技术的汇合。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将创新之本源重新定义并构建在了一个更加广阔及斑斓的大背景之下,创新之本意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对创新的理解也豁然开朗。自此,创新不再是形而上的概念,有了更加坚实的依托,这也意味着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在上述若干维度之下,创新的机会层出不穷。同时,一个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基因贯穿企业组织内核的理念,也成为企业组织能够不断延续的重要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