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 荣 | 夏忙扬场

 时光捡漏 2020-08-03

进入六月,关中平原自东向西又一轮夏忙收麦就拉开了序幕。俗话说六月麦黄,绣女下床,场间的活路,莫过扬场。扬场是小麦收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把式扬场,省时麦子净,而不大在行的人扬场耗时费力不说,麦堆中还常常会包着“包子”(看似干净的麦堆里会出现一疙瘩没扬净的麦衣)。
乡村里有经验的老农常说,大扬再戗扬,记好要清巷。大扬就是粗扬。借着风劲儿,扬场的把式压低头前的草帽,免得落下来的麦衣子顺脖子钻进领窝,手执木杈一下紧接着一下将搅和着麦衣的麦子逆风抛洒。早些年石碌碡碾麦,碌碡一圈套着一圈碾压,重复碾过几辙的地方麦草难免被碾㳕,收起待扬的麦堆里除混杂着大量麦衣,还夹裹着不少短节节麦草,大扬的目的就是先吹走这些短节的麦草。
经过一遍粗扬了的麦子,混杂其中的麦草和大部分麦衣已被顺带吹出,接着就要戗扬。戗扬时不能饱锨上而要用锨撩,撇出锨头麦子的瞬间将锨头顺势倒拉,使出锨的麦子呈带状落下,方便另一人扫掉落在麦堆上的麦衣。戗扬时还得及时清巷,“巷”是扬净的麦堆与未扬麦堆间的空间。巷里的麦子要及时刮出再扬,拖泥带水连模(音mu)子麦堆里就会埋下“包子”。
扬场也是两人的默契配合。一人手执木锨扬,一人手握扫帚扫。扬要扬得匀称,避免成疙瘩的麦衣落下。扫要扫得轻巧,免得扫帚下带走麦粒。一锨麦子抛上去,未及吹走的麦衣落下来得左右开弓扫两下,正所谓“一锨两扫帚”,这就得扬的人看风使舵,把握住节奏,一下一下快慢适度。
学校毕业那年我也秀了一把扬场。借着父母扬累了坐一边歇息的时候,我操起木锨撩起麦子一下抛向空中,谁知没瞅准风头,扬出的麦子直上直下,麦衣“扑啦啦”一下落在了麦堆上。一锨净麦要经过几锨戗扬,无疑遭了父亲的白眼母亲的唠叨。以后,在父母的指教下虽经多次扬场历练,但都是配角,终究未过把式这一关。
如今机械收割,运回家的麦子只有晾晒的份儿了,即使不怎么干净的,也只在起麦堆时拿锨随便撇一撇就行了,再说近年来好多农家都有了方便轻巧的扬场机,真正意义上的扬场在乡间已经不多见了。偶见村子里有人戗着眼前的一小堆堆麦子,也多半是房前屋后绺绺田里收获的,顿觉稀罕。 

作者简介
李荣,教师,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阅读,乐享精美文章的酣畅,也用文字记录生活。有短文分别刊发于《宝鸡日报》《西安晚报》《凤翔视窗》及《时光捡漏》


有性格的公众号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