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脘在肚脐上几指,艾灸中脘的好处

 小米VIP 2020-08-03

    湿邪“结”在臀下,寒邪“结”在肋间,湿浊“结”在脐周,火邪“结”在肘窝。燥邪“结”在脚踝,暑邪“结”在中脘。

  中脘在肚脐眼上四寸(四横指是三寸,加上一个拇指的总宽,就是说四寸)。它還是胃的募穴,非常擅于调养胃。像常常胃痛、胃液、胃涨的人,在中脘这方面毫无疑问有堵塞,用手一点会特别疼,或是有胀的觉得。能够 用手指尖推按,或用空拳敲击。

  有些人肚里老难受,无论是吃过饭之后還是没用餐,一天到晚肚胀,就是说有气,打嗝儿也不出,放臭屁都没有,内心很心烦;也有人晚上失眠,总噩梦惊醒。这一情况下,要在中脘和肚脐下面一寸半的气海穴上各自拔一个罐,左右那么一拔,气就理清了。胃里边一舒适,睡觉就踏实了。

  艾灸中脘的益处

  艾灸中脘的奇妙作用:医治胃痛

  中医学艾灸中脘穴减轻胃痛实际效果很好,由于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胃之募穴,有温中健脾、理气止疼的作用,为艾灸胃脘痛的常见穴。

  具体方法:将艾灸贴一端引燃,右手无名指中拇指放置艾灸穴位穴道两边,左手举起艾灸贴后挨近腹腔的中脘穴(腹腔正中心线,脐上四寸处),间距肌肤约3cm,用悬起法灸10~20分鐘,以部分肌肤湿热红晕,而不觉得烧灼痛疼为度。

  艾灸中脘的奇妙作用:袪风祛寒

  艾灸中脘穴有袪风祛寒的实际效果,除开一般的柔和灸以外,大伙儿可以试着隔姜灸。

  方式是:将鲜姜片切割成3~4mm厚的姜片,用针眼点刺很多小圆孔,便于供热传输,上置尺寸适当的艾柱,引燃艾灸穴位,一般灸到患者觉热,部分肌肤出現红晕湿冷为度。如初见灸一两壮觉得烧痛,可将姜片稍提到,随后再次放入,也可以在姜片下发纸条再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