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羽《茶经》里面的茶文化有没有差错?

 响品有约 2020-08-03

《茶经》在茶界封神在于它有许多的茶界之最加持:最早的,最完善的,最全面的茶叶专著,使得它的地位难以动摇。身世坎坷的陆羽就是以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茶界百科全书而封圣。

可以说《茶经》总结归纳了唐代及其之前的茶文化,并对茶叶的制作生产,饮食习惯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和积极意义。

在初学茶时,师父便要求我们将《茶经》细细看来,然后写一篇自己的见解。小约还记得当时曾用了一周的时间才勉强将《茶经》看完,又用了3天的时间绞尽脑汁写完了一篇自己的观后感。现在想想,被那些文字所支配的恐惧感,还多多少少感受得到呢。

《茶经》是陆羽先生在21岁下定决心写的,到最终定稿,前后历时达26年,最终才完成这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的巨作,而陆羽也被后人称之为中国的茶圣。可以说,在当时,没有人比陆羽更懂茶。如今有一些作者,闭门造车,想写东就写东,想写西便写西,经不起推敲,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整部《茶经》,不过七千余字,却能成为举世经典,至今无人超越。若说《茶经》有差错,小约是不敢苟同的,其实整篇读下来,就应该知道《茶经》是基本理论,并不是茶之教程,如果使用当下的操作去套当初的理论,显然是不能够的。

再者,古典理论与现实状况的关系有许多人都没有搞清楚。尤其是辛亥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一概否认,让陆羽的《茶经》也无故跟着一起躺枪,甚至有一些人也不发言指责陆羽与《茶经》,说我的茶叶那么有名,为什么在《茶经》中却是另一副样子?

其实简单的来说,如果说错,不可能。陆羽用了26年的工夫,徒步走了14个省156个县区,走遍了当时我国的茶叶产地,也遍访了茶人,经过了一次又一次收集、体验,呕心沥血才完成的这部作品。当然了,中国之大,也有可能有陆羽先生未能到达的地方,这是缺憾,但不能是差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切不能混为一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