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而已》林有有为什么会当小三?婚姻职场都不能缺乏它,“田螺丈母娘”、“田螺婆婆“比小三还可怕

 枕书听雪69 2020-08-03

“你能不能跟你妈好好说说,让她别趁咱俩不在就自己来,来了还归置屋子还做饭,搁谁有个田螺丈母娘,谁也消受不起啊。”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陈屿这样对钟晓芹说。

“你跟你老婆根本就不是一种人,你只是在扮演她给你的人设!”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小三林有有对渣男许幻山这样说。

“我是你妈,我不管你谁管你?”

电影《囧妈》妈妈对儿子徐伊万这么说。

“什么时候结婚?要不要二胎?一个月赚多少钱?”

亲戚朋友对你这么说

以上言论、行为,折射了人与人之间百分之九十的问题——个人边界。

这些“田螺丈母娘”、“田螺婆婆”们,对子女的照顾和关心是【侵入式关怀】,毫无边界感,无形中,就成了他们婚姻中的隐形第三者、破坏者。

国与国之间有国界,象棋有楚河汉界,人与人之间有个人边界。

个人边界分:身体边界和心理边界。

身体边界,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提出“交际距离理论”:“人与人相处的距离领域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小于45cm就属于亲密距离。”

《三十而已》里,林有有就是先用冰激凌突破了许幻山的身体边界,又用“小男孩”言论突破了他的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这个词最早是心理学家埃内斯特·哈曼特提出来的。

他说:“如果自我是一座古堡,那么心理边界强度便是古堡外的一圈护城河。当然,护城河的宽度由你自己决定。”

连动物都有自己的领地范围,人又怎能没有边界呢?

毕淑敏说:“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

尊重别人的边界,就是教养最好的证明。

无论是父母子女,夫妻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应树立边界。

自由而不越界,包容而有底线,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01.父母与子女需要边界

网红papi酱曾在《拜托了冰箱》里,说自己结婚5年,逢年过节都是跟老公各自回家过。

由此可见她多注重边界感。

陈屿注重独立和自由,就觉得丈母娘不打招呼过去做饭,是侵犯了他的边界。

换位思考,如果陈屿妈妈是“田螺婆婆”,钟晓芹能受得了吗?

曾经看过这样的情感求助:结婚五年,婆婆快把我逼疯,她非要和我们住一起,不然就是在嫌弃她,夫妻吵架,她各种掺和,她总打听我的隐私,连用安全套都要管,我没有私人空间,完全透明,稍微说她,她就说好心没好报,我们是白眼狼。

这位婆婆缺少边界感,儿子儿媳只是她的工具人,她通过掌控他们获得成就感、存在感。

请父母们明白,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让你随意支配,别耽误孩子独立。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说:“边界感淡薄,是很多情感成为伤人利器的原因。”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养出了“妈宝男”、“啃老族”、“妈宝女”,又怨孩子不负责任,明明造就这一切的是他们自己。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说:“制定清晰而一致的规则,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边界感清晰的家庭,才能培养独立、负责任、有担当的孩子。

02.婆媳关系需要边界

据离婚大数据统计:中国离婚的六大原因,婆媳不和排在第四位。

缺乏边界感正是婆媳关系紧张的问题所在。

何雯娜婆婆,逼她吃“红烧肉”,一再突破儿媳的心理界限。

《请回答1988》中说:“所谓的界限,就是到那里为止的意思。”

明星朱雨辰的母亲,儿子39了,还总干涉他的大事小事,导致了他的感情总是失败。

还有逼着媳妇生二胎,对媳妇的穿着指手画脚的,觉得媳妇配不上儿子的婆婆,都是毫无边界感的人。

制定清晰的边界感,是良好婆媳关系的关键。

03.爱情需要边界

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紧,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中国画有一种构图方法,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空间,叫作“留白”。

最高级的人生智慧,是留白。

最好的爱情方式,是留白。

保持边界,既有热情又掌控热情,才能长久。

在感情中,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就是越界,彼此心里都应该有尺度。

《我的前半生》陈俊生跟罗子君说:“别工作了,我养你。”

罗子君做了全职主妇,陈俊生出轨了凌玲。

《三十而已》,林有有勾到了许幻山。

有人说顾佳性格太强,逼得许幻山出轨的。

其实从李可送橘子的情节就能看出,许幻山没有边界感,行事作风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浆糊逻辑】,这个词是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提出的,形容这种人像浆糊,黏黏糊糊,拎不清。

所以,就算没有林有有,也有王有有,马有有。

缺乏边界感的人,注定经不起诱惑。

有边界感的人也不会去做小三。

林有有侵入顾佳的婚姻,还理直气壮,觉得自己为了许幻山好,拯救了他。

她还去碰顾佳儿子许子言,何止缺乏边界,简直是在找死。

同样,她就算不找许幻山,也得找别的幻山。

《悟空传》里有这么一句话:“你超出了一个边界,就又得到了另一个边界,你的空间越来越大,但你想要找的东西,就越找不到。”

她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04.职场需要边界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中,新垣结衣扮演的深海晶工作努力、能力出众,帮同事和上司做了很多份外工作。但她的付出没有得到尊重,反而让同事们变本加厉。

《教父》里说:“没有边界感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职场中最忌讳没有边界感。

比较八卦,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人,不受人欢迎。

喜欢炫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不受欢迎。

《最愚蠢的一代》里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白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别人毫无意义。”

在职场,在竞争关系,利益面前,要有边界意识。

注意同事和朋友有界限,千万别“交浅言深”。

保持边界感,自己省心,也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05.人际交往需要边界

中国式个人边界,总喜欢把模糊当亲密,把干涉当仗义。

我们经常遇到这些情况:

七大姑八大姨会问你: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二胎?考了多少分?挣多少钱?

朋友翻看你的手机、电脑等私人物品。

你告诉朋友的秘密,她转头说给了别人。

你好心提醒朋友的男朋友是渣男,她却疏远了你。

朋友和男朋友闹矛盾,你跟着骂了半天,结果人家光速和好,只剩你一人尴尬。

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是彼此配合、共谋的结果。                                                                     友谊万岁,但若是侵犯到别人边界,这份友谊就变质了

热心可贵,但若是侵犯到别人边界,就不再是善意,而是缺乏教养了。

这些人还喜欢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在这种道德钳制之下,你如果表达不满,旁人还会觉得你不识好歹。

三毛曾说过:“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

自以为关系亲密,贸然跨越边界,反而容易生出嫌隙。

周国平在《人和永恒》中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这界限是不清楚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源于无意中突破了这界限。”

06.放弃边界是自我背叛

《令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没有清晰的人际边界感,一味讨好、迎合别人,其实是对她自己的背叛。

印度哲学家克利希那穆提说:“灵魂只能独行,因为我们都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方向,却没有能力控制别人的道路。如果偏要把别人拉到你的生活轨迹上,或者你又要强行的进入别人的世界,最终的结果无非只有两种,要么在自己的世界里等死,要么在别人的世界里被扯到四分五裂。”

个人边界,是我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命题。

它反映了为人处世的素质、礼貌和教养,决定了我们的三观。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培养清晰的边界感,是精神独立的第一步。

坚持、尊重自己的个人边界,才能尊重他人的边界。

懂边界意识是成熟的开始,是一种深厚的教养。

拥有边界意识,才能远离焦虑人生。

愿大家都能明晰自己的边界,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活得轻松自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