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教融合模式下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研究

 好阿宝 2020-08-02

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国家也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为满足产业深层次发展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校都在积极发挥其学术、科研、人才等优势,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创新要素,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形成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力,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的支撑力、引领力和创造力。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应用型人才工程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对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指面向工程问题时专业技术人员所具有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逐年递增。高校应着眼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立足于社会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系统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根本需求

目前我国工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大而不强、粗而不精的情况比较突出。产品附加值不高,生产效率低下,利润空间相对较低,80%以上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核心技术缺乏,生产力低下。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目前我国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家产业战略发展要求,需要大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不仅要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加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根本需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承担着科学知识的传播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培养出适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基本方向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加工制造技术仍延续早期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其生产加工技术、质量管控体系以及低效率的生产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我国工业生产以及人们高品质生活需求。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成为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产业发展要想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就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目前部分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工程实践能力薄弱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应当前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各高校都在根据产业需求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产教融合

工程问题对任何一个产业来说都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用工程人员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协调共同努力。如我校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多种培养方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一方面,学校通过综合课程设计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备研制的整个过程,促进了学生所学专业原理方法在工程实际上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专业技术原理方法的理解。同时,建立实训中心与实践教育基地,与行业企业零距离开展工程实训,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技能需求零距离结合。

另一方面,学校结合学科发展前沿与企业建立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工程实践培养方案的制定,使人才培养更能契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另外,学校不定期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来校开展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技术创新等介绍,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行业发展的方向,紧跟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同时与企业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以及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将人才培养融入到产业发展与技术革新上。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形成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一方面基于协同创新中心帮助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另一方面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的技术以及新的管理模式应用于企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实力帮助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技术升级等,实现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等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产业岗位需求,从而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加快了产业调整与升级。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技术产业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也更需要具备一定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的人才。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其改造原有技术以及创造新技术的能力,实现“有中生新”的知识重构和运用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环境的营造和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高校一方面要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消除阻碍学生创新意识产生、发展的阻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的拓展视野、自我更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营造环境、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解决工程问题时不断融入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提出新见解、制定新方案、使用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背景知识运用

只有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知识,才有可能实现技术创新。因此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背景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要不断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企业项目开发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地提出新思路,使用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高校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活动,主要包括各类知识竞赛、学术论文的撰写以及专利的申请等,使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成果进行有效的保护。大学生科技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动态,并将最新专业技术的发展应用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贯穿起来,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论文撰写、专利申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自己取得创新成果的保护意识。

四、结语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我校工程技术类专业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以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为手段,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专业竞赛和企业项目设计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使学生专业知识融合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以及产业链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