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年级下册期中卷,学生数学49分,不努力的孩子,老师怎么教?

 一师者 2020-08-02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学生考的不好,不知道为啥乡村学校高年级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学习又特别的不努力。同样的试卷,小表妹在县城一所普通的小学读书,她的三门成绩是277分,她们班最高分291分,而数学成绩最低分也是80多分,可是我们呢,虽然全班只有三个学生,可竟然没有一个及格的。

作为老师,我感到特别难过,感到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而给学生说起县城的孩子多优秀,成绩多好,而且很努力。这些乡村孩子不屑一顾,觉得老师说的是假话,县城孩子不可能那么优秀。似乎觉得自己成绩差,别的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自己不优秀,还不相信别人优秀,学生不努力,老师该怎么办?

这是一份49分的试卷,可以看出,正确的没有错误的多。对于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老师更应该不厌其烦的给学生讲习题。把学生每一道错题都要给学生讲一遍。虽然学生不能多练,但是老师可以多讲。

一、判断题。

1、不同的位置看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这句话是正确的,如果说看到的图形可能不相同,也是正确的。

3、如果mxn=p,那么m=p÷n,这句话正确。

4、学生把46x36x2理解成了(46+36)x2。

5、(40+4)X25=40x25+4x25.

7、一个小数,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它的大小不变。错误。举例:3.08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变成了3.8,它的大小改变了。

二、选择题。

2、700÷25的简便算法为C(700x4)÷(25x4)。

4、与8最接近的数是8.0003.这道题,只需要和8相减,得到最小的那个数就是离8最近的。

三、填空。

1、0.8里面有8个0.1,0.32里面有32个0.01.小数和分数其实一样,可以找到它的小数单位,0.8的小数单位就是0.1;0.8是0.1的8倍,说明0.8里面有8个0.1。

4、5350m=5.35km,2.4kg=2400g。这样的题,学生几乎每次都全错,而且是全班都错,让学生记了,学生始终不理解。K表示千的意思,从m到km,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从km到m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5、近似值是5.0,这个小数最小是4.95,最大是5.04.最小找五入,最大找四舍。

第6小题和第7小题,这是加法结合律以及乘法结合律,还有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形式。学生一背就会,一做就错。

口算题。

750÷1000=0.75;

47x53x0=0;

3.7x100=370,这三道题做错,说明这个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没有掌握,不知道怎么移动的。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不能只会背。

脱式计算,能用简便的用简便,这位学生第①题没有用简便算法,应该先把25和4相乘等于100再和37相乘。

第⑤小题,240÷80也能算错,哎,考不及格,真的不亏。

第⑥小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147-47=100,100x65=6500.有简便的算法,不用,浪费的可是时间。

3、看图计算。

①求右图的面积。

可以把这个图形补成长方向,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长方形的面积即可。

②这道题,可以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根据长方形的宽x2+小正方形的边长=大正方形的边长,

2x+6=10,算出来长方形的宽x=2,

进而算出长方形的长=小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宽=6+2=8cm

五、胸有成竹。

前面的图形和左边的图形对调一下就正确了。

六、解决问题。

1、这道题,这位同学错在了326+14=340(人),这位学生把这道题中老师人数14人写成了16人。

不努力+不细心=不及格,同学,让老师怎么说才好呢?

2、这道题,10张银行卡叠在一起0.95厘米,1000张银行卡多厚?

1000张银行卡是10张银行卡的100倍,所以这道题列式:0.95x(1000÷10)。

3、为啥不先算一套课桌椅的钱,再去乘以80呢?

列式为:(124+76)x80.学生算出来的结果16000元没错,可是结果却写成了1600元,少了一个0.天啊,结账的时候一万六变成一千六,卖课桌的老板要哭了。

4、说到小马虎,这一份49分的试卷的小主人才是真的小马虎。如果细心一点,做60分以上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道题经过分析知道正确的结果要比错误的结果大,需要用正确的式子减去错误的式子即可:

102x(口+3)-(102x口+3)=102x口+102x3-102x口-3=306-3=303.

这就是一份乡村孩子的试卷,全班3位学生,其余的两位和她的成绩相仿,学生还是停留在上课能听懂,但是题做不对的层面。孩子们题错了不懂得反思,做题又少,而且还比较懒,再加上马虎的毛病。学生是天天无忧无虑了,可是我作为老师,真的很苦恼。这么尽心尽力的教他们,就是教不会他们,大家说,我该怎么办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