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品东“丁季峰先生发明㨰法的历程与意义”一文引发的讨论

 刘金宸 2020-08-02

廖品东教授在2020年7月30日早上,在“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一篇题为“丁季峰先生发明㨰法的历程与意义”的文章,文章如下:

一指禅推法是上海的根和上海的魂。 

一指禅推拿流派源远流长。想当年,在丁凤山率领下,师徒们靠一个手指头不仅吃遍上海滩,还走南闯北,风靡全国。

流派代代相传。流派人崇拜自己的师傅,迷宗自己的技术,忠实于所学所用。在此情景下,丁季峰先生发明㨰法,就尤为难能可贵。 

丁季峰先生发明㨰法是推拿学术的守正创新。探寻丁季峰先生发明㨰法的历程对于培养推拿人材意义深远。

让我们回到丁季峰和丁季峰的那个年代,让我们一块体味“㨰”法的发明经过吧? 

丁季峰先生是一指禅传人,而且是优秀传人,是大师。几十年的阅历使他深谙一指禅推法之道。一指禅推法最大优势在于左右摆动,在于吸定,在于沉肩和垂肘。操作时,由于手(指)高肘低体位,巧妙地将重心落到施治部位;又通过左右摆动,让重力逐渐深透,直达病所。可谓:水到渠自成,不用力而力足。 

但是,一指禅推法也有局限性。只有认识到其局限性,并立志改变它,才成就了㨰法。

一指禅推法最大局限性在于纵向深透性和横向面积不足。纵向,手指头太轻,还不能主动向下施力,只能坐在病床旁,一心一意,慢功细活。横向,指头太小,只是一个点,覆盖部位太小。整个一指禅犹如书法般,缓缓运指推动。即使发明“紧推慢移”(一指禅本身要求吸定,不能移动。慢移,就没有吸定了),准许沿一定线路和圈子运作。但仅凭一个指头,能走多远,又能扩张多少呢?

丁季峰先生当年也一定为一指禅的深透和面积问题而苦恼。

科学的任务是要继承其优势,改变其缺陷。

如何继承一指禅沉肩、垂肘,摆动和吸定的优势,改变其深透性差和面积小的缺陷呢?

作为手操作的推拿,上肢最大、最重的部位只剩下肘和掌了。肘比掌大而重,但肘不如掌灵活。

丁季峰先生聚集于掌。

今天的㨰法被定义为:前臂的旋转与腕关节的屈伸复合而成的推拿手法。

历史上原本有两种手掌滚法--小鱼际滚和拳背滚。小鱼际滚柔和,拳背滚深透。可以推测:丁季峰先生正是在反复比较,研究并综合两种滚法的基础上发明了㨰法。

1.着力部位:小鱼际滚为小鱼际,拳背滚为掌指关节。二者综合,㨰法则为手背4、5掌指关节面。

2.角度:小鱼际滚前臂平行,拳背滚前臂垂直。二者综合,㨰法为前臂与施力部位间成45度角。

3.动作:小鱼际滚是前臂旋转,拳背滚是腕关节屈曲。二者综合就是㨰法的定义所述的动作。

4.运作方向 :滚动方向为与胸壁夹角呈约45度动行也是这二者综合的结果。

正是因为㨰法综合了两种滚法,又继承了一指禅推法的优势。使得㨰法具有省力、深透、面积大的特点。其大面积吸定,来回滚动,使其对于人体具有气血泵样作用。这种作用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为其放松、镇痛、解痉、活血化瘀奠定了基础。

文章发出后,马上在一些专业群里引发不同看法。

王国才: 敬爱的廖教授: 你对一指禅推法的理解大谬啊!群里的各位专家可讨论、辩论!推穴道,走经络!

金义成:国才兄言之有理,一指禅之紧推慢移绝非如廖某人之说!

丁老师从未认为一指禅推法深透性差,先生之一指禅偏峯推可谓一绝,见之如同艺术!

紧推是指在某个穴位操作,慢移是指沿经络移换至另一个穴位进行操作。从一个穴位调换至另一个穴位,不是跳跃式也不是断崖式,而是沿经络慢慢移至。正所谓国才兄所说的推穴道,走经络!

廖品东:个人理解'慢移'才扩大了范围,才可以走线性经络和面积的部位。因为单一的一指禅是一定要吸定的。吸定就不能移呀!

孙武权:主要是我们在丁氏推拿流派的宣传教育不到位,才让廖老师产生了一些误解。金老师王老师谈了些看法,我都同意,有空我也补充一些。一指禅推拿在操作层次上有平浅深陷一说,深透性不足肯定不是一指禅推法的缺陷。

丁开云:现在我们了解学习一指禅推拿,基本是以余大方(孙武权注:应该是俞大方)教授主编的五版教材为主。上面所述的一指禅手法是在坐姿下完成的,所以有了上面的所谓沉肩垂肘的图形,也就有了很多人对一指推法产生多方疑问。这样的一指推能产生多大的力?能渗透吗?等。产生这样的疑问一点也不奇怪,腕关节高于肘关节时做推法,产生的力很容易是平的,直线向前。就我学习一指禅推拿的内容和他有很大的不同。学习一指禅推拿的初始,有个练功的过程,这时十分强调是站着练,我父亲是不允许坐着练的。坐着练手高肘底,练不出功,力下不去。为什么余教授会有坐着练的记录,我不好猜想,是不是和他的老师在临床操作时示范有关?一指禅推拿在临床治疗时,很多是在坐姿下完成的,这时的手势一定是手高肘底的,但那是在手法功底已经练成,运化自如时就不受体位的限制了。有兴趣的同仁可关注一下我刚出版的《一指禅推拿真传》…我们共同学习交流。

戴俭国:关于一指禅推法的“紧推慢移”之说,我当年(1973 年)曾当面请教过王百川老师和王纪松老师(1975年春节王百川老师在乐嘉哲的陪同下来到芜湖访友,我请他们来舍下一聚,又谈到这个问题),根据他们的教导,结合我五十多年来从学习、教授和临床应用的体会和感悟,我的理解是:紧推,是一指禅推法在穴位或痛点上的吸定并保持速度均匀一致的推动(即120~160/ 分),慢移,是一指禅推法在移动(即变化穴位或痛点,或沿经络移动)时必须平稳、着实和缓慢;可以这样理解:紧推是在穴位上的吸定推动,而慢移是在变换穴位时要保持推法连续不断的缓慢移动而不可跳动或跳跃。以上的意见仅供参考,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于天源:在我讲推拿整整31年之际,看到廖老师的文章,也看到前辈和同道的回复,午间的困意全消。分享以下四点想法,以供同道拍砖。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认为没有一个手法可以包打天下。因此没有必要深究一个手法的不好。

2从来没有学生提出、我也从未留意过对“紧推慢移”会在理解上有差别,我理解紧推的紧是速度,推是一指禅推法的推,慢移是指操作时的移动过程。个人认为,严格地说慢移不是一指禅推法特有的动作要领,因为需要慢移的手法太多了,如揉法、拿法、搓法、捻法。这样看来,紧推也非必要,因为速度快的手法很多,我们并没有看到快擦:快拍、快搓,慢抹、不快不慢捏的要领。

3守正还要创新:可以保留紧推慢移,但我们专业人员能否回答紧推是充分必要的吗?

4我一直认为:手法没有对错但有好坏。我看到一些医生做一指禅推法、扌袞法并没有吸定。能说人家错啦?不能!人家的疗效也很好呀。

对于于天源的说法,王国才老师认为:要有规范。

蒋诗超博士动作更快,当天就在他自己的公众号“蒋诗超博士”上发了一篇文章“关于廖品东教授《丁季峰先生发明㨰法的历程与意义》一文的回复”,

全文如下:

今晨读到廖老师所撰写的《丁季峰先生发明㨰法的历程与意义》,与过去相同,廖老师的文章总是那么接地气,就像成都人在江边品茗摆龙门一样,对于全国各个流派故事都能聊上那么一两句。

笔者对于廖老师这种创作功力向来佩服,回顾过往其中一些案例,例如:为刘开运教授“著立新书”,为张素芳教授“更改籍贯”,还有让上海小儿推拿名医戚子耀在山东“认了亲戚”等等,感谢廖老师为推拿学界撰写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今天,廖老师再发文学作品《丁季峰先生发明㨰法的历程与意义》,再次体现其文学功底以及创作力。

全文通读,有不少廖老师自己的见解。有一些是假托丁先生之口而说。故事自圆其说,有鼻子有眼,不知实际情况的同道,可能会误以为真。

因此,作为在上海接受丁氏推拿正规教育多年的笔者,认为还有有必要把自己了解的一些情况和同道分享,避免各位将文学作品与事实真相混淆,产生误解。另外也借廖老师这篇文章,科普一下笔者所了解的情况。

当然,笔者毕竟也没有经历过那些年代,大部分都是倾听亲历者的诉说,以及结合过往相关的文章,难免与廖老师一样会出现各种谬误,请各位同道见谅,权当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大家出来讨论一二。

正文

廖老师文中认为“一指禅推法也有局限性。只有认识到其局限性,并立志改变它,才成就了㨰法。”那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

那么廖老师认为的这个局限性是什么呢?文中自有答案:“一指禅推法最大局限性在于纵向深透性和横向面积不足。纵向,手指头太轻,还不能主动向下施力,只能坐在病床旁,一心一意,慢功细活。横向,指头太小,只是一个点,覆盖部位太小。整个一指禅犹如书法般,缓缓运指推动。

”好了,廖教授指出了两个问题:1.纵向深透性不足;2.横向面积不足。实际上是不是这样的呢?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关于一指禅推法作用层次首次提出见于1959版教材,强调一指禅推法具有平、浅、深、陷4种劲:平劲在皮肤,浅劲在肌肉、深劲在骨、陷劲在骨骼内脏;

后续王国才教授主编的教材中将作用层次概括为深透皮、肉、筋、骨、脏腑、经穴各层次。罗才贵教授主编的教材也沿用了这种说法,赵毅主编的教材中将作用层次归于动作要领,其作用层次强调深浅适度,沿用了1959版教材中的平、浅、深陷4种劲。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于天源教授主编的教材中,强调一指禅推法产生的力应作用于肌肉层。

从上述这段内容,相信各位同道应该了解到,一指禅推法的纵向深透性没有任何问题,在教科书中明确提到作用的层次,最深可达“骨骼内脏”,如果这个纵向深透性还不足,那么只能把人按穿了才行了。

再来讨论一下第二个“不足”:横向面积。廖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忽略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任何手法都有其适应范围。一指禅推拿,主要是以腕关节摆动来带动拇指活动的。既然是拇指,那横向面积相对其他操作部位横向面积要小。这个问题根本谈不上是不足,如果这算是不足,那么足球不能用手拍,篮球不能用脚踢,乒乓球不能用网球拍,网球不能用乒乓球拍是不是也能被认为是该运动方式的一种不足呢?

廖老师在文中又谈到:“即使发明“紧推慢移”(一指禅本身要求吸定,不能移动。慢移,就没有吸定了),准许沿一定线路和圈子运作。但仅凭一个指头,能走多远,又能扩张多少呢?”

在廖老师笔下“紧推慢移”一种“发明”,而且这个“发明”还与“吸定”“相矛盾”。吃瓜群众看到这里会觉得说的好有道理。笔者看到这里,心里那个着急啊,真心害怕吃瓜群众们被误导。

“紧推慢移”这一动作要领是在1974版《推拿学》中提出,是对1959版《中医推拿学》动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5个要素的补充。

而对于“吸定”这个一概念的理解,廖老师的解读更是偏差较大。吸定本意是强调:“一指禅推法操作时应紧推慢移,腕部摆动频率约为120-160次/分钟,拇指端或罗纹面在施术部位上缓慢移动,同时应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要形成摩擦移动或滑动。”这段文字中的“不要形成摩擦移动或滑动”才是对“吸定”的正确理解。

换言之,廖老师可能错误理解了一指禅推拿的操作方式。关于这一问题,严隽陶教授是这样描述一指禅推法:在推拿手法名称上,推法的概念是用手指、掌根、手掌按于人体部位及穴位上向前或螺旋式“往而不复”地推动。唯独“一指禅推法”不同于统称的推法,其实质是连续而又移动的按法操作,是一种连续的点状刺激,尤其适用于“穴位”及局部的压痛点上。

好了,文章写到这里,各位同道应该了解到丁季峰先生肯定不是因为一指禅推拿的局限性才去发明了㨰法,那么,丁老先生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明这一方法了。

历史总有真相,这段历史被赵毅教授写入了《推拿名家丁季峰与㨰法的创立》一文之中。

文中考证详实,脉络清晰,是为了纪念丁季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所作,文章以大量史料为依据,研究推拿名家丁季峰创立法的形成过程。发现上世纪40年代初丁季峰推拿诊所面临大量的中风偏瘫和骨伤科疾病患者,这一疾病谱的变化是催生法的原动力。推拿手法的创新只有顺应疾病谱的变化,才有生命力。

笔者将该文全篇附于文后,供各位同道学习。(孙武权注:请大家到蒋诗超博士微信公众号查询文章,或者自行去文献数据库查询)

小结

本文论述是对廖老师这篇文章进行一些回复。廖老师对于推拿的热爱毋容置疑,很多时候写的临床文章发人深省。虽然有时候有些谬误,不过瑕不掩瑜,正所谓“不说不错,多说多错”。推拿学科虽小,需要更多人研究探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笔者对廖老师每日不断撰写的文章十分敬佩。无论对错,有时候正因为他的一些发言,也暴露我们自己某些工作的不到位,才使得误解的产生。所有的文字或者语言都是为了推拿学科更好的发展。这是应该真正热爱推拿人的初心。

笔者离开体制内几年有余,近半年又遇疫情倍感艰难。这期间多次收到来自各地同道的问候,感觉十分温暖。尤其是师父金义成教授,平日嘘寒问暖,关心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更加感受到老一辈推拿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帮助。借着此文感谢师父以及各位同道!

笔者生为推拿人,死为推拿魂,无论身在何处,不忘初心,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将相会于江湖!

看了廖老师的文章,感到很有新意,对我们推拿流派工作也有促进作用。

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和理解,我对文中一些说法,有一些不同意见和补充。

蒋诗超博士的有些观点我表示赞同,就不一定再重复,有些地方我感到没有说到位,会再补充一下。

王国才、金义成、丁开云、戴俭国、于天源等老前辈,对廖教授的一些说法有异议,表达了一部分意思,我会适时引用。

根据廖教授原文,我主要谈三点:

甲、一指禅推法的特点与手法要求

2013年,为了便于流派建设,上海把一指禅推拿流派和㨰法推拿流派合并为丁氏推拿流派,严隽陶老师总结出丁氏推拿流派的三大特点:柔为贵、刚柔相济,点为主,点面结合,动为先、动静结合。

其中,一指禅推拿流派是以医者一指(拇指)推法为主要手法,结合拿法、摩法、按法、揉法、缠法、摇法、搓法、捻法、滚法、抖法等手法,进行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学术流派。

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代表性手法,也是中国推拿有别于世界各国手法的最具代表性的手法。

一指禅推法操作的基本要求有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腕端平,紧推慢移,推穴道、走经络(循经推穴),平浅深陷、力透溪谷,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等。

一指禅推法的基本动作是拇指按法,或者也叫拇指推法。有屈伸拇指指间关节和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两种操作形式;还有三种变化,其一是改用拇指桡侧着力、四指悬空摆动操作的,称为一指禅偏锋推法(姚斐、赵毅最早提议将“偏峰”改为“偏锋”);其二是以拇指指间关节背侧着力,称为跪推法(曹仁发的改进);其三,是把手腕摆动的速度加快,每分钟的次数从140次左右增加到200次甚至250次以上,就称为缠法(钱福卿擅长)。江苏施和生、邵铭熙的四指推法,也有点一指禅推法的意蕴。

甲一、关于深透性问题

初学一指禅推法在练习时,要求坐位,这一要求应该从1956年推拿医士训练班开始时,就逐渐成为推拿学校教育的规范。坐位练习,增加了手法操作的难度,要求学生必须在长期训练后,才能达到手部肌肉既有力量又有柔韧性。再在人体上练习,或者改变体位操作,就会容易得多。

一指禅推法产生的垂直压力的力量是通过手腕摆动逐渐形成的,不是靠体重或者刻意的下按产生的。

一指禅推法的深透性问题,蒋诗超在文献引用方面已经到位,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一指禅推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深透性,并非手法缺陷。

手法的深透性比较难以客观评价,推拿老师有时采用体测法判断学生的手法是否达到一定的深透性。

手法要达到一定的深透性,与手法的力量、速度、频率、方向、作用的部位、作用的时间等都有关系,并非力量越大,深透性就越好。

上海曾经通过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过相关研究。严隽陶沈国权等曾经研究过肌肉张力对深透性的影响,发现肌肉必须有一定的张力,手法力量才能达到较深的层次,而非很多人通常以为的肌肉越放松越容易深透。罗志瑜曾经研究推拿后组织温度的变化,证实手法可以提高组织内部温度,一般五分钟后就不再升高。这也要求手法必须在一个固定部位连续操作一定时间或者次数后,才能深透到较深的部位,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要吸定、紧推。

甲二、关于紧推慢移

初学一指禅推法在练习时,要求吸定一个位置,不能移动,熟练后,再练习有控制地移动,先练习前后移动,再练习左右移动,渐渐达到可以随心所欲,移动自如。

一指禅推法要求在一个穴位上要操作一定的时间,不要轻易移动。操作一定时间后,沿经络走行,换到其他穴位,继续紧推。在移动走行的过程中,一指禅推法操作的频率是快的,相对来说,移动的速度是慢的,就是所谓的紧推慢移。

紧推要求在一定的部位操作一定时间,要达到一定的频率;慢移的要求是不能快速,不能跳跃、拖动,同时要求手法边摸边推,遇到有结节、条索、压痛,需要停留,多推一会儿。(王国才、金义成和戴俭国都讲得比较到位了)。

乙、一指禅推法与㨰法的差异

一指禅推法和㨰法都属于摆动类手法。

一指禅推法本身就是以推拿点状部位为主要目的,并不要求他面积大,如果单纯要面积,掌按法就可以了。掌按法的面积甚至超过了㨰法的操作面积。

㨰法是面状操作手法的代表之一,由于手法的科学性,比单纯的掌按法要省力轻松。

㨰法推拿学术流派是以㨰法为主要手法,结合按法、拿法、捻法、搓法、揉法等手法进行防病治病的一个学术流派。

丙、㨰法的特点与手法要求

关于丁季峰老师创立㨰法,详细过程并不清楚,在丁季峰主编的《推拿大成》中,写出一些缘由,但是缺少细节性的内容。我很佩服廖老师的推测,我也同意手法操作面积可能是一个原因。

一指禅推拿流派里有滚法,是以手指的近端指间关节背侧着力,通过手腕摆动进行操作。面积不大,并不适合大面积省力地治疗骨伤科疾病、神经科疾病。把滚法动作进行改进,改成㨰法,可能是比较容易的操作。

据我了解,在丁季峰老师创立㨰法之前,并没有什么鱼际滚和拳背滚一说。在丁季峰创立㨰法之后,丁老师也一直反对掌指关节㨰法等操作。

我曾经问过沈国权老师和是有康老师,真实情况和具体过程并不清晰。赵毅老师的文章多是文献考证,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代表真实情况就一定如此。创立过程我们不做探讨猜测,在这里,我要纠正一些错误的操作认识。

㨰法的练习,要求是站位,不能坐位。米袋方向与身体垂直,手法操作时,应该以腕关节屈伸动作为主,在学习的早期阶段,不必强调前臂的旋转动作。

看一下丁季峰老师在《推拿大成》里对㨰法的描述,就清楚了:以手掌背部近小指侧部分紧贴于治疗部位上,掌指关节略为屈曲,依靠腕关节最大限度的屈伸动作,使手掌背部近小指侧部分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运动。

丁老师在世时,一直反对有人用掌指关节㨰,但是近年来,很多手法学教材,都把掌指关节㨰法纳入常规操作了。甚至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一书中,还出现了小鱼际㨰法、立㨰法、拳㨰法等在规划教材中从未出现的手法。

基本手法的名词术语的规范名称、定义、操作看样子都需要再做一次正规的梳理。

结语

丁季峰老师创立㨰法后,并非仅仅限于一个手法的改进,而是逐渐建立了㨰法推拿学术流派,与一指禅推拿流派做了区分,从一指禅推拿流派中也只选取了按法、拿法、捻法、搓法、揉法等几个手法作为常用手法。在㨰法操作时,配合被动运动,在当时是推拿学科的创新之举,对后世影响极大。由一指禅推法改为㨰法,仅仅是深透性和操作面积吗?应该并非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