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老师讲作文(二):如何克服选材“不典型”

 荣辉有约 2020-08-02

(图片源自网络)

同学们好,我是彭老师。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话题是:如何克服选材“不典型”。

说到“不典型”,我们势必要明白什么是“典型”。所谓“典型材料”,指的就是最能够表现文章主题、能够深刻地提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典型材料具有普遍代表意义,写作文时,一定要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典型的材料写文章。如果材料选择典型,就会给文章主题以有力的支持,给文章的感情抒发以坚实的基础,给所描绘事物特征以最鲜明的显示。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材料选择典型,通常可以收到以少胜多、以巧拨千斤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选材不典型的例子——

例:

我敬佩的一个人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有许多值得我敬佩的人。但是,我最敬佩的人还是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

  张老师是一位对同学们都很温柔的男老师,地理、历史、数学、语文,他样样精通。

  他很重视我们上课的认真听讲习惯。如果有人在走神,张老师就会用眼神去提醒我们,我们听讲了一定会明白的。因此我们都养成了认真听讲习惯。虽然偶尔还有人走神,但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老师也很关心我们的学习。在六年级上学期时,期末考试的那几天,老师生病了,但老师输完液后还是来学校提醒我们做卷子要认真审题,先看方法对不对,再看抄错没抄错题和有没有计算错误。最后,他特别提醒我们别漏题,先做会的,再做不会的。同学们都很尊重张老师。当然,我也要感谢张老师,我的学习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我有什么缺点,老师都会耐心给我指出,让我改正。

  因为有了张老师,所以我们班在渐渐地变好,现在班级得的奖状基本算是五年级时的两倍。

  我很敬佩我们班的班主任——张老师。

我们首先来看这篇写的什么。题为《我敬佩的一个人》,显然是要告诉我们文章准备写一个人,借以表达作者对其敬佩之情。“敬佩”何意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给的义项,我们知道,它的意思是:敬重佩服。“我”敬重佩服谁,以及“我”又具体敬重佩服这个人的哪些方面,这是具体行文所要告诉我们的。

从文章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我”敬重佩服的对象是张老师——他是我们的班主任。从文章第2-4自然段,我们不难看出,“我”具体敬重佩服张老师的原因是:一、他温柔,学识渊博;二,他重视我们上课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三,他关心我们的学习;四,他让我们班级渐渐变好,奖状越得越多。文章第5自然段,算是总结全文,进一步强调“我”对张老师的敬重和佩服。

乍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事实上,这里就存在一个选材不典型的问题。因为文中所提及的张老师的性格或是品德方面的特点,几乎是其他任一老师的特点。学识渊博,哪个老师不是?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哪个老师不是?关心学生学习,哪个老师不是?至于张老师让班级越来越好,又哪个老师不是这样?换句话来说,这里的张老师,几乎成了所有老师的面相。正因为如此,他就似乎可以更换成任何另外一个老师,譬如李老师,或是王老师,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特点。一句话,这样的选材不能深刻地提示张老师的本质特点,也即写不出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怎么改呢?为了让张老师成为他自己,而不是任何其他的老师,我们必须精选材料,从众多材料中选择典型材料来凸现他在某些方面的特点。典型材料的要素在于,这些材料在表现张老师某些方面的特点时,必须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

具体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改出的建议是:第一,切合文章主题的材料就是典型材料,只符合或是基本符合文章主题的材料,则谈不上典型;第二,真实的比虚构的材料典型;第三,新鲜的要比陈旧的材料典型;第四,以小见大,能够借助一件事、一个细节来反映一个重大、深刻主题的材料,也是典型材料。而具体涉及到一个人,则可以是一件典型的事,一个典型的场面,甚至是一句典型的言语或是一个典型的动作。

基于这样的准则,我们尝试对原文进行修改完善,情形便会大大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篇对原文部分段落作修改后的文字——

改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有许多值得我敬佩的人。但是,我最敬佩的人还是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

老师是男教师,但却性格随和,总是和我们这帮孩子打成一片。他主要教授我们语文学科,可是,让我们感觉意外的是,他似乎门门精通,样样在行。记得有一次教授我们数学的王老师请假,那天他走上讲台宣布这个消息,同学们一片唏嘘。眼看期末在即,大家都指望着数学能够在短时间内给自己拉拉分呢。遗憾的是,天不作美。偏偏这个时候,王老师请了病假。怎么办呢?同学们抓耳搔腮,一个个急得上蹿下跳,如坐针毡。结果,这一闹,张老师却突然冒出一句:“这样吧,既然大家这样期待上数学课,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上一节数学课吧。”“啊?”同学们惊呼不已。但结果你猜怎么着?他居然应同学们之邀,捡了我们最怕的分数应用题来上复习课。一节课四十分钟很快就成为过去。说出来,你也许不信:自此之后,我们这个班,再没有人对分数应用题感冒。我们王老师也不信,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数学测试证明,事实摆在面前,她又不得不信。

其实,张老师不仅擅长语文和数学,还精通音律。就拿那个午后来说吧,我们午餐正进行中。他先吃完,小卫生间漱完口回来,教室里悠闲地踱着步子,突然看到杨成昊同学身边的一个萨克斯。“杨成昊,你会吹萨克斯?”杨成昊很紧张地点了点头。“借我吹吹,还成?”张老师显然没完,笑着追问。这么一来一去,不多会,萨克斯便到了张老师的手中。我们嘻笑着,都准备看笑话。然而,难以置信的是,只听张老师清了清嗓子,然后一段优美的旋律便出来。好家伙,居然是凯丽金的那首《回家》。轻柔,舒缓,悠远,绵长……不知不觉,同学们都放下了碗筷,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听得如痴如醉。一曲终了,不约面同,掌声雷动。继而,便是欢呼:“张老师,再来一首!”“张老师,再来一首!” ……

看出区别了么?我们不妨将前后行文来比较一下:原文第2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老师是一位对同学们都很温柔的男老师,地理、历史、数学、语文,他样样精通”,意思是:张老师温柔,样样精通。但具体温柔成什么样,样样精通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给读者留下丝毫印象。只不过,泛泛概述而已。如此,对人物形象刻画,起不到任何作用。改文这一段,在原文的基础之上,则衍生出两个段落。它也提到了“随和”,也提到了“门门精通,样样在行”。但是两厢比较,我们发现,它倾向于凸现张老师的样样精通。尤其可贵的是,较之于原文,它不是浮在面上,而是给读者生动、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他不仅擅长语文,还擅长数学,甚至还是个极好的萨克斯演奏手。于是,他就变成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类人,一个挂在墙上的一张毫无生气的相片。

看出门道了么?怎样克服选材“不典型”呢?请记住我们给出的选材策略:一、切合主题;二、力求真实;三、争取新鲜;四、以小见大。

好,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