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高考生物全国Ⅰ/Ⅱ/Ⅲ卷考点汇总, 2021届考生务必掌握!

 振王府图书馆 2020-08-02
2020年高考尘埃落定,它是送给全国学子们的一场特殊“成年礼”。对许多省份来说,它还是理综卷的谢幕战。今年的高考生物全国Ⅰ/Ⅱ/Ⅲ卷的考点有哪些特点,一起来看下。

全国Ⅰ卷

1. 知识点分布
选择题 (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题号
主要考点分布
教材中的范围
1
病毒
必修一
2
呼吸作用
必修一
3
分级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必修三
4
实验选材
必修一
5
遗传
必修二
6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
必修三
非选择题 (共54分)
29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必修一
30
光合作用及应用
必修一
31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必修三
32
生物的变异和育种
必修二
37/38
微生物培养、单克隆抗
选修一/选修三

2. 考点在各教材中所占的分值
知识点主要来源
涉及题数及分值
总分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必修一
3道题 18分
2道题20分
38分
必修二
1道题 6分
1道题9分
15分
必修三
2道题 12分
1道题10分
22分
选修一/选修三
0
1道题15分
15分

全国Ⅱ卷

考点分布
题目
考查知识点
答题技巧
能力要求
学科素养
难易程度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免疫
识记、判断
理解能力
生命观念
2
免疫调节
识记、判断
理解能力
生命观念
3
实验考查
分析、判断
实验与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
4
染色体变异
识记、判断
理解能力
生命观念
5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实验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根据细胞吸水和失水进行判断
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6
群落的演替
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分析、判断
理解能力
科学思维
29
中心法则
仔细审题,辨析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密码子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理解能力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0
差速离心法、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应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
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1
人体激素调节、稳态
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2
自由组合定律
运用遗传的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38
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运用生态工程的知识解决环境问题
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全国Ⅲ卷
整体难度适中偏简单,试题类型与往年类似,偏重于考察实验探究和教材基础知识。

细胞、代谢、遗传、调节和生态专题仍然是今年高考的考查重点,和去年的分值分布没有明显变化,增加了对植物激素调节中信息提取的考查。

Ⅲ卷整体上来说题目简洁直接,选择题最长的题目字数:Ⅰ卷64字、Ⅱ卷135字、Ⅲ卷57字,图表信息题,也就Ⅲ卷第2题,虽然要分析曲线,但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答案也是很简单。

比如Ⅲ卷第2题,“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如果你认为蔗糖供能,那么KCl呢?

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这么简单的逻辑关系,与图无关,图只是个障眼法,核心是题干的描述。

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笨,是缺少一套系统、高效的提分方法!赶快识别二维码听课吧👇每人仅有1次机会!

今年高考生物全国Ⅰ、Ⅱ、Ⅲ卷情境化命题比例呈上升趋势。

全国Ⅰ、Ⅱ、Ⅲ卷的有关新冠病毒的题目,都出在了选择题:

Ⅰ卷第1题:

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答案:B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该病毒不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活。

A、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引起的病毒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冠病毒,A正确;
B、病毒只能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不能在餐桌上增殖,B错误;
C、煮沸可以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杀死病原体,C正确;
D、手可能接触到病毒,勤洗手可以洗去手上的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D正确。

Ⅱ卷第1题:

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答案:D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为胞吞,A错误;

B、新冠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等细胞器,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为DNA,二者的核苷酸不同,C错误;

D、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D正确。

Ⅲ卷第5题: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

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

D.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

答案:D

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具有严整的结构,营寄生生活,通过侵染宿主进行增殖,进入宿主细胞后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离开活细胞后不再进行生命活动。

A、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RNA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因此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A正确;

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有利于室内与室外的空气交换,病原微生物也能随空气流动到室外,B正确;

C、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使体温升高,正常人体温一般维持在37℃,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C正确;

D、75%左右的酒精具有杀菌作用,饮酒的度数一般不能达到75%,且长期饮酒对人体会产生损害,免疫力下降,因此每天适量饮酒不能预防新冠肺炎,D错误。

29题:

Ⅰ卷的29题,Ⅲ卷的29题,题型相似,都是填表格,就是基础知识记忆背诵,特点对比。

第30题

Ⅲ卷30题,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什么是必需氨基酸?

题目给出情境,但是问题都是教材知识,常规问法。问问自己,你真的关注生命吗?生命观念,科学思维,落实了没有啊!

第31题

Ⅲ卷把课本的能量流动图解搬过来用。有些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能量流动关系图,摄入量和同化量分不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不知道是什么关系。

哎,老师觉得容易学生觉得难。

第32题

遗传题的大趋势就是,少考偏难的概率计算,倾向于实验设计。课标限定遗传不能再难了,所以三套卷的遗传题都不难。

Ⅲ卷32题,异源多倍体的概念、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怎么写,我们都反反复复一轮、二轮复习讲过无数次,不畏难的同学,只要不跳过不留空,这题拿分没什么难度。

都说选修一简单,选修三难。但是大多数学校都选择讲选修三,因为大多数学校不具备选修一的实验条件,选修一属于实践,讲半天,不如做实验。(少部分学校条件允许,上级要求,选修一选修三两本书都讲)

Ⅲ卷37题:果汁、果酒、果醋的制备。

38题基因工程+胚胎工程。

常规思路,无论你选哪个,你一定做了大量的练习题。


1、重视双基,扎实基础

稳扎基础知识,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清楚记忆基础知识,夯牢生物基础。

2、建立知识框架和知识网络结构
高考生物是各个板块的综合,一道题中考查的知识点是多个的。在生物学习中,要学会搭建知识框架,并不断完善所建立的知识框架,使知识树更加丰满和细化,将分散的生物知识经过归纳整理成为系统。

3、理论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运用生物知识
不管是以新冠疫情还是以育种上的具体应用,全国Ⅰ、Ⅱ和Ⅲ都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法。
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能将书本上的生物知识引用到生活实际中,并服务于实际运用,通过运用生物学知识对生活情景进行解释,阐述思考过程。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的热点,要学会将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场景。结合当下发生的时事热点,主动联系生物知识点,做出梳理和运用,加深对生物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4、掌握规律和解题技巧,并灵活应用
生物学习中,要不断总结不同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生物学专业术语,能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

5、信息提取、锻炼逻辑推理和文字表述能力
从图表中提取有效的生物信息并转换成生物知识,能对生物学现象和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利用生物学知识对现象或结果做出科学假设和描述,并总结出具体题型的答题方法和关键词。

课程标准就是以后高考的大纲。出题专家因为疫情和洪水,降低了选择题的难度,送你一个好心情。但是没有改变既定的对实际生物现象的关注考查。闭门刷卷子的时代已经过去,想要生物考的好,你得真的喜欢与亲近生命;有一个可以不照本宣科的生物老师;或者在一所可以带你去走入田间,走入实验室体验的高中学校。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本质。

 声明  本文由高中生学习(ID:gzsxuexige),高中学习平台(ID:gzxuexiziliao), 高中生家长群(ID:xxggjzq)综合整理自生命科学教育(ID:smkxjy001)及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联系微信czsxxg,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商务合作电话: 13676928639(同微信)
版权 | 内容 | 活动 15538182032(同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