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工大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初中历史资料馆 2020-08-02

西工大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小题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   (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

2.学习完“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课后,七年级某班的同学在一起构想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你认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早晨,一群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里用磨制石器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动手钻木取火,烧烤捕捉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一起睡在洞穴里,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下图是北京人日常使用的劳动工具,这些工具属于                    (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石器和木棒             D.石器和骨器

4.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                  (    )

  A.山洞  B.半地穴式房屋         C.砖木瓦房    D.干栏式房屋

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嫘祖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6.“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宇,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这说明在早期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渐学会了                 (    )

  A.直立行走           B.人工取火            C.建造房屋         D. 种植农作物

7.下列图片中,反映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

   ①栽培稻谷遗存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司母戊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8.下列属于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的是          (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青铜器出现     

④城市出现    ⑤磨制工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9.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能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      )

  A.建造房屋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使用陶器        D.火的使用

10.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他是      (    )

  A.尧                  B.舜                C.禹              D.鲧

11.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国家的文明古国之一,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

  A.夏朝的建立         B.启继承父位       C.商汤灭夏       D.盘庚迁殷

12.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次,北方边疆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竹简或木牍上        B.丝帛或者麻布上    

 C.陶器上                  D.龟甲或兽骨上

13.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 

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②           D.①③

14.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②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③诸侯国受分封的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西周时期,对祭祀用品的规定很严格,例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的青铜器很多   

C.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6.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的教训来看,国君应该                         (    )

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  B.发展经济,增加国力

C.重视教育,推行改革  D.实行仁政,勤政爱民

1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18.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鲁国定期向天子纳贡B.天子依附于诸侯

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D.周王室地位衰落

19.小明查阅字典,找到下列成语:①退避三舍 ②问鼎中原 ③ 围魏救赵 ④ 三顾茅庐,其中对研究春秋时期历史有帮助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 ②④         D.①②③

20.下列对春秋时期争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使诸侯国的数目逐渐减少                   B. 战争频繁

  C.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D.掀起了各国的变法运动

21.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618年,唐朝建立,定都长安,时间相隔多少年?(        )

  A.837年                B.838年            C.839年        D.297年

22.《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修建者是 (     )

  A.秦孝公                B.楚庄王           C.鲁班          D.李冰

23.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秦国在公元前273年修建了都江堰。公元前273年属于          (    )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24.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中,所代表的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是 (    )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钻孔石斧         D.铁犁铧

25.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26.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三家分晋   ②武王伐纣  ③盘庚迁殷  ④ 围魏救赵

   A.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27.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    )

A.周武王—牧野之战   B.商纣王—酒池肉林

C.周厉王—道路以目   D.周文王—周朝建立

28.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C.各学派相互辩论       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9.初三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0.“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下列思想与“国之命在人心”内涵基本一致的是(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II卷 非选择题  ( 共2小题,40分)

(温馨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完成,试卷包含2分卷面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分封肇始】

材料一

(1)阅读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诸侯国在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3分)

【各司其职】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孟子》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国君或诸侯拥有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4分)

【隐患显现】

材料三

 (3)读《春秋五霸》形势图,填出图中A 、B分别是春秋五霸的哪两位。读《战国七雄》形势图,填出图中C、D、E分别是战国七雄的哪三个国家?(5分)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

材料四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血缘)疏远,相攻击如仇讎(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不)能禁止。          ——《史记》

(4)依据材料三、四,分析分封制长期实行导致国家出现了怎样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3分)

【动荡新机】

材料五  春秋战国期间,战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形成了诸子百家,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顺应自然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

(5)材料四中思想界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在我国哪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1  铁制农具           图2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劳役)。……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4分)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分)

(4)依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5分)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谈谈你从商鞅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2分)


2017-201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B

A

C

D

C

B

C

A

D

B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A

D

B

D

A

D

B

D

D

D

C

C

31.(1)  对象:有血缘关系的人(亲戚);功臣;先代贵族(任答一个得1分)。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1分)特点: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1分)

(2)权力:国君有统治和管理所管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2分)义务:拥戴周王为天子,定期朝见周王,交纳贡赋,服从周王派遣出征作战。(2分)

(3)A秦穆公B齐桓公C赵D魏E韩(5分)

(4)状态: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控制政治局面,分封制逐渐瓦解。(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1分)

(5)朝代:东周。(2分)影响: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②为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的深远影响。(2分)

32.(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问题: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4分)

(2)事件:商鞅变法。(2分)措施:奖励军功;奖励生产;取消贵族特权。(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

(3)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

(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3分)因素:①顺应历史

潮流②秦孝公的大力支持③商鞅本人善于创新、坚持改革(2分)

(5)精神:敢于创新的改革精神。(2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