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豆曾经一度傲视全球,占70%世界市场份额,堪称东北经济腾飞的金豆子。 凭借大豆贸易积累的财富,使得东三省成为当时中国最富裕、工业化最深的地区。 但是清代之前,我国的东北并不产大豆。到了清朝中前期,大豆种植量也是极少的。 进入20世纪,我国东北大豆,无论生产量和出口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东北成为全国唯一贸易入超的地区。 依靠着大豆带来的不菲收入,东北也成为中国最早进入工业时代的地区之一。 1.东北大豆的崛起清末,关内灾荒连年,加之俄国加速对东北的侵略,迫使清政府弛禁放荒。 关内移民不断增多,东北土地资源得到迅速开发。至此,闯关东的移民把大豆带到了东北。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小小的豆子,竟然能让东北彻底变了样子! 东北平原沃野千里,河网交织,富得流油的黑土地孕育了品质极好的大豆。 东北主要河流分布图 东北出产的大豆品质佳、含油量和出油率高。在短时间,东北大豆数量和质量上就超过了关内大豆,迅速跃升为全国之首,大豆及制成品豆饼、豆油也为各地商贩所青睐,成为东北对外输出中的重要商品物种。 当时东北的大豆三品(大豆、豆饼、豆油),不仅吸引中国关内、南方商人运销,东北的豆货也被洋商看好。 但是到了近代,大豆一跃而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应用于食品和化学工业,豆制品可以当作肥料,也可以是制造火药的原料,在国民经济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清政府原本是禁止大豆出口的。 2.大豆的逆袭中国的“豆禁”令英国人倍感头痛,于是,英国政府不断向清政府施压,千方百计想冲开禁令分一杯“豆羹”。 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慑于洋人的压力,一改原有立场,下令“各省海口豆石开禁,准外国商船运售”。此后东北大豆的生产以及大豆榨油产业才活跃起来。 在世界茶叶市场已被印度、锡兰红茶和日本绿茶取代,生丝市场也被日本侵占的情况下,大豆及其制品豆饼、豆油、三项商品,一举超过了生丝而居出口商品第一位,弥补大宗商品的出口份额,平衡了外贸差额。 东北大豆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九成以上,最多时拥有近七成的世界市场份额。 东北大豆不是简单的出口商品,大豆、豆饼和豆油的用途为欧美国家所认识,营养价值得到认可,贩运中国东北的优质大豆在欧美地区有着广阔的市场。 由于盛产大豆,油坊很早就在东北兴起。然而当时所采用的技术也是中国传统的楔式压榨法,出油量只能达到10%。 随着在洋务运动中积累的产业发展经验,东北大豆的油脂加工业开始进入到机器加工时代。 当时,大量的大豆及其制品从营口源源不断输送至关内和国际市场。大豆三品在国际市场上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新资本带来了新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大豆的出油率以及油坊的作业效率和生产能力。 东北在很短时间成为全国大豆加工业的重要基地。 随着一战的爆发,美国成为欧洲的兵工厂,豆油作为制造火药的甘油原料,需求增加,因此东北大豆的国际市场从英国向美国转移。 一战期间,东北的豆油出口大约增长了10倍,欧美国家对豆油需求的增大。 3.让人垂涎的东北大豆当时最大的东北豆饼销售市场是日本。 明治维新后,日本丝织业逐渐崛起,但日本土地资源有限,东北豆饼物美价廉,迟效性好,很快,东北豆饼开始大量进入日本市场,并取代了日本农民所用的传统的鱼渣肥和堆肥成为日本农桑之业的主要肥料。 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疯狂攫取中国东北的殖民利益,允许进口豆饼作为肥料之用。1900年3月,三井物产成功从营口进口到神户348万枚豆饼,开启了将东北豆饼用作农业肥料的历史。 日俄战争之后,伴随着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了中国大连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的“经营权”,日本对于东北农产品资源尤其是大豆的依赖,最终发展成为对东北大豆工业的全面染指和掠夺。 到1911年,大连出口的大豆和豆饼中,运往日本的数量已经接近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三。 日本加大了对东北的殖民投资,并在大连实施了类似自由港的制度,极大方便了日本商人将东北资源销往国际市场。 4.东北的经济引擎1916年,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时代。当时奉系军阀是实力最为强大的,经济、军事、教育等多方面领先全国。 本质上,奉系的强大是与大豆经济密不可分的。 奉系控制着东北大豆,进而控制了东北经济的命脉。 奉系通过粮栈低价收购农民手中的大豆,付给农民奉系军阀的纸币,然后再把大豆卖给出口商,获得“金票”等外国货币。 有了坚挺的外国货币,奉系通过发行货币获得铸币税,以粮栈控制大豆的交易来确保其最大的利润。 面对当时东三省金融混乱的情况,张作霖决定由东北地区实力最为雄厚的东三省官银号合并实力稍逊的奉天兴业银行、东三省银行。 东三省官银号,成为东北地区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发行银行,东北的大豆结算均由东三省官银号统一进行,它也成为奉系稳定东北金融市场的最重要机构。通过东三省官银号改组使奉票成为东三省唯一流通的货币。 改组后的东三省官银号于1924年7月正式开办,拥有实收资本二千万元,约一百个营业网点。 奉系依靠大豆支撑的金融实力,率先提出施行全国统一的学制。同时,还积极创办了一大批省、市高中和职业学校。 创办了东北第一批重要的重工业企业,用以吸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比如:东北大学工厂、皇姑屯铁路工厂、大亨铁工厂、东三省兵工厂、迫击炮厂等。 以旅为单位统一整编了东北三省军队。还派遣将官赴法国学习飞行和作战技术,同时“新聘外国技师(法),每日积极操练”,奉系军阀拥有了近代中国最强实力的空军。 5.大豆背后的冲突当时在奉系保护下粮栈拥有对大豆收购的绝对支配权,日本商人完全被排除到“油水”最为丰厚的部门,日本方面仅限于对大豆的运输。对此,日本商人多次提出抗议。 当时奉系军阀的矛盾与在东北的日本商人的矛盾日趋严重。 另一方面由于英美对其的支持,奉系计划由美国投资2千万美元修筑葫芦岛港,希望借助英美的势力遏制日本! 1929年,奉海铁路正式营业,每年运出农产品90余万吨,以大豆粮食为大宗货物,占货运量70%,直接架空了当时日本控制的大连港,双方的矛盾更为尖锐。 用奉海铁路把东北大豆运输到葫芦岛港,把原来由大连港出口到全球的东北大豆改由葫芦岛港出口。这一系列的操作直接刺向了日本经济的心脏! 所以为了维持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益,张作霖必须死!曾经荣耀加身的东北王,注定下场悲凉。 此后,围绕着南满铁路,中日双方关系日趋紧张,最终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以武力侵占了中国东北后,日本强化了对东北豆油掠夺并用以满足其军事扩张的需求。 满铁也开始研发大豆蛋白加工,并研发利用豆油加工前线急需的油脂及其替代品等,东北大豆加工全面转向了化学化和军事化。 随后,日本成立了“满洲大豆工业株式会社”,年处理大豆达3万吨,它是中国东北地区当时唯一采用最先进乙醇提取工艺的大豆加工企业。 日本对东北大豆市场的操纵与掠夺,导致了东北大豆加工业的畸形发展。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大豆加工业完全被纳入到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 6.沉沦的东北大豆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东北依旧是世界大豆主产品,中国仍然是大豆净出口国。 而如今,东北经济沉沦未果,成了全国最沉重的一个笑话! 东北大豆也悄无声息。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兴起带动了饲料需求、豆油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为满足大豆需求,自90年代末大豆进口急剧上升,到2015年,有超过8000万吨的大豆进入中国。 从最初的大豆完全自主到现在的80%进口,大豆压榨环节90%被美国垄断。 2019年,进口大豆总量还对国产大豆保持5倍左右的绝对优势,即便是在我国大力实施“国产大豆复兴计划”,在如此巨大的差距面前,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依旧没有实力和机会与进口转基因大豆分庭抗礼。 以东北大豆产业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短时间无法恢复往日的荣耀,但保持自己非转基因和高蛋白的独特优势,是国产东北大豆的独特魅力所在。 |
|
来自: 昵称18154423 >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