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到领导的距离,差的不是能力,是思维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20-08-03

一个企业领导的思维将决定企业能走多远,即便是一个小的团队领导,其思维也决定着能带领团队走多远,思维能力是衡量领导总体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

比如面对同样一个商业机会,领导必须在“yes”和“no”之间作出选择,而员工可能会说,这个机会看起来不错,但也有一定的风险,我需要仔细的斟酌,

总之领导们常常要在信息不充分、未来不明确的时候做出抉择。他们可能凭借自己的直觉,也可能凭借自己的逻辑,但一定不会是辩证思维,诸如“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观点中有错,错中有对”等。因为这些说法不能帮他作出决定,相反员工就不需要这么做,更不用担心错失机会,而这一点正是员工和领导的差距所在。

当然这种差距并非不可弥补,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名团队领导,首先要改变和提升就是自己的思维,那么想要成为团队领导到底应该具备哪些思维呢?

战略思维,

马云曾说过,领导永远不要跟下属比技能,下属肯定比你强;如果不比你强,说明你请错了人;要比眼光比他看得远。无独有偶,晚清学者陈詹然也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谋全局是领导必备的战略思维。

某公司高管在培训新员工时,会邀请他们到办公室,请他们站在一扇面山的窗子前,问他们看到了什么?通常他们会一一列举眼前所见描述大山的景色,接着他会问他们在山后看到了什么,此时多数人都会沮丧的说他们看不到山背后的东西。

然后这位高管会说,你不是领导者,否则你一定会看到山背后的东西。

这位高管的理由是每个领导在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一些艰巨的挑战,就像这座大山。此时他们就要看青山背后的景色,然后带领员工翻山越岭,只有这样才能鼓舞和激励员工追随他们的脚步,实现以往无法看到认为绝无可能实现的目标。

战略思维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局观,二是前瞻性,所谓前瞻性就是要考虑,什么将会改变?现在应该做什么准备?如果改变了未来,将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就相当于是看透未来,如果领导能够提前预知这一切,自然能够带领团队少走弯路。

内心思维,

所谓内省思维就是反省自己,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当然以现在社会的节奏日三省吾身,着实有点儿多,但是三日一醒是非常有必要的,

领导应该定期问自己这几个问题,我是不是太作太自我膨胀了?我会不会太过于懒散了?在执行力方面,我是不是太软弱了?我是不是把事情的轻重缓急划分的不够合理?我是不是太过于意气用事了?

在关键事件发生之后,要问自己这件事的成功有哪些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可否归功于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能力、努力或者策略,从中学到了什么经验教训,以后怎样做更好,这也是需要领导时常考虑的问题。

怨天尤人是内心思维的反面。“怨天”就是抱怨环境因素,“尤人”就是抱怨别人的愚蠢,即使遇到“蠢人”领导也要反思自己在工作安排和组建团队方面是不是犯了错。面对关键角色和重大取舍,要问自己我要什么,我最在意什么,我是谁,什么是我做人做事的底线.

手段思维

没有目标,做事情就会没有规律,就会陷入混日子的状态,一个团队如果没有目标,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没有向心力,作为领导,我们缺什么都不能缺目标方面的思考,只有明确团队目标,并为之准备相应手段,团队才能凝聚在一起,共同努力。

换位思维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一群人围着桌子吃饭,别人给你夹的菜并不一定是你爱吃的,自己给自己夹的菜才是最有效率的,而换位思考,正是帮助领导成为员工.

人都是自私的,都是为了自己着想,正因为如此,领导才需要更加换位思考,只有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问题,在管理中才能对症下药,并让员工心服口服,=.

总而言之,领导是管理人的活计,想让别人服从我们,不能仅仅凭借职位压制,更重要的是让对方知道,我们的确有着他们所不具备的能力,听令行事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的能力谁都有,大多数人没有的是专属于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就努力磨练思维能力,使自己成为团队的思想领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